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3827发布日期:2022-01-12 01:3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装置结构太过简单,功能单一,烘干时,烘干速度慢,烘干时间长,降低了烘干效率。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1977454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烘干箱,烘干箱的左侧壁上端贯穿有固定的进料口,烘干箱的顶部贯穿有固定安装的l型连管,l型连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管,转管的外圆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每组搅拌杆的数量为两个,转管外圆面的上端和下端均连通有两个导管,位于相同一侧的两个导管远离转管一端连通有同一个烘干管,l型连管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且l型连管远离转管的一端连通有加热箱,且加热箱底部固定在烘干箱的顶壁上。该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有机肥烘干处理设备简陋,干燥不彻底,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质量的问题。
4.该装置随着使用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
5.第一,该装置在对原料进行烘干时,原料无法与烘干气流进行充分接触,使得需延长烘干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6.第二,原料在烘干箱内,原料之间无法产生移动,导致原料堆积,造成原料烘干不均的现象发生。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在对原料进行烘干时,原料无法与烘干气流进行充分接触,使得需延长烘干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原料在烘干箱内,原料之间无法产生移动,导致原料堆积,造成原料烘干不均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内部水平转动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储料网筒,所述储料网筒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储料网筒内腔还沿其轴向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拨料筒,所述拨料筒的靠近下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流孔,所述支撑筒体处于下方的周壁上还沿其轴向方向并列固接有若干个烘干筒,所述烘干筒与所述拨料筒之间交错设置。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体的两端固接有端板,两个所述端板上同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储料网筒的两端对应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储料网筒的周壁上对应每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并列固接
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安装孔约束于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储料网筒的一端固接有堵料板,所述堵料板的外壁上还同轴固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同轴固接有齿环,所述端板上通过架体固接有与所述齿环相连接的驱动电机。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堵料板上同轴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储料网筒内穿过所述贯穿孔设有进气筒,若干个所述拨料筒的上端部固接于所述进气筒处于下方的筒壁上,并与所述进气筒的内腔相连通。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气筒处于所述储料网筒内部的一端固接有封板,所述储料网筒的内腔相对固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接有轴承,所述进气筒贯穿所述轴承。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气筒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料网筒的外部,并通过弯头连接气源。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体的下方固定设有分气筒,若干个所述烘干筒的下端部穿过所述支撑网筒与所述分气筒相连通,所述分气筒上还连接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连接气源。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靠近所述储料网筒开口端的端板外壁上通过架体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内壁上固接有与所述储料网筒的开口端相匹配的封堵块,所述封闭门的外壁上固接有拉把。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体处于下方的筒壁上还并列固接有支撑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其中通过将原料从储料网筒的开口端导入,通过控制储料网筒的正反转利用螺旋输送叶片实现带动物料向内及向外移动,通过储料网筒的转动实现将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滚,通过内部的拨料筒实现在进一步的对内部的原料进行导流扰动,并且拨料筒连接烘干气源,实现对原料进行导流扰动的同时在进行烘干,并利用烘干气流吹动原料再次翻滚移动;通过支撑筒体下方的烘干筒实现从底部对储料网筒内的原料进行烘干,其中烘干筒与拨料筒交错设置,实现交替式烘干气流对内部的原料进行烘干翻料,大大的提高了原料与烘干气流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烘干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2.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支撑筒体;2-储料网筒;3-弯头;4-拨料筒;5-分流孔;6-螺旋输送叶片;7-进气筒;8-端板;9-堵料板;10-连接环;11-齿环;12-驱动电机;13-烘干筒;14-分气筒;15-封闭门;16-封堵块;17-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如图1所示,生物有机肥原料烘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筒体1,支撑筒体1内部水平转动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储料网筒2,储料网筒2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螺旋输送叶片6,储料网筒2内腔还沿其轴向方向并列固定设有若干个拨料筒4,拨料筒4的靠近下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分流孔5,支撑筒体1处于下方的周壁上还沿其轴向方向并列固接有若干个烘干筒13,烘干筒13与拨料筒4之间交错设置。
28.支撑筒体1的两端固接有端板8,两个端板8上同轴开设有安装孔,储料网筒2的两端对应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
29.储料网筒2的周壁上对应每个安装孔分别并列固接有两个限位环,安装孔约束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30.储料网筒2的一端固接有堵料板9,堵料板9的外壁上还同轴固接有连接环10,连接环10的外壁上同轴固接有齿环11,端板8上通过架体固接有与齿环11相连接的驱动电机12。
31.堵料板9上同轴开设有贯穿孔,储料网筒2内穿过贯穿孔设有进气筒7,若干个拨料筒4的上端部固接于进气筒7处于下方的筒壁上,并与进气筒7的内腔相连通。
32.进气筒7处于储料网筒2内部的一端固接有封板,储料网筒2的内腔相对固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接有轴承,进气筒7贯穿轴承。
33.进气筒7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料网筒2的外部,并通过弯头3连接气源。
34.支撑筒体1的下方固定设有分气筒14,若干个烘干筒13的下端部穿过支撑网筒与分气筒14相连通,分气筒14上还连接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连接筒17,连接筒17连接气源。
35.靠近储料网筒2开口端的端板8外壁上通过架体铰接有封闭门15,封闭门15的内壁上固接有与储料网筒2的开口端相匹配的封堵块16,封闭门15的外壁上固接有拉把。
36.支撑筒体1处于下方的筒壁上还并列固接有支撑腿。
37.支撑筒体1的周壁上还设有与外界连接的通气孔,实现保证其内腔的压力平衡。
38.其中通过将原料从储料网筒2的开口端导入,通过控制储料网筒2的正反转利用螺旋输送叶片6实现带动物料向内及向外移动,通过储料网筒2的转动实现将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滚,通过内部的拨料筒4实现在进一步的对内部的原料进行导流扰动,并且拨料筒4连接烘干气源,实现对原料进行导流扰动的同时在进行烘干,并利用烘干气流吹动原料再次翻滚移动;通过支撑筒体1下方的烘干筒13实现从底部对储料网筒2内的原料进行烘干,其中烘干筒13与拨料筒4交错设置,实现交替式烘干气流对内部的原料进行烘干翻料,大大的提高了原料与烘干气流的接触面积。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