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0996发布日期:2021-11-06 04:3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的测定之前,必须对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除去水分,才能够进行土壤的分析工作,并且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规范操作是分析结果准确的保证。
3.申请号为cn20202046920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光照加热的土壤干燥装置,包括外筒、内筒、端盖一以及端盖二,内筒位于外筒内部,且端盖一螺纹连接于外筒右端,端盖二螺纹连接于外筒左端;外筒内部和内筒内部均嵌入有至少五个呈环形等距排布的加热灯,且外筒内壁固定有至少三块呈环形等距排布的筛板,内筒内壁固定有至少三块呈环形等距排布的滤板;内筒内部中心水平贯穿有转轴,且转轴左右端分别贯穿出端盖二外壁中心和端盖一外壁中心,外筒左端设有电动机,且电动机右端转动连接有螺杆;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动土壤干燥装置,由于提高光照效率,并使得土壤光照充分。
4.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干燥同仅仅只提供阳光照射进行干燥土壤效率缓慢,尤其是当空气中比较湿润时,无法起到很好的干燥效果,并且遇到阴雨天气,该装置则无法使用,并且干燥筒中设有滤板,如果土壤过于湿润,则会成团堵住滤孔,造成装置的堵塞,无法达到干燥土壤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土壤干燥装置干燥效果不理想,无法过滤掉空气中的水分,不能均匀翻转土壤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方设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滚筒支架,所述滚筒支架上设有干燥筒,所述外壳后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干燥筒转动连接,所述外壳设有发热管支架,所述发热管支架上设有发热管,所述外壳左侧设有换气泵,所述换气泵内侧设有扇叶,所述换气泵上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
8.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筒内侧设有多个挡片,所述挡片均匀分布在干燥筒的内侧。
9.挡片均匀分布在干燥筒的内侧,干燥筒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干燥筒中的土壤进行干燥,挡片可以辅助干燥筒对土壤进行翻转,增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土壤干燥速度加快。
10.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位于外壳的左侧内壁,所述进气口位于外壳的右侧内壁,所述进气口内侧设有干燥滤片。
11.出气口位于外壳的左侧内壁,所述进气口位于外壳的右侧内壁,从而使外壳内部形成一个气体循环,加速空气的流动,干燥滤片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让空气变得更干燥,同时加快土壤的干燥速度。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门上设有透明窥视窗。
13.使用者通过透明窥视窗能够观测到干燥筒中土壤的干燥情况,实施检测干燥进度。
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门上设有把手。
15.把手便于使用者打开、关闭转动门。
1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门上设有空气密封圈。
17.空气密封圈可以隔绝外壳内外的空气,让外壳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避免外界的水气进入装置内部。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可隔绝装置外部的空气,让装置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通过干燥筒翻转增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土壤干燥;
20.2.干燥滤片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让空气变得更干燥,同时加快土壤的干燥速度;
21.3.发热管持续发热,能够对土壤进行长时间的烘烤,蒸发土壤的水分。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

a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7.外壳1、转动门2、透明窥视窗201、空气密封圈202、把手3、换气泵4、通风管5、电机6、扇叶7、干燥滤片8、出气口9、进气口10、滚筒支架11、干燥筒12、挡片13、发热管支架14、发热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前方设有转动门2,转动门2与外壳1转动连接,外壳1内侧设有滚筒支架11,滚筒支架11上设有干燥筒12,外壳1后方设有电机6,电机6与干燥筒12转动连接,外壳1设有发热管支架14,发热管支架14上设有发热管15,外壳1左侧设有换气泵4,换气泵4内侧设有扇叶7,换气泵4上设有通风管5,通风管5上设有出气口9和进气口10。具体来说,滚筒支架11给干燥筒12提供了安装位置,电机6给干燥筒12提供动能,让干燥筒12能够旋转,翻转土壤,发热管15能够持续发热,能够对土壤进行长时间的烘烤,蒸发土壤的水分,换气泵4能够让外壳1内部的空气流动,形成气体循环,加速土壤干燥。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干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前方设有转动门2,转动门2与外壳1转动连接,外壳1内侧设有滚筒支架11,滚筒支架11上设有干燥筒12,外壳1后方设有电机6,电机6与干燥筒12转动连接,外壳1设有发热管支架14,发热管支架14上设有发热管15,外壳1左侧设有换气泵4,换气泵4内侧设有扇叶7,换气泵4上设有通风管5,通风管5上设有出气口9和进气口10。具体来说,滚筒支架11给干燥筒12提供了安装位置,电机6给干燥筒12提供动能,让干燥筒12能够旋转,翻转土壤,发热管15能够持续发热,能够对土壤进行长时间的烘烤,蒸发土壤的水分,换气泵4能够让外壳1内部的空气流动,形成气体循环,加速土壤干燥。
36.干燥筒12内侧设有多个挡片13,挡片13均匀分布在干燥筒12的内侧。具体来说,挡片13均匀分布在干燥筒12的内侧,干燥筒12在电机6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干燥筒12中的土壤进行干燥,挡片13可以辅助干燥筒12对土壤进行翻转,增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土壤干燥速度加快。
37.出气口9位于外壳1的左侧内壁,进气口10位于外壳1的右侧内壁,进气口10内侧设有干燥滤片8。具体来说,出气口9位于外壳1的左侧内壁,进气口10位于外壳1的右侧内壁,从而使外壳1内部形成一个气体循环,加速空气的流动,干燥滤片8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让空气变得更干燥,同时加快土壤的干燥速度。
38.转动门2上设有透明窥视窗201。具体来说,使用者通过透明窥视窗201能够观测到干燥筒12中土壤的干燥情况,实施检测干燥进度。
39.转动门2上设有把手3。具体来说,把手3便于使用者打开、关闭转动门2。
40.转动门2上设有空气密封圈202。具体来说,空气密封圈202可以隔绝外壳1内外的空气,让外壳1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避免外界的水气进入装置内部。
41.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挡片13均匀分布在干燥筒12的内侧,干燥筒12在电机6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干燥筒12中的土壤进行干燥,挡片13可以辅助干燥筒12对土壤进行翻转,增大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土壤干燥速度加快,出气口9位于外壳1的左侧内壁,进气口10位于外壳1的右侧内壁,从而使外壳1内部形成一个气体循环,加速空气的流动,干燥滤片8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让空气变得更干燥,同时加快土壤的干燥速度,把手3便于使用者打开、关闭转动门2,空气密封圈202可以隔绝外壳1内外的空气,让外壳1内部的空气保持干燥,避免外界的水气进入装置内部。
42.该装置使用方法:打开转动门2,将湿润的土壤放入干燥筒12中,然后关闭转动门2,打开电源,电机6带动干燥筒12转动,挡片13辅助干燥筒12对土壤进行翻转,换气泵4内部的扇叶7顺时针转动,从进气口10吸气,从出气口9排气,干燥滤片8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让外壳1内的空气保持干燥,发热管15持续发热,对土壤持续进行烘烤,蒸发水分,通过透明窥视窗201观察土壤的干燥情况,干燥完成后,打开转动门2,将土壤取出。
43.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