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1341发布日期:2022-01-19 14:3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2.集成灶是一种将灶具和蒸箱或烤箱等烹饪装置集成在一起的装置,集成灶在设置时一般将灶具设置在烹饪装置的上方,为解决烹饪装置的排气问题,一般将烹饪设备的排气口开设在灶具面板的后方,这样集成灶工作时,通过其上方的抽油烟机集中吸取烹饪设备和灶具外排的气体。
3.空气炸是利用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使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例如专利号为zl201920085873.5(授权公告号为cn2096782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780015939.7(cn1087780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等公开的结构。多功能的烹饪设备是未来烹饪设备的发展方向,例如同时具有蒸功能和烤功能的蒸烤一体机、同时具有蒸功能、烤功能以及微波功能的蒸烤微一体机等。然而,传统的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的内胆容积较大,且内胆中的热风量以及热风速度均无法达到空气炸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效果好的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
6.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集成灶,包括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箱体和设置在该箱体中的内胆以及具有背部叶轮的背部热风机,该内胆的后侧竖向设置有具有背部进风口和背部出风口的背部热风挡板,该背部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背部热风室,上述背部热风机的背部叶轮位于该背部热风室中且该背部叶轮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内顶面上罩设有具顶部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的顶部热风挡板和顶部热风机,该顶部热风挡板与内胆的内顶面围成顶部热风室,上述顶部热风机包括电机、电机轴、内叶轮以及外叶轮,上述电机轴竖向穿设在上述内胆的顶壁上,上述电机位于内胆的上方,上述内叶轮安装在上述电机轴的下端并位于上述内胆中,且该内叶轮的外周围设有顶部加热管,上述外叶轮安装电机轴的上端并位于上述内胆的上方。
7.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烹饪设备上方的灶具,该灶具的底面与上述内胆的外顶面之间形成安装夹层,上述顶部热风机的电机以及外叶轮均安装在该安装夹层中,且上述外叶轮包括与上述内胆的外顶面相对的下扇叶和与灶具的底面相对的上扇叶。这样通过下扇叶能对顶部热风机的电机以及内胆上方的空间进行散热,而下扇叶能对灶具底部进行散热,从而保护设置在灶具下部的电子元器件,避免灶具内部高温而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
作性能。
8.进一步,所述外叶轮包括水平设置的轮毂,该轮毂的中心处开设有供上述电机轴穿设的轴孔,而该轮毂的外周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径向延伸的支撑板,该支撑板分别与上述上扇叶和下扇叶一一对应,且各上扇叶和下扇叶分别竖向固定在对应支撑板的两侧侧缘上,并分别沿各扇叶所在的支撑板的侧缘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能更好地利用上扇叶和下扇叶旋转形成的气流来带走对应处的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9.进一步,各所述上扇叶的面积分别大于各下扇叶。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对灶具底部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避免旋转状态下,上扇叶的出风与下扇叶的出风之间形成相互干扰而影响上扇叶和下扇叶各自的散热效果。
10.进一步,所述内胆前侧开口,还包括能盖合在该内胆的开口上的门体和设置在上述箱体上的顶门组件,该顶门组件能使内胆开口的上口缘与门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排气缝隙。通过形成排气缝隙能排出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湿气,同时配合顶部热风室与背部热风室对食物的高热流密度的热交换,达到内胆中的食物空气混合和食物溢出的油脂反复热交换并上色煎炸的效果。
11.进一步,所述顶门组件包括顶门电机和沿前后方向设延伸的顶杆,该顶杆的后端与上述顶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而前端能与上述门体上端的内表面相抵,从而能使顶杆较好地顶持门体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
12.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内胆一侧的水箱,该水箱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安装盘,上述顶门电机和灶具的电源板前后并列设置在该安装盘上。一方面利用内胆中容置的冷水高比热的特点,实现对顶门电机和电源板的散热降温,另一方面能实现对顶门电机与顶杆的稳固安装,从而能使顶杆更加平稳地顶持门体形成上述排气缝隙。
13.进一步,所述安装盘的前侧缘竖向向上延伸而形成安装竖板,该安装竖板中开设有供上述顶门电机横向穿设的安装孔,从而能进一步实现对顶门电机的稳固安装。
14.进一步,所述箱体还包括围设在上述内胆开口口缘外周的面衬板,该面衬板的上端安装有湿度传感器,上述顶杆顶门状态下,该湿度传感器位于上述排气缝隙中。这样通过湿度传感器能对排气缝隙的外排气体的湿度进行监控,当排气缝隙中的外排气体的湿度降低时,湿度传感器能反馈至烹饪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顶门电机工作而使顶杆回缩,实现门体的关闭。
15.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左右内侧面上分别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用于放置蒸烤盘或蒸烤网的搁置凸条。方便在内胆中放置蒸烤网或者蒸烤盘,并且通过蒸烤网的设置方便薯条、鸡米花、鸡排等空气炸食物在内胆中的放置。
16.进一步,所述顶部热风机的转速为1300~1500r/min,从而能进一步提升空气炸的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内胆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热风挡板和顶部热风机,并通过顶部热风挡板形成顶部热风室,这样背部热风室的出风循环吹至食物表面,同时顶部热风室的出风由上至下穿过食物,通过背部热风室与顶部热风室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对食物的3d立体环绕式热风包裹,达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顶部热风机为高速热风机,加速顶部热风室的出风速度,在内胆中形成高速高热量的热气流,实现对食物的快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空气炸的效果。此外,通过外叶轮一方面能实现对顶部热风
机的电机的散热,从而使顶部热风机在高温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实现对内胆上方的散热,起到对集成灶内部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5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设备1和设置在该烹饪设备1之上的灶具2,其中,烹饪设备1包括箱体10、设置在该箱体10中的内胆11以及具有背部叶轮41的背部热风机4,上述箱体10和内胆11均前侧开口,因此上述烹饪设备1包括下端铰接在上述箱体10的开口上并能盖合在上述内胆11的开口上的门体12。上述灶具2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21和能盖合在该底盘21的开口上的面板22。
25.上述内胆11的后侧竖向设置有具有背部进风口和背部出风口的背部热风挡板3,该背部热风挡板3与内胆11的背板围成背部热风室30,上述背部热风机4的背部叶轮41位于该背部热风室30中且该背部叶轮41的外周围设有圆环状的背部加热管51。此外,上述内胆11的内顶面上罩设有具顶部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的顶部热风挡板6和顶部热风机7,该顶部热风挡板6与内胆11的内顶面围成顶部热风室60,上述顶部热风机7包括电机71、电机轴711、内叶轮72以及外叶轮73,上述电机轴711竖向穿设在上述内胆11的顶壁上,上述电机71位于内胆11的上方,上述内叶轮72安装在上述电机轴711的下端并位于上述内胆11中,且该内叶轮72的外周围设有顶部加热管52,上述外叶轮73安装电机轴711的上端并位于上述内胆1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顶部热风机7的转速为为1300~1500r/min,从而能进一步提升空气炸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上述内胆11的底部安装有底部加热管53。
26.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内胆1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热风挡板6和顶部热风机7,并通过顶部热风挡板6形成顶部热风室60,这样背部热风室30的出风循环吹至食物表面,同时顶部热风室60的出风由上至下穿过食物,通过背部热风室30与顶部热风室60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对食物的3d立体环绕式热风包裹,达到空气炸的效果,并且顶部热风机7为高转速热风机,加速顶部热风室60的出风速度,在内胆11中形成高速高热量的热气流,实现对食物的快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空气炸的效果。此外,通过外叶轮73一方面能实现对顶部热风机7的电机71的散热,从而使顶部热风机7在高温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实现对内胆11上方的散热,起到对集成灶内部散热的效果。
27.为进一步提升上述外叶轮73对集成灶内部的散热效果,上述灶具2的底面与上述内胆11的外顶面之间形成安装夹层8,上述顶部热风机7的电机71以及外叶轮73均安装在该安装夹层8中,且上述外叶轮73包括与上述内胆11的外顶面相对的下扇叶731和与灶具2的底面相对的上扇叶732。这样通过下扇叶731能对顶部热风机7的电机71以及内胆11上方的
空间进行散热,而下扇叶731能对灶具2底部进行散热,从而保护设置在灶具2下部的电子元器件,避免灶具2内部高温而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
28.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叶轮73包括水平设置的轮毂73a,该轮毂73a的中心处开设有供上述电机轴711穿设的轴孔73c,而该轮毂73a的外周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径向延伸的支撑板73b,该支撑板73b分别与上述上扇叶732和下扇叶731一一对应,且各上扇叶732和下扇叶731分别竖向固定在对应支撑板73b的两侧侧缘上,并分别沿各扇叶所在的支撑板73b的侧缘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能更好地利用上扇叶732和下扇叶731旋转形成的气流来带走对应处的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优选地,上述各所述上扇叶732的面积分别大于各下扇叶731,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对底盘2底部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避免旋转状态下,上扇叶732的出风与下扇叶731的出风之间形成相互干扰而影响上扇叶732和下扇叶731各自的散热效果。
29.烘烤或者空气炸过程中,食物析出的水份会使内胆11内部湿度升高,而内胆11内部湿度过高则会对烘烤或者空气炸的烹饪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烹饪设备1还包括能盖合在该内胆11的开口上的门体12和设置在上述箱体10上的顶门组件9,该顶门组件9能使内胆11开口的上口缘与门体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排气缝隙18。通过形成排气缝隙18能排出烘烤过程中内胆11中的湿气,同时配合顶部热风室60与背部热风室30对食物的高热流密度的热交换,达到内胆11中的食物空气混合和食物溢出的油脂反复热交换并上色煎炸的效果。进一步,上述顶门组件9包括顶门电机92和沿前后方向设延伸的顶杆91,该顶杆91的后端与上述顶门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而前端能与上述门体12上端的内表面相抵,从而能使顶杆91较好地顶持门体12而形成上述排气缝隙18。
30.本实施例中,上述烹饪设备1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内胆11一侧的水箱13,该水箱13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安装盘14,上述顶门电机92和灶具2的电源板23前后并列设置在该安装盘14上。一方面利用内胆11中容置的冷水高比热的特点,实现对顶门电机92和电源板23的散热降温,另一方面能实现对顶门电机92与顶杆91的稳固安装,从而能使顶杆91更加平稳地顶持门体12形成上述排气缝隙18。优选地,上述安装盘14的前侧缘竖向向上延伸而形成安装竖板15,该安装竖板15中开设有供上述顶门电机92横向穿设的安装孔151,从而能进一步实现对顶门电机92的稳固安装。
31.本实施例中,上述箱体10还包括围设在上述内胆11开口口缘外周的面衬板101,该面衬板101的上端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6,上述顶杆91顶门状态下,该湿度传感器16位于上述排气缝隙18中。这样通过湿度传感器16能对排气缝隙18的外排气体的湿度进行监控,当排气缝隙18中的外排气体的湿度降低时,湿度传感器16能反馈至烹饪设备1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顶门电机92工作而使顶杆91回缩,实现门体12的关闭。此外,内胆11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未示出),通过该温度传感器对内胆11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
32.此外,优选地,上述内胆11的左右内侧面上分别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用于放置蒸烤盘或蒸烤网的搁置凸条111。方便在内胆11中放置蒸烤网或者蒸烤盘,并且通过蒸烤网的设置方便薯条、鸡米花、鸡排等空气炸食物在内胆11中的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