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6439发布日期:2021-11-25 12:4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机组及换热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2.板式热交换机组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领域,板式热交换机组是由板式热交换器、水泵、仪表、阀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等组成。板式热交换机组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是实现流体间热量交换的智能换热装置。同时随着板式热交换机组的出现使换热基站更加节能,更加智能化。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思想的不断深入,集中供热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及,集中供热使许多小锅炉随之改成换热站,换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的基础细胞,又大多采用板式热交换机组作为基站的基本设备,这个节能设备运行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是供热企业的首选。
3.目前,热力公司大多采用低温常供的供热方式,为了保证供热温度一网回水温度一般都在50

60℃以上,寒冷地区甚至更高,热量达不到充分利用,而回水温度高回到电厂满足不了工艺温度还需要建设晾水塔,既造成了热浪费,又增加了建设成本和土地占用面积。
4.换热站的选址也是个难题,一般面临着用地困难、建设周期长,同时还伴随着个别地方临时供暖等情况。
5.申请公布号为cn1048487310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预热即热式热水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中的板式换热器为并联布置,第一板式换热器用于供暖水换热,第二板式换热器用于为供暖水补水换热,提高供暖水补水的热效率。但是并不能解决一网回水温度高的问题,而且浪费热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并可以降低热源水经换热后的回水温度,节能降耗。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水箱、第一电磁转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机组箱体,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热源水侧呈串联布置,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热源侧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的一个出口端与热源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的另一个出口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热源侧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热源侧出口端连接热源出水管;
9.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端与循环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进口端;
10.所述水箱的出水管连接补水泵,所述补水泵连接第二电磁转向阀的进口端,所述
第二电磁转向阀的一个出口端与循环水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转向阀的另一个出口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被加热侧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被加热侧出口端连接水箱。
11.还包括软化水处理器,所述软化水处理器的进口端连接冷水进水管,所述软化水处理器的出口端连接水箱。
12.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水箱、软化水处理器均置于机组箱体内,所述机组箱体设有风扇及防尘网。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热源水经换热后,出水温度由原来50

60℃可以降到25

35℃,换热效率高,降低电厂晾水塔建设成本;
15.2)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实现循环水系统即补压又补热,节能降耗,降低热源损耗5

10%;
16.3)机组采用箱体式结构,减少基建投资,整体撬装供货,四面双开门,仅需与外网管道连接,通上电源即可运行;全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的箱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的箱体结构示意图(二);
20.图中:001

第一板式换热器;002

第二板式换热器;003

循环水泵;004

补水泵;005

水箱;006

软化水处理器;007

电控柜;008

机组箱体;131

安全阀;135

第一电磁转向阀、136

第二电磁转向阀;111

热源进水管;112

热源出水管;113

热源旁通管;114

第一支路;115

第二支路;211

循环水出水管;212

循环水进水管;311

水箱出水管;312

补水管;313

第三支路;314

被加热出水管;315

冷水进水管;316

软化水出水管;401

第一进水口;403

第一出水口;404

第二进水口;402

第二出水口;405

第三进水口;407

第三出水口;408

第四进水口;406

第四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22.见图1

图3,一种利用回水补热式箱式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001、第二板式换热器002、循环水泵003、补水泵004、水箱005、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第二电磁换向阀136、机组箱体008,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001和第二板式换热器002热源水侧呈串联布置,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001的热源侧出口端(第一出水口403)与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一个出口端与热源出水管112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另一个出口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002的热源侧进口端(第三进水口405)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002的热源侧出口端(第三出水口407)连接热源出水管112;
23.所述循环水泵003的进口端与循环水进水管212连接,所述循环水泵003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001的循环水进口端(第二进水口404);
24.水箱出水管311连接补水泵004,所述补水泵004连接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进口
端,所述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一个出口端通过补水管312与循环水进水管212连接,所述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另一个出口端通过第三支路313与第二板式换热器002的被加热侧进口端(第四进水口408)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002的被加热侧出口端(第四出水口406)通过被加热出水管314连接水箱005。
25.还包括软化水处理器006,所述软化水处理器006的进口端连接冷水进水管315,所述软化水处理器006的出口端通过软化水出水管316连接水箱005。
26.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001、第二板式换热器002、循环水泵003、补水泵004、水箱005、软化水处理器006均置于机组箱体008内,所述机组箱体008设有风扇,机组箱体008的进风口处设有防尘网,以保证机组箱体008内通风散热。
27.机组箱体008内还设有电控柜007,电控柜007在机组箱体008内用隔热防水板单独隔开,循环水泵003、补水泵004、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第二电磁转向阀136及远传仪表的电缆信号线均与电控柜007中的控制系统连接。
28.在热源进水管111、热源出水管112、循环水进水管212、循环水出水管211、补水管路上设有阀门、过滤器、就地仪表、远传仪表。
29.实例一:温度较高的热源水从热源进水管111流入,依次经流第一板式换热器001和第一电磁转向阀135,进行放热后从热源出水管112流出;
30.循环水从循环水进水管212流入,依次经流循环水泵002、第一板式换热器001,被加压和吸热后从循环水出水管211流出;
31.冷水经流软化水处理器006,软化处理后经软化水出水管316流入水箱005,由补水泵004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补压。通过这种布置的方式,使机组正常稳定运行。
32.实例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出水口403与热源出水口112之间有第一支路114和第二支路115,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进口端与第一出水口403连接,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热源出水管112和第三进水口405连接,第三出水口407与第二支路115连接,第二支路115的出口端连接热源出水管112,通过第一电磁转向阀135的转向,能够使热源水从第一出水口403流出后,不直接进入热源出水管112,通过第一支路114流入第三进水口405,经过第二板式换热器002二次换热后,从第三出水口407流出,通过第二支路115流入热源出水管112后流出;
33.水箱005的水箱出水管311上设有补水泵004和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进口端与水箱出水管311连接,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循环水进水管212和第四进水口408连接,通过第二电磁转向阀136的转向,能够使软化水从水箱005流出后通过第三支路313流入第四进水口408,经过第二板式换热器002加热后,从第四出水口406流出,通过被加热出水管314流入水箱005。通过这种布置的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一级换热和二级换热之间进行切换,可降低热源水出水温度,使水箱中软化水循环加热,实现系统补压即补热,减小换热损失。
3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的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