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4697发布日期:2021-12-31 22:0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篦冷机是水泥生产线中的一种主要设备,其主要用于对水泥熟料的冷却、输送、以及对熟料热量回收。熟料在篦冷机蓖床上的料层厚度对篦冷机工作状态极为重要,料层太厚,则蓖下冷却风吹不透料层,导致蓖下压力过大,蓖床局部过热,蓖床上风量太小,换热效率降低,二次风速和风温降低;料层太薄,导致通过料层的风速过快,风量大,也会导致二次风温的降低。料层过厚或者过薄,导致料层冷却不均衡,温度波动比较大,最终也会导致水泥熟料的质量不稳定。
3.因此需要经常性的对篦冷机内的料层厚度进行测量,现有的篦冷机上的测厚装置一般为在篦冷机内部设置测厚标尺,再通过篦冷机壁上设置的视镜进行观察,由于篦冷机的高温物料及内部高温环境,传统的钢制标尺表面很容易被侵蚀,长时间后刻度显示不清,无法正常观察。
4.此外,根据现有的研究,料层的厚度跟蓖床的运行速度有关系,蓖床运行的快,熟料快速通过,产生的料层厚度就薄,蓖床运行的慢,产生的料层厚度就厚。由于篦冷机运行工况比较复杂,料层厚度和蓖床运行速度并不能成一个线性关系,还需要经常对料层厚度进行测量,之后根据料层厚度对蓖床运行速度进行调节。
5.现代化的水泥厂都进行了无人值守、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但是篦冷机上由于料层厚度观察不便,无法与篦冷机控制系统对应起来,导致篦冷机料层调节还需要人工干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调节机构和校对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冷却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校对机构包括标尺和视镜;
8.篦冷机的上壁上设有通孔,标尺通过通孔垂直插入至篦冷机内,标尺上设有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刻度,标尺最上方的尺寸刻度值为0,篦冷机的上壁外固定设置有用于指示标尺上尺寸刻度值的指针台,当标尺最下端面与篦冷机的蓖床上表面接触时,指针台对应标尺上的尺寸刻度值0;所述视镜设置于篦冷机的侧壁或上壁上,视镜的观察范围覆盖标尺下端面距离蓖床上表面位置0

500mm的活动范围;
9.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固定设置于标尺通孔附近的篦冷机上壁上,冷却装置设置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外侧,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数据传输连接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和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
10.优选的,所述篦冷机上壁上设置有用于清扫视镜表面积灰的气喷喷嘴,气喷喷嘴
连接有供气机构。
11.优选的,所述标尺底端为表面积放大的配重部,所述标尺顶部连接有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支架、钢丝绳和卷线器,所述支架下端固定设置于篦冷机上壁上,支架顶部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位于标尺上方,钢丝绳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标尺顶部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卷线器连接。具体应用的时候,卷线器可以采用电动、气动或者手动机构的。
12.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管、套管外缠绕有冷却管,冷却管外包覆有隔热层,所述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天线穿透篦冷机上壁并深入至篦冷机内部,所述套管套设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天线上,所述篦冷机外部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冷却管与换热装置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冷却管中冷却介质为水,冷却管与换热器、循环泵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结构。
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目前篦冷机内对水泥熟料散热分为多段冷却,在每个冷却段设置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和校对机构,调节结构中主要的测量料厚装置为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具有非接触、远程、测量范围大的优势,其数据有利于接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水泥行业的料仓等较为静态的区域也得到一些应用,在篦冷机内应用并无先例,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篦冷机内部温度高,尤其是一段阶段,篦冷机蓖床上的熟料温度为1100

1300℃左右,环境温度大概在500

700℃,而现有的耐高温雷达料位计一般工作温度不超过400℃,温度越高对其精度影响越大,本技术通过在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深入至篦冷机内的天线上设置冷却装置来保证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探测部位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二、篦冷机内部工作环境复杂,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想要测得正常的料层厚度,其自带的控制软件必须进行数据修正,这就需要经常性的输入正确的料层厚度来设定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控制软件修正参数或者使其控制软件采集多的真实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而现有的篦冷机料厚测量装置由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缺陷,并不很好的提供真实的料层厚度数据;本技术提供的校对机构可以方便的采集篦冷机蓖床上料层的真实厚度,方便用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进行参数设定,并且校对机构的标尺不测量的时候主体大部分位于篦冷机外部,不会受到篦冷机内部环境的侵蚀,有利于长期使用;此外标尺测量到的料层厚度刻度在篦冷机外部体现,容易精确采集数据;同时用于观察标尺的视镜内设置有气喷喷嘴,有利于清理视镜上浮灰,便于清楚观察标尺底部与料层的接触程度,避免标尺底部压入料层上部导致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15.基于上述的工作原理,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用于自动控制蓖床运动速度,调节机构用于实时监测料层厚度,校对机构用于对调节机构提供修正数据;
16.本技术通过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对料层厚度进行测量,通过标尺采集真实的料层厚度数据用于给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提供修正参数,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将修正后的料层厚度信息同步传输给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根据料层厚度信息调整蓖床运动速度,使料层调节至合理厚度。
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为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的机械结构,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进行数据修正以及数据输出均属于该设备自身控制软件所具备的常规功能,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接收料厚数据并使其对蓖床运动速度对应以及在该过程中的循环反馈调整,属于自动化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控制手段,本技术并不要求对其具体的控制方法进行保护。
18.本技术的装置结构合理,测量精确,反馈速度快,有利于实现篦冷机料层厚度调节自动化。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22.实施例1
23.参见图1

图2,一种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1、调节机构和校对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耐高温雷达料位计2、冷却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3,所述校对机构包括标尺4和视镜5;耐高温雷达料位计优选采用yprd903系列高频雷达料位计。
24.篦冷机的上壁上设有通孔,标尺通过通孔垂直插入至篦冷机内,标尺上设有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刻度6,标尺最上方的尺寸刻度值为0(为了显示清楚,图示中仅显示起始的0,其余具体数值省略),篦冷机的上壁外固定设置有用于指示标尺上尺寸刻度值的指针台7,当标尺最下端面与篦冷机的蓖床上表面接触时,指针台对应标尺上的尺寸刻度值0;所述视镜设置于篦冷机的侧壁或上壁上,视镜的观察范围覆盖标尺下端面距离蓖床上表面位置0

500mm的活动范围;
25.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固定设置于标尺通孔附近的篦冷机上壁上,冷却装置设置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外侧,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数据传输连接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和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
26.篦冷机上壁上设置有用于清扫视镜表面积灰的气喷喷嘴8,气喷喷嘴连接有供气机构。
27.标尺4底端为表面积放大的配重部401,配重部具体应用的时候一般采用圆板状,其面积放大,提高了标尺底部与料层的接触面积,避免压入料层造成测量误差,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视镜观察接触情况;所述标尺顶部连接有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支架9、钢丝绳10和卷线器11,所述支架下端固定设置于篦冷机上壁上,支架顶部设置有定滑轮12,定滑轮位于标尺上方,钢丝绳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标尺顶部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卷线器连接。具体应用的时候,卷线器可以采用电动、气动或者手动机构的。
28.具体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导热套管13、套管外缠绕有冷却管14,冷却管外包覆有氧化铝材质的耐高温隔热层15,所述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天线穿透篦冷机上壁并深入至篦冷机内部,所述套管套设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天线上,所述篦冷机外部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冷却管与换热装置连接。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循环泵,换热器和循环泵结构为常规结构,本技术省略其具体图示,所述冷却管中冷却介质为水,冷却管与换热器、循环泵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结构。通过该换热装置使耐高温雷达料位计的天线部位温度为200℃左右。
29.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通过卷线器11控制标尺4下降,同时通过视镜5观察标尺底
部与料层16的接触情况,并且同时启动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对料厚进行检测,当观察到标尺底部接触到料层后,观察指针台7对应的标尺上尺寸刻度所显示的值,该值即为校对机构所测得的料层厚度真实值,按照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自身控制系统的说明,将料层厚度真实值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所测得的料层厚度值进行对应转换(该转换方法属于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自身控制系统的),得到耐高温雷达料位计控制系统的修正值,耐高温雷达料位计将修正后的数据输送给篦冷机的控制装置,篦冷机的控制装置根据该数据调整蓖床的运行速度,从而实现料层料厚的调整。
30.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为篦冷机料层自动调节装置的机械结构,耐高温雷达料位计进行数据修正以及数据输出均属于该设备自身控制软件所具备的常规功能,篦冷机蓖床控制装置接收料厚数据并使其对蓖床运动速度对应调节以及在该过程中的循环反馈调整,属于自动化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控制手段,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并不要求对其具体的控制方法进行保护。
3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