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7537发布日期:2022-01-05 13:1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一种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并散入大气进而对循环水进行降温的设备。
3.冷却塔内一般均设置有收水器,以起到收水作用,即便如此,也仍有很大一部分水蒸气排出塔外,造成循环水损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寒冷天气中,在冷却塔的顶部的出口处湿热空气会凝结成白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气候环境。
4.为了解决冷却塔冬季工作时产生白雾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带有冷凝器的冷却塔,具体地,将冷凝器安装在收水器的上方,冷凝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水平通道和竖直通道,水平通道用于供外部空气水平穿过冷却塔,竖直通道用于供塔内湿热空气由下至上穿过冷凝器,两路通道内的冷热空气会发生热交换,使得湿热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冷凝后附着在冷凝器上,并沿竖直通道滴落至集水池内,由于上升空气的部分水分被冷凝,使得出塔空气变成不饱和状态,因此可有效去除白雾。
5.目前,为了提升冷却塔的结构强度,冷却塔内设置的横梁和立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安装冷凝器时,为了避让立柱,通常需要将冷凝器切割处理,使冷凝器变成多个独立的冷凝模块,正是由于避让立柱需要,就导致了部分冷凝模块之间出现了与立柱等宽的缝隙,使用时,由下至上的湿热空气会直接经由该缝隙通过,并未参与有效换热,导致出塔空气的饱和度较高,除雾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可将避让缝隙密封以提升消雾效果的冷却塔。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包括塔体及安装在所述塔体内的横梁、立柱及换热器,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相互垂直,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换热模块,所述立柱穿设在部分所述换热模块之间,被所述立柱贯穿的两个相邻所述换热模块之间形成有避让缝隙,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由多根角钢组成的矩形框架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的冷凝翼板,所述缝隙处安装有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的截面呈“π”形结构,所述密封连接件包括密封板及凸设在所述密封板下表面的两个定位板,所述密封板密封盖设在所述避让缝隙上且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配合设于所述避让缝隙内,所述立柱与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构成的空档相配合,所述立柱穿过所述密封板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及所述定位板均呈条状平板状结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密封板相互垂直,两个所述定位板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板包括穿插部及设于所述穿插部相对两侧的连接部,所述穿插部设于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定位板的
外侧,所述立柱贯穿所述穿插部,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穿插部与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共同形成的空腔构成容置槽,所述立柱与所述容置槽配合,所述立柱相对的两个外壁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个槽壁相贴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穿插部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立柱配合穿过所述通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件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13.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底部形成有集水池,所述立柱具有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具有多个,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塔体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扎丝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集水池的上方,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通过设置密封连接件,将换热模块之间的避让缝隙密封,保证了湿热空气能够经由换热器内的竖直通道穿过,提升了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消雾效果,另外,密封连接件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结构的整体性,并且,两个定位板起到了定位作用,方便安装,立柱穿设于两个定位板之间,对定位板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定位板增强了密封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密封连接件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中立柱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19.图3是图2所示立柱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部分分解图;
20.图4是图2所示立柱的主视图;
21.图5是图2所示立柱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22.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塔体,10、集水池,12、第一进风口,13、第二进风口,2、横梁,3、立柱,4、换热器,41、换热模块,411、矩形框架,412、冷凝翼板,42、避让缝隙,5、密封连接件,51、密封板,52、定位板,511、穿插部,512、连接部,513、容置槽,51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5.请参阅图1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包括塔体1以及安装在塔体1内的横梁2、立柱3以及换热器4,横梁2与立柱3相互垂直,换热器4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换热模块41,立柱3穿设在部分换热模块41之间,被立柱3贯穿的两个相邻换热模块41之间形成有避让缝隙42,换热模块41包括由多根角钢组成的矩形框架411以及安装在矩形框架411内的冷凝翼板412,缝隙41处安装有密封连接件5,密封连接件5的截面呈“π”形结构,密封连接件5包括密封板51及凸设在密封板51下表面的两个定位板52,密封板51密封盖
设在避让缝隙42上且与矩形框架411固定连接,定位板52配合设于避让缝隙42内,立柱3与两个定位板52之间构成的空档相配合,立柱3穿过密封板51设置。
26.本实用新型的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由于密封板51密封盖设在避让缝隙42的顶部,因此,可有效将该避让缝隙42密封住,防止由下至上流动的湿热空气直接经由避让缝隙42穿过,保证了湿热空气能够经由换热器4内的竖直通道穿过,提升了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消雾效果。另外,密封板51与矩形框架411固定连接,实现了为避让立柱3而分离的两个换热模块41之间的连接作用,使换热器4形成一个整体。两个定位板52配合设于避让缝隙42内,使得矩形框架411能够与两个定位板52的外侧相抵持,从而限定了避让缝隙42的宽度,为安装提供了便利;另外,由于立柱3与两个定位板52之间构成的空档相配合,即,立柱3相对的两侧能够与两个定位板52的内侧相抵持,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定位板52的变形,同时,由于定位板52的设置,增加了密封连接件5本身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了损坏,大大延长了密封连接件5的使用寿命。
27.请具体参阅图4、图6,密封板51及定位板52均大致呈条状平板结构,定位板52与密封板51相互垂直设置,两个定位板52相对设置,密封板51包括穿插部511以及设于穿插部511相对两侧的连接部512,穿插部511设于两个定位板51之间,连接部512设于两个定位板51的外侧,立柱3贯穿穿插部511,矩形框架411与连接部512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12的水平长度和定位板52的竖直高度相同,连接到位时,矩形框架411上的等边角钢能够分别与连接部512与定位板52对位。另外,矩形框架411与连接部512之间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28.另外,穿插部511与两个定位板52之间共同形成的空腔构成容置槽513,立柱3与容置槽513配合,立柱3相对的两个外壁与容置槽513相对的两个槽壁相贴合。
29.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便于立柱3穿过穿插部511,穿插部511上开设有通槽514,立柱3配合穿过通槽514。为了提升通槽514与立柱3之间的密封性通槽514的槽壁与立柱3之间夹设有密封部件(图未示出),所述密封部件可以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此处不作限定。
30.本实施方式中,密封连接件5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玻璃钢具有耐老化、耐高温性能,可保证密封连接件5稳定工作。同时,密封连接件5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加工,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密封连接件5采用挤出成型加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
31.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塔体1的底部形成有集水池11,立柱3具有多个,立柱3的下端与集水池11的底部固定连接,横梁2具有多个,横梁2的两端与塔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立柱3与横梁2之间通过扎带固定连接,所述扎丝可以选用不锈钢丝。
32.另外,塔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2,第一进风口位于集水池11的上方,以方便外部空气进入至塔内,塔体1的侧壁上对应换热器4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3,以方便外部空气横向穿过换热器4内的水平通道,进而与塔内上升的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促进冷凝水的产生。
33.本实用新型的消雾效果好的冷却塔,通过设置密封连接件5,将换热模块41之间的避让缝隙42密封,保证了湿热空气能够经由换热器4内的竖直通道穿过,提升了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消雾效果,另外,密封连接件5与矩形框架411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器4结构的整体性,并且,两个定位板52起到了定位作用,方便安装,立柱3穿设于两个定位板52之间,
对定位板52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定位板52增强了密封连接件5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密封连接件5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3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