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4018发布日期:2022-01-15 09:3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热板。


背景技术:

2.均热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通信设备、led照明等领域的利用相变传热的板状散热装置,现有的真空均热板的加热源区域一般位于均热板的中心部位,其腔体内的微细结构产生的毛细力能够将四周的冷凝后的液体吸回到加热源区域。然而,对于薄型均热板,或加热源区域相对均热板中心偏移布置并且和散热区域距离较远的均热板结构,其冷却液回流到加热源区域的阻力相对较高,使得均热板的散热性能受到影响。
3.因此,如何减小均热板的回水阻力,提高均热板的散热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热板,能够减小回水阻力,提高均热板的散热性能。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均热板,包括用于贴附热源的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一容纳相变工质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相对的两侧设有沟槽毛细结构,且所述热源在所述腔体内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沟槽毛细结构在延伸方向上的局部存在重叠部分。
7.优选地,所述沟槽毛细结构沿直线方向延伸布置,在沿所述沟槽毛细结构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热源在所述腔体内表面的投影的相对两侧边缘与所述腔体内的对应侧边的最小距离不相等。
8.优选地,所述均热板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所述沟槽毛细结构沿所述均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9.优选地,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沟槽毛细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的至少一个条状的复合毛细结构,所述复合毛细结构在沿所述均热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腔体内两侧的所述沟槽毛细结构接触。
10.优选地,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片状的复合毛细结构,所述复合毛细结构在所述腔体内表面的投影与所述热源在所述腔体内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复合毛细结构在沿所述均热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腔体内两侧的所述沟槽毛细结构接触。
11.优选地,所述复合毛细结构为金属粉末烧结结构和/或编制网毛细结构。
12.优选地,所述基体包括用于围成所述腔体并且板面相对布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13.优选地,所述均热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支持柱。
14.优选地,所述支持柱端部对应的所述沟槽毛细结构贯穿所述支持柱的端部布置。
15.优选地,所述支持柱的全部或局部为辅助毛细结构,所述辅助毛细结构由所述支
持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持柱的另一端。
16.优选地,所述辅助毛细结构为柱状的金属粉末烧结结构或毛细涂层结构。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板,包括用于贴附热源的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一容纳相变工质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相对的两侧设有沟槽毛细结构,且所述热源在所述腔体内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沟槽毛细结构在延伸方向上的局部存在重叠部分。由于本方案在均热板的腔体内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沟槽毛细结构,减小了传统均热板中烧结粉末或编织网等结构造成的回流阻力,因此,对于距离热源较远的散热区域内的液态相变工质,可以沿沟槽毛细结构快速回流至对应热源的区域,从而提高均热板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21.图1至图2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2.1-沟槽毛细结构、2-片状复合毛细结构、3-热源区域、4-条状复合毛细结构、5-腔体、6-第一基板、7-第二基板、8-支持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包括用于贴附热源的基体,基体包括一容纳相变工质的腔体5,腔体5内相对的两侧设有沟槽毛细结构1,且热源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与沟槽毛细结构1在延伸方向上的局部存在重叠部分。其中,沟槽毛细结构1包括多个并列且密集排布的微细的沟槽,沟槽毛细结构1可以布满于腔体5相对的两侧内表面,也可以分别在腔体5相对的两侧内表面的局部布置有沟槽毛细结构1。如图1和图2所示,沟槽毛细结构1铺满腔体5相对的两侧内表面,热源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形成热源区域3,沟槽毛细结构1的局部与热源区域3重叠。其中,均热板的基体用于与外部的热源贴附接触,从而使热源散热的热量传递至基体的腔体5内侧,再由腔体5内的相变工质通过相变传热的方式实现散热冷却。均热板在使用状态下,可以使用基体的一侧外表面贴附接触热源,也可以在基体相对的两侧外表面均贴附接触有热源。其中,相变工质可以采用水或乙二醇水溶液等。
26.由于本方案在均热板的腔体5内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沟槽毛细结构1,减小了传统均热板中烧结粉末或编织网等结构造成的回流阻力,因此,对于距离热源较远的散热区域
内的液态相变工质,可以沿沟槽毛细结构1快速回流至热源区域3,从而提高均热板的散热性能。
27.需要说明的是,沟槽毛细结构1具有许多密集排布的毛细沟槽,毛细沟槽的延伸方向即整个沟槽毛细结构1的延伸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沟槽毛细结构1可以沿直线方向延伸,也可以沿弧线等曲线方向延伸。由于曲线延伸结构会增加液体回流的路径,弯曲曲率越大,造成的回流阻力越大,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小液态冷却工质的回流阻力,优选地,沟槽毛细结构1沿直线方向延伸布置,如图1所示。另外,热源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即热源区域3)可以位于腔体5的中心部位,也可以相对腔体5的中心部位偏移一定距离。优选地,本方案在沿沟槽毛细结构1的延伸方向上,热源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的相对两侧边缘与腔体5内的对应侧边的最小距离设计为不相等。具体的,在沿沟槽毛细结构1的延伸方向上,热源区域3的第一侧边缘与腔体5的第一侧边的最小距离为d1,热源区域3的第二侧边缘与腔体5的第二侧边的最小距离为d2,本方案设计为d1≠d2,例如d1>d2,或者d1<d2,表明热源区域3相对腔体5的中心部位偏移一定距离,如图1所示的结构中,热源区域3位于腔体5的一端。在上述热源区域3未处于腔体5中心部位的情况下,沟槽毛细结构1也可以将距离热源区域3较远的散热区域内的冷却工质快速引导至热源区域3。
28.优选地,均热板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即,均热板的整体呈偏长的形状,例如矩形、椭圆形等,沟槽毛细结构1沿均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便于将远离热源的冷却工质引导回流至热源区域3。当然,本方案中的均热板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29.优选地,腔体5内还设置有与沟槽毛细结构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至少一个条状的复合毛细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的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在沿均热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腔体5内两侧的沟槽毛细结构1接触。请参照图1和图2,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的长度可设计为与沟槽毛细结构1的长度相等,一个或多个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的端部可以延伸至热源区域3。本方案通过在两侧沟槽毛细结构1之间设计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可以实现毛细力的进一步增强,从而快速吸收远离热源区域3的部位的液态冷却工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可以设置为一条或多条,当设置多条时,每相邻两个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工质流道。另外,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还可以经过并包裹多个支持柱8,如图1所示。
30.优选地,腔体5内还设置有片状的复合毛细结构(如图1所示的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与热源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在沿均热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腔体5内两侧的沟槽毛细结构1接触。请参照图1,热源区域3位于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在腔体5内表面的投影区域范围内,位于热源区域3部位的冷却工质最先吸收热量并蒸发成气态的冷却工质,当冷却工质放热冷凝后,该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就可以将冷凝侧的冷却工质快速吸收回流至蒸发侧,增强回水能力。
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状复合毛细结构4和片状复合毛细结构2可以设计为多种结构形式的复合毛细结构,优选设计为金属粉末烧结结构和/或编制网毛细结构。
32.优选地,基体包括用于围成腔体5并且板面相对布置的第一基板6和第二基板7。第一基板6和第二基板7优选采用板面相对且平行布置,形成一个薄层状的腔体5,第一基板6
和第二基板7朝向外侧的表面则用于接触热源或用于散热。
33.优选地,均热板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6和第二基板7之间的支持柱8。支持柱8作为两个基板之间的支撑结构,可以避免两个基板受热发生较大变形,提高均热板强度和刚度,保持基板表面平整度,保证均热板正常使用。
34.优选地,支持柱8端部对应的沟槽毛细结构1贯穿支持柱8的端部布置。具体的,支持柱8端部的沟槽毛细结构1不会被支持柱8截断,因而能够保证具有一定的毛细力,促进冷却工质回流。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持柱8可以设计成多种结构形状,例如圆柱形、棱柱形等结构。
36.优选地,支持柱8的全部或局部为辅助毛细结构,辅助毛细结构由支持柱8的一端延伸至支持柱8的另一端。本方案可以在两个基板之间设置多个支持柱8结构,并通过均匀布置各个支持柱8或者按照一定排布方式布置各个支持柱8,实现在两个基板之间布置有效的液体回流结构,通过辅助毛细结构可以将冷凝后的液态冷却工质快速回流至蒸发侧基板。
37.优选地,辅助毛细结构为柱状的金属粉末烧结结构或毛细涂层结构。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