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7642发布日期:2022-01-26 19: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


背景技术:

2.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回转窑按照外型分分为变径回转窑和通径回转窑,按照用途分可以分为水泥回转窑、陶粒砂回转窑、高岭土回转窑、石灰回转窑等,按照供能效果不同又分为燃气回转窑,燃煤回转窑,混合燃料回转窑。
3.长期使用装备后,物料会吸附在炉管内壁,需要定期清洗炉管,保证炉管内壁的洁净度,这样才不影响物料特性。现有技术中在对炉管进行清洗时,通常是安排人员进入管内进行刮洗,清洗过程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包括倾斜台、转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板、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固定板、第二齿轮、回转窑体、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轨、转动轴和安装座,所述倾斜台的顶部与固定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与倾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
6.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旋转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搅拌杆、第一支撑板、刮刀、毛刷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回转窑体的顶部与电机箱固定安装,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电机箱的顶部内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贯穿回转窑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回转窑体的内部与第一伞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贯穿第一锥形齿轮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锥形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壁与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贯穿第一齿轮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齿轮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右侧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回转窑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的内壁与回转窑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轮的外壁开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滑轮的外壁与滑轨的内壁滑动接触,通过设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轨,便于第一滑轮在滑轨内使回转窑体进行稳定的旋转。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座的左侧、第二滑轮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右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贯穿安装座左侧所形成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贯穿第二滑轮的内壁所形成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内壁与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贯穿第一支撑板右侧所形成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刮刀和毛刷板均固定安装在搅拌杆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在回转窑体的内壁顶部,通过设置刮刀和毛刷板,便于对回转窑体内壁的炉渣进行清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板、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固定板、第二齿轮、回转窑体、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滑轨、转动轴和安装座,达到了回转窑体旋转,从而便于对回转窑体内的炉渣进行清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对回转窑体内的炉渣进行清理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旋转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搅拌杆、第一支撑板、刮刀、毛刷板和第二支撑板,达到了对回转窑体内壁的炉渣进行清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炉管进行清洗时,通常是安排人员进入管内进行刮洗,清洗过程极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台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滑轮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转窑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倾斜台、2转动机构、201固定安装板、202第一电机、203第一转动轴、204 第一锥形齿轮、205第二锥形齿轮、206第二转动轴、207第一齿轮、208固定板、209第二齿轮、210回转窑体、211第一滑轮、212第二滑轮、213滑轨、214转动轴、215安装座、3清理机构、301第二电机、302旋转轴、303第一伞齿轮、304第二伞齿轮、305搅拌杆、306第一支撑板、307刮刀、308毛刷板、309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炉渣的回转窑,包括倾斜台 1、转动机构2和清理机构3,转动机构2包括有固定安装板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转动轴203、第一锥形齿轮204、第二锥形齿轮205、第二转动轴206、第一齿轮207、固定板208、第二齿轮209、回转窑体210、第一滑轮211、第二滑轮212、滑轨213、转动轴 214和安装座215,倾斜台1的顶部与固定安装板201的底部固定安装,第一电机20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板201的顶部,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203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203的顶端贯穿第一锥形齿轮204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锥形齿轮204 的上方,第一转动轴203与第一锥形齿轮20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204与第二锥形齿轮205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205的内壁与第二转动轴206的右端外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206的左端贯穿第一齿轮207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齿轮207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板208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07与第二齿轮209啮合连接,第二齿轮209的内壁与回转窑体2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滑轮211的内壁与回转窑体2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滑轮212的外壁开设有滑轨213,第一滑轮211的外壁与滑轨213的内壁滑动接触,转动轴214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座215的左侧、第二滑轮212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座215 的右侧,转动轴214的一端与贯穿安装座215左侧所形成的通孔内壁固定连接,转动轴214 的一端与贯穿第二滑轮212的内壁所形成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安装座215的底部与倾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板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转动轴203、第一锥形齿轮204、第二锥形齿轮205、第二转动轴206、第一齿轮207、固定板208、第二齿轮 209、回转窑体210、第一滑轮211、第二滑轮212、滑轨213、转动轴214和安装座215,达到了回转窑体210旋转,从而便于对回转窑体210内的炉渣进行清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对回转窑体210内的炉渣进行清理的问题;
24.清理机构3包括有第二电机301、旋转轴302、第一伞齿轮303、第二伞齿轮304、搅拌杆305、第一支撑板306、刮刀307、毛刷板308和第二支撑板309,回转窑体210的顶部与电机箱固定安装,第二电机30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电机箱的顶部内壁,第二电机301 的输出端与旋转轴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轴302的底端贯穿回转窑体210的顶部并延伸至回转窑体210的内部与第一伞齿轮30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303与第二伞齿轮304啮合连接,第二伞齿轮304的内壁与搅拌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杆305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306的右侧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306的左侧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板 309的右侧转动连接,搅拌杆305的另一端与贯穿第一支撑板306右侧所形成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刮刀307和毛刷板308均固定安装在搅拌杆305的外壁,第一支撑板306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30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在回转窑体210的内壁顶部,通过设置第二电机 301、旋转轴302、第一伞齿轮303、第二伞齿轮304、搅拌杆305、第一支撑板306、刮刀 307、毛刷板308和第二支撑板309,达到了对回转窑体210内壁的炉渣进行清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炉管进行清洗时,通常是安排人员进入管内进行刮洗,清洗过程极为不便的问题。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带动第一转动轴
203,第一转动轴20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04,第一锥形齿轮20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05,第二锥形齿轮205带动第二转动轴206,第二转动轴206带动第一齿轮207,第一齿轮207带动第二齿轮209,第二齿轮209带动回转窑体210进行旋转,达到了回转窑体210旋转,从而便于对回转窑体210内的炉渣进行清理;启动第二电机301,第二电机301带动旋转轴302,旋转轴302带动第一伞齿轮303,第一伞齿轮303带动第二伞齿轮304,第二伞齿轮304带动搅拌杆305,搅拌杆305带动刮刀307、毛刷板308对回转窑体210内壁的炉渣进行清理。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