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5209发布日期:2021-12-29 13:1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空调内机的电控盒结构采用全封闭设计,散热器设置于电控盒内部,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导致电控板上的发热元器件温升较高,影响发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控盒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发热元器件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应用于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上的出风机构,电控盒散热机构包括电控盒和散热器,电控盒用于安装于壳体上,且设置于出风机构的一侧,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散热器设置于电控盒和出风机构之间,散热器能够在出风机构产生的出风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散热机构由于采用了设置于电控盒和出风机构之间的散热器,所以能够提高电控盒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发热元器件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6.进一步地,电控盒包括盒体、盒盖和电控板,盒体与盒盖可拆卸连接,且共同围成容置空腔,电控板固定安装于容置空腔内,盒体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容置空腔连通,散热器安装于安装孔内。散热器能够通过安装孔吸收电控板的热量,以保证电控板稳定运行。
7.进一步地,电控板上设置有发热元器件,发热元器件与散热器贴合设置。以进一步地提高对发热元器件的散热效率,保证发热元器件稳定运行。
8.进一步地,电控盒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散热器与安装孔的侧壁之间。密封件能够密封散热器与安装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冷凝水或者水汽进入容置空腔,从而避免电控板受潮的情况发生,保证电气安全。
9.进一步地,电控板设置有电线,盒体开设有与容置空腔连通的走线槽,电线穿设于走线槽内,盒盖与盒体贴合设置,以封闭走线槽。从而对走线槽内的电线进行限位,防止电线脱出走线槽。
10.进一步地,电线和走线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走线槽间隔设置于盒体上,每个电线穿设于一个走线槽内。以实现多个电线的单独走线,防止多个电线之间相互干扰,保证电控过程稳定可靠。
11.进一步地,盒体设置有过线通道,过线通道与走线槽连通,过线通道内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用于对电线进行限位。以将电线卡持于过线通道内,限位筋能够限定电线的位置,防止电线脱出过线通道。
12.进一步地,电控盒靠近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止挡板,止挡板开设有用于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孔,止挡板设置于散热器周围,止挡板用于防止散热器与电线或者铜管接触。从而防止散热器对电线或者铜管造成损伤,并且避免对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造成影响。
13.进一步地,散热器为铝散热器,散热器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机构的出风方向相同。出风机构产生的出风气流能够沿着散热槽流动,以快速带走散热器上的热量,并且散热器不会对出风气流造成遮挡,避免对出风量和出风效率造成影响。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出风机构以及上述的电控盒散热机构,出风机构安装于壳体上,电控盒散热机构包括电控盒和散热器,电控盒用于安装于壳体上,且设置于出风机构的一侧,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散热器设置于电控盒和出风机构之间,散热器能够在出风机构产生的出风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散热。空调器能够提高电控盒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发热元器件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散热机构应用于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散热机构的爆炸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散热机构中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2中盒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2中盒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2中盒体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图2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

空调内机;100

电控盒散热机构;110

电控盒;111

盒体;1111

第一侧板;11111

固定卡扣;11112

凸包;1112

第二侧板;1113

第三侧板;11131

限位台;11132

限位槽;1114

第四侧板;1115

底板;11151

螺钉固定柱;112

盒盖;1121

卡环;1122

卡台;113

电控板;114

容置空腔;115

安装孔;116

发热元器件;117

走线槽;1171

第一走线槽;1172

第二走线槽;1173

第三走线槽;1174

压线盖;1175

止挡条;118

过线通道;1181

限位筋;119

止挡板;1191

第一止挡板;1192

第二止挡板;1193

散热孔;120

散热器;121

散热槽;122

底座;123

散热板;200

壳体;300

出风机构;310

风机;320

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5.第一实施例
26.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100,用于实现电控盒110的散热功能。其能够提高电控盒110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发热元器件116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116的使用寿命。
27.需要说明的是,电控盒散热机构100应用于空调内机10,空调内机10包括壳体200
以及安装于壳体200上的出风机构300,出风机构300用于向壳体200外吹出出风气流。电控盒散热机构100安装于壳体200上,且设置于出风机构300的一侧,出风机构3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出风气流掠过电控盒散热机构100的表面,以带走电控盒散热机构100的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
28.具体地,出风机构300包括风机310和蒸发器320,风机310用于产生负压,以使外界空气穿过蒸发器320进入风机310,并形成出风气流,在此过程中,蒸发器320能够对出风气流进行换热,以使出风气流实现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
29.电控盒散热机构100包括电控盒110和散热器120。电控盒110用于安装于壳体200上,且设置于出风机构300的一侧,电控盒110用于实现空调内机10的电控功能。散热器120与电控盒110连接,散热器120用于对电控盒110进行散热降温,散热器120设置于电控盒110和出风机构300之间,散热器120能够在出风机构300产生的出风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散热。具体地,出风机构300产生的出风气流能够穿过散热器120,以带走散热器120的热量,使得散热器120的温度降低,而散热器120降温后又能够快速吸收电控盒110的热量,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散热器120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控盒110能够稳定运行。
30.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20设置于电控盒110外,且伸入出风机构300,出风机构300产生的出风气流能够快速带走散热器120上的热量。与现有技术中散热器120设置于电控盒110内,散热器120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电控盒散热机构100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1.电控盒110包括盒体111、盒盖112、电控板113和密封件(图未示)。盒体111与盒盖11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安装和维护。盒体111和盒盖112共同围成容置空腔114,电控板113固定安装于容置空腔114内,盒体111和盒盖112能够对电控板113进行遮蔽和保护。盒体111开设有安装孔115,安装孔115与容置空腔114连通,散热器120安装于安装孔115内,散热器120能够通过安装孔115吸收电控板113的热量,以保证电控板113稳定运行。密封件设置于散热器120与安装孔115的侧壁之间,密封件能够密封散热器120与安装孔115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以防止蒸发器320运行产生的冷凝水或者水汽进入容置空腔114,从而避免电控板113受潮的情况发生,保证电气安全。
32.值得注意的是,电控板113上设置有发热元器件116,发热元器件116的位置与安装孔115的位置相对应,安装于安装孔115内的散热器120能够快速带走发热元器件116的热量,以降低发热元器件116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11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发热元器件116与散热器120贴合设置,以进一步地提高对发热元器件116的散热效率,保证发热元器件116稳定运行。
33.本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密封胶,当散热器120在安装孔115内安装完成后,将密封胶沿散热器120的边缘涂覆一周,密封胶设置于散热器120与安装孔115的侧壁之间,以密封散热器120与安装孔115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密封圈,也可以为弯折状的物理密封结构,对密封件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34.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板113设置有电线(图未示),电控板113通过电线实现电控功能。盒体111开设有与容置空腔114连通的走线槽117,电线穿设于走线槽117内,盒盖112与盒体111贴合设置,以封闭走线槽117,从而对走线槽117内的电线进行限位,防止电线脱出走线槽117。
35.在电控盒110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电控板113固定安装于盒体111内,随后将电线置于走线槽117内,且向外穿出,接着将盒盖112盖设于盒体111上,且与盒体111连接起来,以实现走线槽117的封闭,防止电线脱出走线槽117。这样一来,电控盒110的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36.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电线和走线槽117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走线槽117间隔设置于盒体111上,每个电线穿设于一个走线槽117内,以实现多个电线的单独走线,防止多个电线之间相互干扰,保证电控过程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电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电线分别为强电电线、弱电电线和电加热电线,走线槽117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走线槽1171、第二走线槽1172和第三走线槽1173,强电电线穿设于第一走线槽1171内,弱电电线穿设于第二走线槽1172内,电加热电线穿设于第三走线槽1173内。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电线和走线槽117的数量可以均为两个,也可以均为四个,对电线和走线槽117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槽1171内设置有压线盖1174,压线盖1174通过螺钉与盒体111可拆卸连接,压线盖1174用于将强电电线压持于第一走线槽1171内,以进一步限定强电电线的位置,防止强电电线脱出第一走线槽1171。
38.本实施例中,第二走线槽1172的侧壁设置有止挡条1175,止挡条1175用于将弱电电线卡持于第二走线槽1172内,以进一步限定弱电电线的位置,防止弱电电线脱出第二走线槽1172。
39.本实施例中,盒体111设置有过线通道118,过线通道118用于供电线穿过,以便于进行电线的走线。具体地,过线通道118与第三走线槽1173连通,电加热电线能够通过第三走线槽1173进入过线通道118。过线通道118内设置有限位筋1181,限位筋1181用于对电加热电线进行限位,以将电加热电线卡持于过线通道118内,限位筋1181能够限定电加热电线的位置,防止电加热电线脱出过线通道118。
40.值得注意的是,电控盒110的盒体111靠近散热器120的一侧设置有止挡板119,止挡板119设置于散热器120周围,止挡板119用于防止散热器120与电线或者蒸发器320上的铜管接触,从而防止散热器120对电线或者铜管(图未标)造成损伤。具体地,止挡板119开设有用于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孔1193,以避免对散热器120的散热效率造成影响。
41.本实施例中,止挡板119包括第一止挡板1191和第二止挡板1192。第一止挡板1191倾斜设置于盒体111上,且与过线通道118连接,第一止挡板1191用于将散热器120和电加热电线隔开,以防止散热器120对电加热电线造成损伤。第二止挡板1192垂直设置于盒体111上,第二止挡板1192用于将散热器120与蒸发器320上的铜管隔开,以防止散热器120对铜管造成损伤。
42.请结合参照图5、图6和图7,盒体111包括第一侧板1111、第二侧板1112、第三侧板1113、第四侧板1114和底板1115。第一侧板1111、第二侧板1112、第三侧板1113和第四侧板1114首尾相连,且均与底板1115固定连接,底板1115与盒盖112平行间隔设置,电控板113与底板1115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底板1115和盒盖112之间。具体地,安装孔115开设于底板1115上,散热器120安装于底板1115的外侧,底板1115的内侧设置有螺钉固定柱11151,电控板1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螺钉固定柱11151上,以便于实现散热器120与发热元器件116的贴合设置。
43.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11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卡扣11111,第三侧板1113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台11131,电控板113的一端与固定卡扣11111卡接,另一端与限位台11131抵持,固定卡扣11111和限位台11131共同作用,以进一步限定电控板113的位置,防止电控板113相对于盒体111发生位移。
44.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11的外侧设置有凸包11112,第三侧板1113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1132,盒盖112的一端设置有卡环1121,另一端设置有卡台1122。凸包11112卡持于卡环1121内,卡台1122伸入限位槽11132,且与限位槽11132配合,以固定盒盖112与盒体111的相对位置,防止盒盖112相对于盒体111发生位移,从而实现盒盖112与盒体111的可拆卸连接。
45.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20为铝散热器120,散热器120设置有散热槽121,散热槽121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机构300的出风方向相同,出风机构300产生的出风气流能够沿着散热槽121流动,以快速带走散热器120上的热量,并且散热器120不会对出风气流造成遮挡,避免对出风量和出风效率造成影响。
46.具体地,散热器120包括底座122和多个散热板123。底座122安装于安装孔115内,且与发热元器件116贴合设置,多个散热板123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22上,且设置于底座122远离发热元器件116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散热槽12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散热板123之间形成一个散热槽121,出风气流能够同时穿过多个散热槽121,以进一步提高对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散热机构100,应用于空调内机10,空调内机10包括壳体200以及安装于壳体200上的出风机构300,电控盒110用于安装于壳体200上,且设置于出风机构300的一侧,散热器120与电控盒110连接,散热器120设置于电控盒110和出风机构300之间,散热器120能够在出风机构300产生的出风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盒散热机构100由于采用了设置于电控盒110和出风机构300之间的散热器120,所以能够提高电控盒110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发热元器件116的温升,延长发热元器件116的使用寿命。
48.第二实施例
4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用于调控室内气温。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10和空调外机(图未示),空调内机10包括电控盒散热机构100、壳体200和出风机构300。其中,电控盒散热机构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50.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内机10安装于室内,空调外机安装于室外,空调内机10与空调外机连接,且共同作用,以实现对室内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在空调内机10中,电控盒110和出风机构300均安装于壳体200上,电控盒110用于实现空调内机10的电控功能,出风机构300用于实现空调内机10的换热和出风功能。散热器120与电控盒110连接,且设置于电控盒110和出风机构300之间,出风机构3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出风气流掠过散热器120的表面,以带走散热器120的热量,从而使得散热器120能够对电控盒110进行快速散热,提高电控盒110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
51.本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空调挂机,但并不仅限于此,空调器可以为空调柜机,也可以为移动式空调,对空调器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3.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