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7784发布日期:2021-12-08 19:2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2.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建筑中完成通风工作的各项设施,统称通风设备。
3.目前常见的通风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损坏时,只能将整个通风设备拆下,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风设备,包括:进风机、抽风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
5.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进风机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另一侧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
6.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内,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活动盖合所述第二开口或者所述第三开口。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活动盖合所述第一穿孔。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过滤网和第一灭菌灯,所述第一支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后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一灭菌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第一门体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三管道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活动盖合所述第二穿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过滤网和第二灭菌灯,所述第二支架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二灭菌灯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二门体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活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灭菌灯和所述第二灭菌灯均为紫外线灯,且所述第一灭菌灯
和所述第二灭菌灯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管道后与所述第一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挡住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或者用于挡住所述第四开口。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管道后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二挡板用于挡住所述第二开口或者所述第三开口。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进行通风的室内环境下使用此通风设备时,将此通风设备安装完毕后,此时的进风机和抽风机均位于室外。当需要对室内进行抽风时,第一转动机构挡住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二转动机构挡住第二开口。因此,打开抽风机,通过抽风机进行抽风,使得室内的气体通过第三管道进入,然后通过第二过滤机构进行过滤之后,气体通过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然后通过第三开口进入至第二管道,最终从抽风机抽出。当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时,第一转动机构挡住第四开口,第二转动机构挡住第三开口,然后打开进风机,通过进风机从外部吸收空气进入第一开口,然后进入第一管道内,通过第一过滤机构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的空气直接从第二开口通至室内。由于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均是可拆卸连接,因此损坏时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很好地避免需要对整个进行拆卸的问题,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17.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8.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通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通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通风设备,包括:进风机100、抽风机200、第一管道300、第二管道400、第三管道500、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管道3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30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开口302,所述进风机100与所述第一开口30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3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303,另一侧开设有第四开口304,所述第二管道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3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抽风机200连接,所述第三管道500与所述第四开口304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
300内,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500内,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内,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活动盖合所述第二开口302或者所述第三开口303。
23.具体地,所述第一管道300上开设有第一穿孔305,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门体310,所述第一门体310活动盖合所述第一穿孔305。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610、第一过滤网620和第一灭菌灯630,所述第一支架61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305后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网620和所述第一灭菌灯63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610上,且所述第一门体31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架610的位置。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320,所述第一过滤网620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20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50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501,所述第三管道50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门体510,所述第二门体510活动盖合所述第二穿孔501。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支架710、第二过滤网720和第二灭菌灯730,所述第二支架710穿过所述第二穿孔501后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400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720和所述第二灭菌灯73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710上,且所述第二门体510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架710的位置。所述第二管道4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520,所述第二过滤网720与所述第二固定座520活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灭菌灯630和所述第二灭菌灯730均为紫外线灯,且所述第一灭菌灯630和所述第二灭菌灯730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连接。
24.也就是说,在需要进行通风的室内环境下使用此通风设备时,将此通风设备安装完毕后,此时的进风机100和抽风机200均位于室外。当需要对室内进行抽风时,第一转动机构挡住与第一开口301连通的第一管道300,第二转动机构挡住第二开口302。因此,打开抽风机200,通过抽风机200进行抽风,使得室内的气体通过第三管道500进入,然后通过第二过滤机构进行过滤之后,气体通过第四开口304进入第一管道300,然后通过第三开口303进入至第二管道400,最终从抽风机200抽出。当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时,第一转动机构挡住第四开口304,第二转动机构挡住第三开口303,然后打开进风机100,通过进风机100从外部吸收空气进入第一开口301,然后进入第一管道300内,通过第一过滤机构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的空气直接从第二开口302通至室内。由于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均是可拆卸连接,因此损坏时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很好地避免需要对整个进行拆卸的问题,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5.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第一过滤机构进行更换时,通过打开第一门体310,然后将第一支架610从第一穿孔305内抽出,即可对第一过滤网620或者第一灭菌灯630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再重新将第一支架610插入第一穿孔305,然后关上第一门体310,即完成了更换。当需要对第二过滤机构进行更换时,通过打开第二门体510,然后将第二支架710从第二穿孔501内抽出,即可对第二过滤网720或者第二灭菌灯730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再重新将第二支架710插入第二穿孔501,然后关上第二门体510,即完成了更换。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620和第二过滤网720,能对通入的气体进行很好的过滤,且通过使用第一灭菌灯630和第二灭菌灯730,能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也就是说,很好地确保往室内通入气体不会造成污染,往室外排出气体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810、第一转动杆820和第一挡板830,所述第一电机81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电机81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管道300后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2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820远离所述第一电机
810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83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820上,所述第一挡板830用于挡住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内部或者用于挡住所述第四开口304。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910、第二转动杆920和第二挡板930,所述第二电机91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外侧,且所述第二电机91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管道400后与所述第二转动杆920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920远离所述第二电机910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40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挡板93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杆920上,所述第二挡板930用于挡住所述第二开口302或者所述第三开口303。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电机8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82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挡板830转动,也就是说,根据具体需求,控制第一挡板830挡住第一管道300的内部通道或者挡住第四开口304。通过第二电机9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92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挡板930转动,也就是说,根据具体需求,控制第二挡板930挡住第二开口302或者挡住第三开口303。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300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滑道330,两个所述滑道330对应设置,且一所述滑道330位于所述第四开口304的一侧,另一所述滑道330位于所述第四开口304的另一侧,所述第三管道500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滑块530,每一所述滑块530滑动位于一所述滑道330上,且每一所述滑块530上设置有一固定件(图未示),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滑块530固定于所述滑道330上。也就是说,当需要将第三管道500从第四开口304处移开时,取出固定件,即可推动第三管道500移动,然后通过插入固定件,即可对第三管道500的位置进行重新固定。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三管道500移开,然后通过第四开口304取出第一管道300内第一挡板830或者第二挡板930,便于进行拆卸更换。
28.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