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3882发布日期:2022-01-12 06:2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于室内空气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场对于空调器的功能需求以及新风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新风装置只能对室内室外的进行循环流通,而室内空气的氧浓度无法满足要求,制氧机能够增加环境的氧气浓度,增加呼吸舒适性,制氧机噪音主要来源于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空气动力、电机旋转等因素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睡眠,并且空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很大,其振动传递到其他部件,辐射出低频噪音。
3.目前,为了减小压缩机的振动,一般在压缩机基脚下设置压缩机减振垫,压缩机减振垫安装时套在压缩机定位螺栓上,但此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对于减振降噪的效果来说,本方案仅仅解决了压缩机与机壳底部的连接位置的相对碰撞,而对于压缩机本身产生的振动并未进行有效阻隔,另一方面,对于压缩机的生产和安装来说,减振垫属于附加的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机壳和压缩机的外壳的结构以及开孔的孔位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减振垫的安装,而对于不同尺寸的压缩机和机壳来说,压缩机和机壳底部的开孔以及结构也各有不同,减振垫也无法进行普适性安装,降低了压缩机的生产效率和安装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及室外机,用于解决现有的减振降噪系统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减振效果差,无法阻断压缩机自身震动的问题以及带有减振降噪系统的压缩机生产效率低,减振降噪系统安装通用性不好的问题。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减振降噪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包括用于的将压缩机与机壳底板相连接的固定装置,以及罩设与压缩机外部的隔音罩,一方面避免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与机壳底部产生碰撞,另一方面,利用隔音罩将压缩机自身振动与外机环境进行阻隔,提高了减振效果。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固定装置与压缩机的安装结构,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底盘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底盘之间的减振垫,减振垫用于对压缩机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以进行降噪,设置双底盘结构用于增加固定装置的安装通用性,第一支撑底盘和第二支撑底盘分别设置有多个长孔,用于对应多个位置的螺丝安装。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减振垫采用一端卡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减振垫螺丝贯穿固定的连接形式,方便减振垫的拆卸安装,用户或生产厂商可根据不同减振要求以及不同尺寸的压缩机对应更换不同的减振垫。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其包括固定装置和隔音罩,固定装置设置在压缩机与底板之间,用于将压缩机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固定装置包括相互
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底盘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底盘之间的减振垫,两个支撑底盘分别用于与压缩机和底板固定连接,隔音罩设置于机壳的内部且罩设在压缩机外部。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底盘分别为第一支撑底盘和第二支撑底盘,第一支撑底盘上设置有卡接部,减振垫一端与卡接部固定连接,减振垫另一端套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底盘,其中,第一支撑底盘和第二支撑底盘分别设置有多个长孔,用于对应多个位置的螺丝安装。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设置为卡孔,减振垫顶部设置有与卡孔形状契合卡接接头,减振垫通过将卡接接头插入嵌入到卡孔内部以将减振垫与第一支撑底盘固定连接。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设置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柱,且减振垫底部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孔,减振垫通过螺孔与螺柱的螺纹配合以将减振垫与第二支撑底盘固定连接。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垫设置为减振弹簧。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垫设置为高阻尼橡胶。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罩包括隔音罩的外壳以及沿外壳的内壁面向隔音罩内部逐层贴附的隔音层和吸音层。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层设置为多孔结构的吸音棉,隔音棉设置为聚合组纤维结构。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层与外壳之间、以及吸音层与隔音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和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机壳内部,且压缩机固定安装于机壳的底板上,
18.针对目前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及空调器,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包括固定装置和隔音罩,其中,固定装置设置双底盘结构,底盘与底盘之间采用减震垫减振,在有效的隔离压缩机振动的同时,增加了固定装置安装适配性,可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压缩机安装,此外,针对压缩机本体噪音大的问题,在压缩机周围罩设隔音罩,隔音罩内壁面粘结有吸音层和隔音层,通过隔声和吸音的降噪措施,降低空气压缩机本体噪音。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一;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音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包括:100、空调器;101、底板;102、压缩机;210、固定装置;211、第一支撑底盘;
212、减振垫;213、第二支撑底盘;220、隔音罩;221、外壳;222、隔音层;223、吸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4所示的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压缩机102外部设置在机壳内部。
34.机壳内部除压缩机102以外,还可以设置其他与压缩机102为同一工作系统的工作部件。
35.机壳形成外部防护结构,用于对其内部的工作部件进行保护。
36.压缩机102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空气动力、电机旋转等因素产生振动噪音,其振动传递到机壳及机壳内其它工作部件,辐射出低频噪音。
37.为解决压缩机102的振动噪声问题,在机壳内部的压缩机102对应位置设置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
38.如图1-4所示,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包括固定装置210和隔音罩220。
39.固定装置210设置在压缩机102与底板101之间,用于将压缩机102固定安装于底板101上,固定装置210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底盘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底盘之间的减振垫212,两个支撑底盘分别用于与压缩机102和底板101固定连接,隔音罩220设置于机壳的内部且罩设在压缩机102外部。
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针对空气压缩机102振动大的问题,设置双底盘结构,底盘与底盘之间采用弹簧减振,在有效的隔离压缩机102振动的同时,增加了固定装置210安装适配性。
41.还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包括用于的将压缩机102与机壳底板101相连接的固定装置210,以及罩设与压缩机102外部的隔音罩220,一方面避免压缩机102运行过程中与机壳底部产生碰撞,另一方面,利用隔音罩220将压缩机102自身振动与外机环境进行阻隔,提高了减振效果。
4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两个支撑底盘分别为第一支撑底盘211和
第二支撑底盘213。
43.第一支撑底盘211上设置有卡接部,减振垫212一端与卡接部固定连接,减振垫212另一端套设有紧固件,紧固件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底盘213,其中,第一支撑底盘211和第二支撑底盘213分别设置有多个长孔,用于对应多个位置的螺丝安装。
44.设置双底盘结构用于增加固定装置210的安装通用性,第一支撑底盘211和第二支撑底盘213分别设置有多个长孔,用于对应多个位置的螺丝安装。
4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卡接部设置为卡孔,减振垫212顶部设置有与卡孔形状契合卡接接头,减振垫212通过将卡接接头插入嵌入到卡孔内部以将减振垫212与第一支撑底盘211固定连接。
46.紧固件设置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柱,且减振垫212底部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螺孔,减振垫212通过螺孔与螺柱的螺纹配合以将减振垫212与第二支撑底盘213固定连接。
47.减振垫212采用一端卡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减振垫212螺丝贯穿固定的连接形式,方便减振垫212的拆卸安装,用户或生产厂商可根据不同减振要求以及不同尺寸的压缩机102对应更换不同的减振垫212。
48.对于减震垫的设置,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49.实施例1,如图5所示;
50.减震垫设置为碳素钢类材料的金属弹簧。
51.金属弹簧刚度范围为5.5-6kn/m,最优为5.8kn/m
52.第一支撑底盘211上面设置有四个圆形卡孔,四个金属弹簧顶部固定有卡接接头,卡在四个圆形卡孔内部,接头与金属弹簧为一体结构,金属弹簧的结构一端卡在第一支撑底盘211,另一边固定在螺柱上面,通过螺纹配合装配在一起,螺柱与第二支撑底盘213位一体结构,在生产制造时,螺柱与支撑底板101焊接在一起,第二支撑底盘21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盘上面。
53.实施例2,如图6所示;
54.将实施例1中的金属弹簧更改为高阻尼橡胶。
55.橡胶的硬度为40-45hd,最优为43hd。
56.实施例1中的金属弹簧的损耗因子小于0.3,认为其没有阻尼特性,无法有效的耗散压缩机102振动,压缩机102在运行过程中本体产生很大的振动,导致压缩机102振动传递管路系统以及钣金上面,进而辐射出低频噪音。
57.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2减震垫阻尼特性较优,可以有效的耗散压缩机102本体振动,进而降低降低管路振动,由振动辐射出的低频噪音显著降低。
58.减振橡胶材料可以设置为天然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等,具有减振作用。
5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减振橡胶材料选用为丁基类橡胶,具有高阻尼性能,其主要组成成分:丁基橡胶90-120份,最优为100分;酚醛树脂10-35份,最优为20份;氧化锌为5-10份,最优为8份;硬脂酸1-3份,最优为2份,加工助剂10-15份,最优为12份。
60.减震垫阻尼特性参数损耗因子与温度关系为:在0-60度范围,其损损耗因子位于0.3-1之间,最优为0.6;与频率关系为:在10-120hz范围内,其损耗因子位于0.3-1之间,最优为0.6。
61.压缩机102底脚安装上后,减震垫高度为3-8mm,最优为5mm,如果距离低于3mm,橡
胶脚垫达不到减振作用,导致室外机噪音恶化,减震垫底部通过内螺纹旋紧在紧固件上,且减震垫中心孔直径与紧固件直径相比,要大1-3mm,最优直径差为2mm。
6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7所示,隔音罩220包括隔音罩220的外壳221以及沿外壳221的内壁面向隔音罩220内部逐层贴附的隔音层222和吸音层223。
63.需要说明的是,在压缩机102周围设置隔音罩220,隔音罩220的内壁面向隔音罩220内部逐层粘结有吸音层223和隔音层222,通过隔声和吸音的降噪措施,降低空气压缩机102本体噪音。
64.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隔音装置外层为钣金材料,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钣金隔音罩220内壁面粘结有吸音层223,通过隔声层和吸音层223的降噪措施,降低空气压缩机102本体噪音。
65.吸音层223和隔音层222的材料可设置为毛毡、聚酯纤维隔音棉、多孔材料等具有吸音作用的材料。
6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吸音层223设置为多孔结构的吸音棉,隔音棉设置为聚合组纤维结构。
67.吸音层223和隔音层222厚度在3-8mm之间,最优为5mm,隔音层222与外壳221之间、以及吸音层223与隔音层222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
6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空调器100系统(如图8)。
69.如图1-8所示,空调器100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部的换热模块、风机组件、压缩机102、膨胀阀等常规空调器使用部件,换热模块具体为热交换器,可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机组件用于空调器100进行空气循环的气流驱动件。
70.空调器100内的压缩机102可以为制冷/制热循环的压缩机,同时也可以为空调器制氧系统的压缩机。
7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制冷/制热循环压缩机来说,其具体工作原理在于:通过使用压缩机102、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室内空间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以制冷过程为例,该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72.压缩机102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73.压缩机102通过固定装置210安装于机壳的底板101上,用于对压缩机102工作过程进行减振降噪。
74.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减振降噪系统用于对空调器的制氧系统进行减振降噪。
75.对于制氧系统来说,制氧机包括机壳、分子筛、压缩机102组成,其中压缩机102和分子筛位于制氧机机壳底部,压缩机102的主要作用对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压缩,抽离进分子筛内,分子筛的主要作用是对进入到分子筛内部的空气,吸附空气中的氮、二氧化碳等废气,只剩下氧气进入到制氧机的空气循环系统。
76.与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相对比,制氧系统的压缩机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
振动频率相对单一,更容易引起机壳共振,此外,制氧系统的压缩机为无油压缩机,振动幅度相对更大,且制氧系统的压缩机尺寸也相对较小。
77.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2通过固定装置210安装于机壳的底板101上。
78.固定装置210设置双底盘结构,底盘与底盘之间采用减振垫212减振,在有效的隔离压缩机102振动的同时,增加了固定装置210安装适配性,可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压缩机102安装。
79.此外,针对压缩机102本体噪音大的问题,在压缩机102周围罩设隔音罩220,隔音罩220内壁面粘结有吸音层223和隔音层222,通过隔声和吸音的降噪措施,降低空气压缩机102本体噪音。
80.本技术的第一构思,改进了减振降噪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压缩机减振降噪系统包括用于的将压缩机与机壳底板相连接的固定装置,以及罩设与压缩机外部的隔音罩,一方面避免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与机壳底部产生碰撞,另一方面,利用隔音罩将压缩机自身振动与外机环境进行阻隔,提高了减振效果。
81.本技术的第二构思,改进了固定装置与压缩机的安装结构,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两个支撑底盘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底盘之间的减振垫,减振垫用于对压缩机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以进行降噪,设置双底盘结构用于增加固定装置的安装通用性,第一支撑底盘和第二支撑底盘分别设置有多个长孔,用于对应多个位置的螺丝安装。
82.本技术的第三构思,改进了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减振垫采用一端卡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减振垫螺丝贯穿固定的连接形式,方便减振垫的拆卸安装,用户或生产厂商可根据不同减振要求以及不同尺寸的压缩机对应更换不同的减振垫。
8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