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7857发布日期:2021-12-25 01:4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取暖炉。


背景技术:

2.在农村或一些无法用电的地区,人们依靠生火来取暖,如将煤炭或木柴秸秆放入一个火炉中燃烧,人们可在火炉旁边取暖或在火炉上进行烧水等生活活动。当人们在使用火炉时,火炉的外壳虽然温度很高,但是火炉产生的热量很容易消散导致热损失高,并且煤炭或木柴燃烧产生的明火及火炉的高温外壳很容易会导致误触的人被烫伤。此外,煤炭或木柴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内,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3.目前所使用的取暖炉一般采用醇基液体燃料进行日常的做饭和取暖,其燃料的燃烧率较低,并且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危险并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取暖炉,其能够极大的提升燃料的燃烧率和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安全环保。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取暖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聚能组件和燃料供给装置,聚能组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内罩,第一环体为筒体结构,第一环体的一端与燃料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环体与燃料供给装置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内罩的开口端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内设置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包括高压点火器,高压报警器的输出端与聚能组件的输入端。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点火装置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液罐和汽化室,汽化室与储液罐连接,汽化室位于聚能组件的输入端。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储液罐与供给装置之间串联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旋钮设置在炉本体外侧,旋钮用于控制输送装置的流量。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点火装置与聚能组件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环体能伸入第一限位槽中,安装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环体能伸入第二限位槽中。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助燃孔,助燃孔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且与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之间的空腔连通。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内设置有助燃装置,助燃装置的输出端与助燃孔的输入端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内罩均为网状结构。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取暖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聚能组件和燃料供给装置,聚能组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内罩,第一环体为筒体结构,第一环体的一端与燃料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环体与燃料供给装置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内罩的开口端连接。上述炉本体为金属外壳,且其表面涂布有装饰层,用于安装各种供于燃烧的基本组件,坚固耐用。上述聚能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炉本体的内部,能够与炉本体可拆卸连接,其能够根据使用者所需将其拆解和安装,极大的提升其实用性能。并且该聚能组件能够将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二次利用,节能减排。上述第一环体用于将燃料所产生的火焰汇聚合拢,使其方便供使用者使用。上述第二环体为筒体网状结构,能够将初始燃烧的燃料与杂质气体使其通过第二环体与第一环体之间的二次燃烧室,方便其二次燃烧,极大的方便其使用性能。上述第二环体内设置有内罩,该内罩为锥形结构,降低火焰的高度,并且能够提升燃料的利用率。
18.因此,该燃料取暖炉,其能够极大的提升燃料的燃烧率和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输送示意图。
23.图标:1

储液罐;2

旋钮;3

第二限位槽;4

安装板;5

第一限位槽; 6

第一环体;7

第二环体;8

内罩;9

控制装置;10

盖体;11

把手;12
‑ꢀ
燃烧口;13

助燃装置;14

驱动器;15

软管;16

泵头;17

助燃孔;18
‑ꢀ
助燃装置;19

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
32.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取暖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聚能组件和燃料供给装置,聚能组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环体6、第二环体7和内罩8,第一环体6为筒体结构,第一环体6的一端与燃料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环体7与燃料供给装置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内罩8的开口端连接。上述炉本体为金属外壳,且其表面涂布有装饰层,用于安装各种供于燃烧的基本组件,坚固耐用。上述聚能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炉本体的内部,能够与炉本体可拆卸连接,其能够根据使用者所需将其拆解和安装,极大的提升其实用性能。并且该聚能组件能够将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二次利用,节能减排。上述第一环体6用于将燃料所产生的火焰汇聚合拢,使其方便供使用者使用。上述第二环体7为筒体网状结构,能够将初始燃烧的燃料与杂质气体使其通过第二环体7与第一环体6之间的二次燃烧室,方便其二次燃烧,极大的方便其使用性能。上述第二环体7内设置有内罩8,该内罩8为锥形结构,降低火焰的高度,并且能够提升燃料的利用率。在使用时,需要做饭时可将上述内罩8去下,能够增加锅体的受热,同时实现做饭和取暖的双重功能,提升该取暖炉的多用性。
3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更换装置的通孔,使用者能够通过该通孔对于炉本体内的消耗品进行更换,也方便对其内部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在上述通孔上罩设有门体,该门体与上述炉本体铰接,能够方便上述的开通与关闭,避免无关人员误操作各个设备。
3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燃料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液体汽化室,其腔室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能将上述甲醇液体进行加热气化,气化后的甲醇气体其利用率更大,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极大的提升其使用性能。上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加热片,其加热片与电源连接,其加热速度快,高效的将液体的甲醇,快速的加热,使其快速
形成气体,便于后续的燃烧。
35.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方便运输与储存,在使用时上述炉本体顶部开设有燃烧口12,可在燃烧口12上架设锅体进行食物的加热,在不架设锅体时,则在燃烧口12上罩设有盖体10,在不使用的时候可将盖体10盖上,使其为关闭状态,能够避免外部的灰尘等污染物将燃料供给组件堵塞。
3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盖体10上对应设置有把手11,避免高温的火焰将盖体10辐射,对人体造成烫伤,提升其安全性能。除此之外,在把手11 上覆设有防滑层,其为绝缘材料,不易导热,方便使用者的抓取,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损伤。
37.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炉本体内设置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包括高压点火器,高压报警器的输出端与聚能组件的输入端。内置点火装置,不需要使用者通过直接的点火的方式来点火,能够提升其实用性能,且安全性能提高。
38.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点火装置为高压点火器,高压点火器指能在一瞬间提供足够的能量点燃煤粉、油(气)燃料并能稳定火焰的装置。点火器有商用炉具和民用炉之分:商用主要应用于餐饮厨房炉具点火装制,因为餐饮厨房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故选择点火器时要求相对民用严格。民用主要应用于家庭炉具的点火装制,使用环境比餐饮炉具比较简单,帮选用脉冲式的点火比较多。点火器的组成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火花塞、附加电阻及其短接装置、高低压导线等组成。能够保证稳定的点火,极大的提升其取暖炉的实用性能。
39.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炉本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与点火装置连接。上述控制装置9用于控制点火装置进行工作,打开控制装置9的开关,此时点火装置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即燃料开始燃烧。
40.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储液罐1和汽化室,汽化室与储液罐1连接,汽化室位于聚能组件的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储液罐1为甲醇燃料储液装置,为圆形结构,其底部为圆角结构,甲醇储存罐用碳钢或铜等材料制成,其机械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其外层保温材料可用环氧树脂,能够将液化的甲醇进行储存,方便家庭或者工业的使用。
4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底部开设有容纳槽,上述储液罐1能伸入上述容纳槽中,方便其储液罐1的更换与定位,开设容纳槽会营造一种摆放有序的炉内环境,在检修和清洁时,能够极大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效率,省时省力。
42.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储液罐1与供给装置之间串联有输送装置19,输送装置19与控制装置9连接。上述储液罐1与上述燃料供给装置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在输送软管15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19,能够提升其运输甲醇燃料的速度与精度,能够极大的提升其使用性能。
4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装置9包括蠕动自吸泵,蠕动泵由三部分组成:驱动器14,泵头16和软管15。流体被隔离在泵管中、可快速更换泵管、流体可逆行、可以干运转,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构成了蠕动泵的主要竞争优势。其主要的优点有:1、无污染:流体只接触泵管,不接触泵体;2、精度高:重复精度,稳定性精度高;3、低剪切力:是输送剪切敏感,侵蚀性强流体的理想工具;4、密封性好: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可空转,可防止回流;5、维护简单:无阀门和密封件;6、具有双向同等流量输送能力;无液体空运转情况下不会对泵的任何部件
造成损害;能产生达98%的真空度;没有阀、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装置,也就没有这些产生泄漏和维护的因素;能轻松的输送固、液或气液混合相流体,允许流体内所含固体直径达到管状元件内径40%;可输送各种具有研磨、腐蚀、氧敏感特性的物料及各种食品等;仅软管15为需要替换的部件,更换操作极为简单;除软管15 外,所输送产品不与任何部件接触。其优异的输送性能,是作为输送装置 19的理想装置,但是并不局限于该蠕动泵,也可以是其他的具备相似运输功能的运输装置。
44.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装置9包括旋钮2,旋钮2设置在炉本体外侧,旋钮2用于控制输送装置19的流量。上述旋钮2为圆柱体结构,其外侧壁上绕设有防滑层,旋转时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在旋转旋钮2的时候省时省力,上述控制装置9能够有效的控制上述蠕动自吸泵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其输出的流量与流速,可以根据自身使用的需要调节自己做需要的燃料的用量。
45.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点火装置与聚能组件之间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第一环体6能伸入第一限位槽 5中,安装板4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第二环体7能伸入第二限位槽 3中。上述安装板4为金属板材,其能承受较高的温度,并且上述安装板4 用于支撑聚能组件,能有效的保护火焰的运动范围,避免其侧壁承受太高的温度,容易造成烫伤。上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其第一限位槽5为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第一环体6,第一环体6垂直插入该第一限位槽 5中,其第一环体6与第一限位槽5能够对第一环体6实现定位作用。上述第一限位槽5内又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3也是环形槽体,其外径小于该第一限位槽5,并且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3之间形成环形隔离带。
4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板4靠近储液罐1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该板体用于隔绝上部的热量辐射至炉体下部,避免其损伤安装板4下部的装置,提升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4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点火装置的输入端设置有铝制炉芯,铝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al,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难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其甲醇的燃烧温度为436℃,远低于其熔点,且质地轻,产量高原料易得。其良好的理化性能是作为该炉芯的理想材料,但是不局限于该种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具备耐火年高温并且容易成型的材料。
48.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助燃孔17,助燃孔17位于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3之间,且与第一环体6与第二环体7之间的空腔连通。上述助燃孔17为圆形通孔,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3之间的安装板4上均匀间隔的设置,保证其空气的均匀进入。在上述助燃孔17能增加空气的流动,在甲醇燃料通过第一次的燃烧后,其燃烧后产生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增加其空气循环流动后,会增加第一次燃烧结束后高温的一氧化碳气体的再次燃烧的可能性。能够极大的降低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极大的提升其安全性能,并且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还能够增加燃烧热,一举多得,提升该取暖炉的使用性能。
49.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炉本体内设置有助燃装置18,助燃装置13的输出端与助燃孔17的输入端连接。上述助燃装置13与上述控制装置9点连接,上述助燃装置
13设置在上述安装板4的下方,上述助燃装置13包括氧气瓶,其内部填充有高浓度的氧气,其氧气瓶的输出端设置有输送软管15,输送软管15的输出端与上述助燃孔17的输入端连接,在上述氧气瓶的口部设置有控制阀,该控制阀连通上述输送软管15和上述氧气瓶。
50.在本实施例的一下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环体6、第二环体7和内罩8 均为网状结构。上述网状结构用于上述第一环体6、第二环体7和内罩8的制作,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外部氧气的进入,和上述燃烧完成后的废气的排出,然后在上述第一限位槽5和上述第二限位槽3之间设置有助燃装置13,方便其不完全燃烧物的二次燃烧的。
5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炉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四周为板材焊接围成,在板材的内部覆设有一层隔热层,避免烫伤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极大的提升其安全性能。
5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隔热层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涂料为单组分骨白色浆体,耐温幅度

30至120℃,具有高效、薄层、隔热保温、装饰、防水、防火、防腐、绝缘于一体的新型太空节能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涂料能在物体表面由封闭微珠将其连接在一起的三维网络陶瓷纤维状结构,涂料的绝热等级达到r

30.1,热反射率为90%,导热系数为0.04w/m.k,能有效抑制太阳和红外线的辐射热和传导热,隔热抑制效率可达90%左右,能保持70%物体空间里的热量不流失。
53.在使用时,连通控制装置9的电路,输送装置19的驱动器14开始运转,此时上述控制阀打开,转动旋钮2,控制其适宜的热量。
5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取暖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聚能组件和燃料供给装置,聚能组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环体6、第二环体7和内罩8,第一环体6为筒体结构,第一环体6的一端与燃料供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环体7与燃料供给装置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内罩8的开口端连接。上述炉本体为金属外壳,且其表面涂布有装饰层,用于安装各种供于燃烧的基本组件,坚固耐用。上述聚能组件可拆卸安装在炉本体的内部,能够与炉本体可拆卸连接,其能够根据使用者所需将其拆解和安装,极大的提升其实用性能。并且该聚能组件能够将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二次利用,节能减排。上述第一环体6用于将燃料所产生的火焰汇聚合拢,使其方便供使用者使用。上述第二环体7 为筒体网状结构,能够将初始燃烧的燃料与杂质气体使其通过第二环体7 与第一环体6之间的二次燃烧室,方便其二次燃烧,极大的方便其使用性能。上述第二环体7内设置有内罩8,该内罩8为锥形结构,降低火焰的高度,并且能够提升燃料的利用率。因此,该燃料取暖炉,其能够极大的提升燃料的燃烧率和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安全环保。
5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