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1514发布日期:2022-01-15 09:2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行业的热网凝汽器,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了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低真空热电联产项目成为行业趋势。
3.低真空热电联产项目,热网凝汽器凝结水温度较高,易对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树脂结构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整体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更换成耐高温树脂材料造价极高,电厂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需要热网凝汽器具备凝结水自冷却的功能,在凝结水进入精处理系统之前对其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凝结水进入精处理系统之前需要对其冷却降温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包括凝汽器a、凝汽器b和疏冷段,疏冷段设置在凝汽器a的下方,凝汽器a和凝汽器b的循环水侧为串联布置,凝汽器a在前,凝汽器b在后;凝汽器b的凝结水进入凝汽器a的热井后与凝汽器a的凝结水一同被疏冷段冷却后流出。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实现将热网循环水逐级加热到较高温度,加热能力高于单个凝汽器,并将凝结水冷却至指定温度。凝汽器a、凝汽器b的水侧为串联布置,热网循环水依次流经凝汽器a、凝汽器b,被逐级加热,凝汽器b的背压高于凝汽器a。凝汽器a与疏冷段共用热网循环水,疏冷段热网循环水入口从凝汽器a的前水室引出,最终回至凝汽器a的后水室。凝汽器b的凝结水引至凝汽器a的壳侧,实现闪蒸降温。再与凝汽器a的凝结水混合后一起进入疏冷段被热网循环水冷却至指定温度。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凝汽器a和疏冷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凝汽器b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实现凝结水自冷却的组合式热网凝汽器包括凝汽器a1、凝汽器b2和疏冷段,疏冷段设置在凝汽器a1的下方,凝汽器a1和凝汽器b2的循环水侧为串联布置,凝汽器a1在前,凝汽器b2在后;凝汽
器b2的凝结水进入凝汽器a1的热井后与凝汽器a1的凝结水一同被疏冷段冷却后流出。
12.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在供暖期运行时,凝汽器a1、凝汽器b2投运。热网循环水首先进入凝汽器a1,依次流经凝汽器a循环水入口1-3、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下部、凝汽器a下管束1-4、凝汽器a后水室1-6、凝汽器a上管束1-5、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上部和凝汽器a循环水出口1-2,热网循环水被第一次加热。随后热网循环水进入凝汽器b2,依次流经凝汽器b循环水入口2-3、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下部、凝汽器b下管束2-4、凝汽器b后水室2-6、凝汽器b上管束2-5、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上部和凝汽器b循环水出口2-2,热网循环水被第二次加热。经过两次加热的热网循环水温度提升较高,是常规单个凝汽器的二倍,经过两次加热的热网循环水随后进入热网首站。
13.在凝汽器a1下方设置疏冷段,疏冷段与凝汽器a1为一体结构。凝汽器a1的绝大部分热网循环水进入凝汽器a下管束1-4,还有一小部分热网循环水进入疏冷段循环水入口管1-7,用于冷却凝结水,热网循环水在疏冷段换热管1-12内部,经疏冷段循环水出口管1-11流至凝汽器a后水室1-6,与其余绝大部分循环水混合,进入凝汽器a上管束1-5被加热。
14.凝汽器b2的背压高于凝汽器a1,凝结水温度也高于凝汽器a1,一般可达到90℃,远高于精处理系统能承受的温度,需对其进行冷却。凝汽器b2的凝结水从凝结水出口2-7流出,依靠压差自流至凝结水回水口1-10,在凝汽器a1内部进行闪蒸,凝结水冷却至凝汽器a1的凝结水温度,并与凝汽器a1的凝结水混合,经凝结水流通口1-9流至疏冷段管束1-12外侧,被管束内部的循环水冷却至指定温度,最终由凝结水出口1-8流出。自此,实现了两个凝汽器的凝结水自冷却。
15.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凝汽器a1包括凝汽器a前水室1-1、凝汽器a下管束1-4、凝汽器a上管束1-5和凝汽器a后水室1-6,凝汽器a下管束1-4和凝汽器a上管束1-5平行设置在凝汽器a前水室1-1与凝汽器a后水室1-6之间,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中部水平设有隔板,凝汽器a下管束1-4的入口端与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下部连通,凝汽器a下管束1-4的出口端与凝汽器a后水室1-6的下部连通,凝汽器a上管束1-5的入口端与凝汽器a后水室1-6的上部连通,凝汽器a上管束1-5的出口端与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上部连通,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上部设有凝汽器a循环水出口1-2,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下部设有凝汽器a循环水入口1-3,凝汽器a1壳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凝结水回水口1-10。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16.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疏冷段上靠近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一侧设有疏冷段循环水入口管1-7,疏冷段循环水入口管1-7的入口端与凝汽器a前水室1-1的下部连通,疏冷段循环水入口管1-7的出口端与设置在疏冷段内的疏冷段管束1-12的入口端连通,疏冷段上靠近凝汽器a后水室1-6的一侧设有疏冷段循环水出口管1-11,疏冷段循环水出口管1-11的入口端与设置在疏冷段内的疏冷段管束1-12的出口端连通,疏冷段循环水出口管1-11的出口端与凝汽器a后水室1-6的下部连通,疏冷段壳体的下部底板设有凝结水出口1-8,凝汽器a1壳体的下部底板与疏冷段壳体的上部顶板之间设有凝结水流通口1-9。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17.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凝汽器b1包括凝汽器b前水室2-1、凝汽器b下管束2-4、凝汽器b上管束2-5和凝汽器b后水室2-6,凝汽器b下管束2-4和凝汽器b上管束2-5平行设置在凝汽器b前水室2-1与凝汽器b后水室2-6之间,
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中部水平设有隔板,凝汽器b下管束2-4的入口端与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下部连通,凝汽器b下管束2-4的出口端与凝汽器b后水室2-6的下部连通,凝汽器b上管束2-5的入口端与凝汽器b后水室2-6的上部连通,凝汽器b上管束2-5的出口端与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上部连通,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上部设有凝汽器b循环水出口2-2,凝汽器b前水室2-1的下部设有凝汽器b循环水入口2-3,凝汽器b2壳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凝汽器b凝结水出口2-7。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18.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凝汽器b循环水入口2-3与凝汽器a循环水出口1-2连接,凝汽器b凝结水出口2-7与凝结水回水口1-10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19.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疏冷段与凝汽器a1为一体式结构。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20.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凝汽器b2的背压高于凝汽器a1。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21.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疏冷段的凝结水侧和循环水侧为逆流形式。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22.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