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管组件及其立卧两用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8045发布日期:2022-01-12 07: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管组件及其立卧两用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出水管组件及其立卧两用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立卧两用电热水器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立式或者卧式安装,对于电热水器而言,无论是选择立式或者卧式安装,出水管的进水端均应处于内胆内的最高点。目前的电热水器内胆横截面呈椭圆形状,出水管穿过内胆底部水管头进入内胆的时候,可呈任意角度安装。如公开号为“cn202024463u”,公开日为2011年11月2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通用于立式和卧式多种安装方式的电热水器,包括外壳、保温层、内胆、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发热管、镁棒和挂架,发热管位于热水出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之间;所述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发热管从内胆的轴向的一端伸入内胆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采用立式安装时,热水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内胆的顶部,冷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内胆内的下部;当采用右卧式安装时,热水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热水器内胆的左上方,冷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热水器内胆的右下方。可以有效地防止热水和冷水混合,最大程度确保热水输出性能提升。
3.但是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热水出水管安装进内胆的时候,可转动任意的角度然后被固定安装,同时内胆存在不同的直径,为使出水管的进水端能准确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同一条出水管需偏转一定的角度进行固定安装,但该操作由员工凭工作经验完成,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员工来说,无法保证出水管的进水端能准确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甚至还可能伸入到内胆封闭端的底部冷水区域,导致无热水输出,因此需反复对出水管的偏转角度进行调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出水管组件及其立卧两用电热水器,可以迅速调节出水管的装入内胆后的角度,令出水管的进水端能处于内胆内顶部最高点,提高生产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出水管组件,适用于两种不同直径的热水器内胆,所述热水器内胆端面设有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包括管套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出水段的外侧面设有平直面,所述管套的内孔形状与所述出水段的外壁形状相适应;所述管套套设于所述出水段,所述管套远离所述进水段的一端,其端面设有直线定位部;所述直线定位部与所述平直面之间成一偏转夹角b。
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安装的时候,出水管组件安装在内胆端面上,出水管的进水端进入至内胆中,而管套装在出水水段上。由于出水管的出水段外侧壁设有平直面,所述管套远离所述进水段的一端,其端面设有直线定位部,且所述管套的内孔形状与所述出水
段的外壁形状相适应,使得出水段装入管套后,限制直线定位部与所述平直面的相对转动。其中,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令平直面或直线定位部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设置,使得该状态下的出水管的进水端能处于内胆内顶部最高点,同时直线定位部与所述平直面之间成一偏转夹角b,当该出水管应用在两种不同内径的内胆时,安装人员只需转动偏转夹角b,使平直面或直线定位部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设置,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无需安装人员反复进行转动角度的调整,提高了安装效率。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定位部为直线状凸筋或者是直线状凹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套的内表面和所述出水段的外表面贴合,转动管套的时候,进一步限制出水段不会相对于管套转动,更加准确地通过管套带动出水管转动一定的角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套和所述出水段过盈配合,管套和出水段紧密连接,增加管套和出水管的连接强度。
11.一种立卧两用电热水器,包括电热水器外壳、安装于所述电热水器外壳内的内胆和上述的出水管组件,设置有安装于所述进水管口的进水水管头和安装于所述出水管口的出水水管头,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出水水管头伸入所述内胆内,所述管套与所述出水水管头连接。所述平直面或所述直线定位部与所述进水水管头和所述出水水管头的中心连线垂直设置。
12.具体地,当该出水管应用在两种不同内径的内胆时,安装人员只需转动偏转夹角b,使平直面或直线定位部与所述进水水管头和所述出水水管头的中心连线垂直设置,即当该出水管组件应用在一种内径的内胆时,令平直面或直线定位部垂直于所述进水水管头和所述出水水管头的中心连线,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该内径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当该出水管组件应用在另一种内径的内胆时,安装人员转动偏转夹角b,令直线定位部或平直面垂直于所述进水水管头和所述出水水管头的中心连线,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该内径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无需安装人员反复进行转动角度的调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水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的侧视图;
16.图4为图3的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套的侧视图;
18.图6为出水管组件安装于一种直径的内胆的示意图;
19.图7为图6的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0.图8为出水管组件安装于另一种直径的内胆的示意图;
21.图9为图8的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卧两用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1-出水管;101-进水段;102-出水段;1021-平直面;2-管套;201-直线定位部;3-电热水器外壳;4-内胆;401-进水水管头;402-出水水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1-9所示为一种出水管组件实施例,适用于两种不同直径的热水器内胆,所述热水器内胆端面设有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包括管套2和出水管1,所述出水管1包括进水段101和出水段102;所述出水段102的外侧面设有平直面1021,所述管套2的内孔形状与所述出水段102的外壁形状相适应;所述管套2套设于所述出水段102,所述管套2远离所述进水段101的一端,其端面设有直线定位部201;所述直线定位部201与所述平直面1021之间成一偏转夹角b。
26.在安装的时候,出水管组件安装在内胆端面上,出水管1的进水段101进入至内胆中,而管套2装在出水段102上。由于出水管的出水段102外侧壁设有平直面1021,管套2另一端的端面设有直线定位部201,且所述管套2的内孔形状与所述出水段102的外壁形状相适应,使得出水段102与装入管套2后,限制直线定位部201与所述平直面1021的相对转动。其中,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令平直面1021或直线定位部201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设置,使得该状态下的出水管的进水端能处于内胆内顶部最高点,同时直线定位部201与所述平直面1021之间成一偏转夹角b,当该出水管组件应用在两种不同内径的内胆时,安装人员只需转动偏转夹角b,使平直面1021或直线定位部201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设置,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无需安装人员反复进行转动角度的调整,提高了安装效率。
2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定位部201为直线状凸筋。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套2的内表面和所述出水段102的外表面贴合,转动管套2的时候,出水段102不会相对于管套2转动,更加准确地通过管套2带动出水管1转动一定的角度。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套2和出水段102过盈配合,管套2和出水段102紧密连接,增加管套2和出水管1的连接强度。
30.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进行电热水器的出水管1安装的时候,通过管套2带动出水管1转动,使平直面1021或直线定位部201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设置,便可确保出水管的进水端均能处于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无需安装人员反复进行转动角度的调整,提高了安装效率。
31.实施例2
32.如图10所示为一种立卧两用电热水器,包括电热水器外壳3、安装于电热水器外壳3内的内胆4和上述的出水管组件,所述内胆4设置有安装于所述进水管口的进水水管头401和安装于所述出水管口的出水水管头402,出水管1穿过出水水管头402伸入内胆4内,管套2与出水水管头402连接。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直面1021或所述直线定位部201垂直于所述进水水管头401和所述出水水管头402的中心连线,即当该出水管组件应用在一种内径的内胆时,令平直面1021或直线定位部201垂直于所述进水水管头401和所述出水水管头402的中心连线,便可确保出水管1的进水端均能处于该内径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当该出水管组件应用在另一种内径的内胆时,安装人员转动偏转夹角b,令直线定位部201或平直面1021垂直于所述进水水管头401和所述出水水管头402的中心连线,便可确保出水管1的进水端均能处
于该内径内胆内顶部的最高点。
34.具体地,如图6-7所示,将出水管组件安装在φ310直径的内胆的时候,出水管1的进水段101通过内胆4的出水管口进入至内胆4中,管套2装在内胆4的出水水管头402上,转动管套2,令平直面1021与所述进水水管头401和所述出水水管头402的中心连线垂直,此时出水管1的进水端位于内胆4内的最高点。如图8-9所示,将出水管组件安装在φ340直径的内胆的时候,出水管1进水段101通过内胆4的出水管口进入至内胆4中,管套2装在内胆4的出水水管头402上,偏转夹角b,令直线定位部201与所述进水水管头401和所述出水水管头402的中心连线垂直,此时出水管1的进水端位于内胆4内的最高点。
35.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