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2052发布日期:2022-03-02 04:4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风机。


背景技术:

2.20kw暖风机是一种通过燃烧轻柴油或煤油,加热空气送热风取暖的野营取暖设备,主要供指挥机关、野战医院、机要通讯、修理等部门使用野营帐篷或其它临时性住房时取暖使用,亦可在固定营房使用。该设备除用于供热取暖外,还可用于通风换气。
3.现在市面上采用取暖的设备主要是采用电能转换热能,内部结构用电加热丝来取暖,消耗电能转化为热能效率低下,暖风空气流能性差,空气干燥,主要安装在固定场所,对野外工作场所不适应,如指挥机关、野战医院、机要通讯、修理等部门使用野营帐篷或其它临时性住房时取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精确温控、燃油燃烧效率高、没有频繁的启动噪音、节能环保且设备工作可靠的暖风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暖风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暖风机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送风管和回风管,壳体内设置有燃烧器、燃烧换热器、送风机和供油系统,燃烧换热器与燃烧器连接,送风机接燃烧换热器,供油系统接燃烧器,壳体上设置有与燃烧换热器连通的烟筒。
6.进一步的,供油系统包括过滤器、吸油管、油桶、进油管、回油管、精滤芯,所述油桶依次通过吸油管、过滤器、精滤芯和进油管接燃烧器,燃烧器通过回油管接油桶。
7.进一步的,燃烧器包括电机、风机、油泵、油泵电磁油阀、连接油管、感光电眼、点火电极和油嘴;所述电机与风机及油泵同轴安装;油泵上接有油泵电磁油阀,油泵通过连接油管与油嘴连接,点火电极设置在油嘴附近,感光电眼接点火电极,进油管、回油管分别和油泵连接。
8.进一步的,燃烧换热器是由燃烧室和换热器组成的复合体,燃烧室设置在换热器内,燃烧室的前端设置有法兰和火焰观察孔,燃烧室通过法兰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外壁上冲压有半圆形长槽,换热器上设置有外筒出烟口,外筒出烟口与烟筒连接。
9.进一步的,暖风机还包括送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装在壳体前端。
10.进一步的,暖风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及室温控制器,室温控制器与控制盒连接,控制盒分别与感光电眼、点火电极、油泵电磁油阀、送风机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11.进一步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给送风机进行电加热的预热器和设置在燃烧器上的光电管,控制盒分别与预热器和光电管连接。光电管用来观察燃烧室火焰状态。
12.进一步的,壳体包括前上壳体、后上壳体、下壳体,所述前上壳体和后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
13.进一步的,暖风机还包括支脚,支脚焊接在下壳体底板上。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机,燃烧器在燃烧室内将油高压雾化燃烧,烟气经换热器后从烟筒排出,送风机送室外冷风与燃烧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风从暖风机前部出风口排出。暖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即使在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安全运行。该机操作简便,并配有易损零部件和常用工具,用于维修。2~4人即可抬起作短距离移动,也可利用其他运输工具运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接线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供油系统;2、燃烧器室门;3、燃烧器;4、控制系统;5、送风管 6、前上壳体;7、烟筒;8、后上壳体;9、回风管;10、送风机;11、燃烧换热器;12、下壳体;13、支脚;
24.31、复位按钮;32、程控器;33、油嘴;34、点火电极;35、连接油管; 36、风门挡板;37、油泵电磁油阀;38、油泵;39、连动轴;310、风门位置显示;311、风机;312、风门调节螺栓;313、感光电眼;314、电机;
25.11、过滤器;12、吸油管;13、油桶;14、进油管;15、回油管;16、精滤芯;
26.111、燃烧器连接法兰;112、火焰观察孔;113、燃烧室;114、换热器; 115、出烟口;116、半圆形长槽;
27.41、主电缆;42、室温控制器;43、控制盒;44、第一送风温度传感器; 45、第二送风温度传感器;46、光电管;47、预热器;
28.431、电吹风插座;432、室温控制器插座;433、外接电源插座;434、计时显示屏幕;435、操作按钮及其显示灯;436、预热器及光电管插座;437、送风温度传感器插座;438、风机及燃烧器插座;439、空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回风管9和送风管5,壳体内设置有燃烧换热器11、燃烧器3、送风机10和供油系统1,燃烧换热器11与燃烧器3连接,送风机10接燃烧换热器11,供油系统1接燃烧器3,壳体上设置有与燃烧换热器11连通的烟筒7。壳体外设置有控制系统4;壳体前下方设置有燃烧器室门2。
3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由前上壳体6、后上壳体8和下壳体12组成,前上壳体6与下壳体12之间用四只自攻螺钉连接,后上壳体8与下壳体12之间用橡胶拉手联接。前上壳体6设有送风管5,下壳体12设有回风口9、燃烧器室门2及支脚13。
32.卸开后上壳体8后,可对燃烧换热器11和送风机10进行装卸维修。打开燃烧器室门2,可对控制盒、燃烧器3和供油系统1进行装卸和维修。电缆、室温控制器、工具、备件和使用说明书等存放于后上壳体8下的风机室盖板上,兼作工具箱。
33.烟筒7设置在前上壳体6上,与燃烧换热器11连通,烟筒7是一种起排烟和消声双重作用的装置。高温烟气经燃烧换热器11换热后,从烟筒7排出。烟筒7内的降噪装置可降低燃烧噪声。
34.送风机10采用单向低噪声的外转子离心风机,安装在下壳体12内的后部,启动电容器固定在送风机10涡壳上。送风量分高、中、低三档,其分别为: 1480m3/h、1280m3/h、990m3/h。
35.风管共两根,一般4米的为送风管5,5米的为回风管9。风管分内风管和外风管,内风管采用φ1.6毫米的弹簧作骨架、铝箔胶带作内壁管、纤维毡作保温层,用胶将它们粘合而成。外风管采用2
×
2迷彩涂银防水牛津布。内、外风管之间有15mm的空气间层,以自充的热空气对内风管保温。
36.支脚13焊接在下壳体12底板上,其作用是使暖风机稳定地支撑于地面,同时还起到了接地作用。
37.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供油系统1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包括:过滤器11、吸油管12、油桶13、进油管14、回油管15、精滤芯16,油桶13依次通过吸油管12、过滤器11、精滤芯16和进油管14接燃烧器3,燃烧器3通过回油管 15接油桶13。其中,
38.吸油管12上装有油桶盖,便于将吸油管12固定在油桶13上,并可适当调节其插入油桶13的深度。过滤器11可对燃油作进一步的过滤,并精滤芯16 可分离油中的水分。燃油由过滤器11过滤后,再由精滤芯16进行精细过滤,精滤器的过滤精度为300目。
39.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3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采用现有的燃烧器, 如ol108燃油燃烧机,包括:复位按钮31、程控器32、油嘴33、点火电极34、连接油管35、风门挡板36、油泵电磁油阀37、油泵38、连动轴39、风门位置显示310、风机311、风门调节螺栓312、感光电眼313、电机314。其中:
40.1)电机314与风机311及油泵38同轴安装,风机311通过连动轴39与油泵38连接,通电后,电机314与风机311及油泵38同时工作。
41.2)风机311为燃烧提供空气,同时为烟气的顺利排放提供动力。燃气器侧面设置有风门挡板36,风门挡板36上设置有风门位置显示310和风门调节螺栓312,燃烧空气量的大小(风门的大小)可根据耗油量大小通过风门调节螺栓312进行调节;
42.3)油泵38上接有油泵电磁油阀37,油泵38通过连接油管35与油嘴33 连接,进油管14和回油管15分别与油泵38连接。油泵38的功能是吸油、并增压后送油嘴33雾化。油压可在0.85~1.20mpa范围内调节。
43.4)感光电眼313的作用是监视点火电极34的点火情况。当点火成功后,感光电眼318动作切断点火电极34电源,点火电极34停止点火。
44.5)程控器32按设计程序对“燃烧器3的电机314运转

风机311提供燃烧空气

油泵38吸油

打开油泵电磁油阀37

油嘴33雾化喷油

点火电极 34点火

点火成功后停止点火”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当不供油或点火电极 34损坏不能点火燃烧时,程控器32自动切断燃烧器3电源,此时程控器32 复位按钮红灯亮。如燃烧器3需要再次启动,必须按下程
控器32的复位按钮 31,接通电源红灯灭。
45.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换热器11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燃烧换热器是由燃烧室113与换热器114组成的复合体,燃烧室113的前端设有安装燃烧器的燃烧器连接法兰111和观察燃烧室113火焰状态的火焰观察孔112。燃烧室113 下部设有一个烟气出口,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从此出口流进换热器114。
46.换热器114外壁上冲压有许多半圆形长槽116,以增大换热面积。换热器 114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以由内筒和外筒嵌套而成,在内筒和外筒上均可以冲压有许多半圆形长槽116。
47.换热器114上部设有出烟口115,与烟筒7相通。
48.燃烧器3在燃烧室113内将油高压雾化燃烧,烟气经换热器114后从烟筒 7排出,送风机10送室外冷风与燃烧换热器11进行热交换,热风从暖风机前部送风管5排出。暖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由控制系统4自动控制。
49.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4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主要由控制盒43 及室温控制器42组成;主电缆41接控制盒43,室温控制器42接控制盒43,控制的主要器件有光电管46、燃烧器3、送风温度传感器和预热器47等,送风温度传感器装在温度传感器装在壳体前端。控制系统4能对它传出的温度信息,按预先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较佳实施例中,送风温度传感器为两个:第一送风温度传感器44和第二送风温度传感器45。室温控制器42用于室内温度的控制,其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调节按键,取暖温度由取暖者按需要设置。
50.参见图6、7,控制盒43安装在下壳体12右前方,设有操作显示面板和三个接线柱。操作显示面板上设有室温控制器插座432,外接电源插座433,计时显示屏幕435和操作按钮及其显示灯435。操作按钮及其显示灯435包括故障显示灯和8个触摸式操作“按键”及其显示灯。
51.三个接线柱分别设在控制盒43下端面上,为预热器及光电管插座436、送风温度传感器插座437和风机及燃烧器插座438,分别连接风机及燃烧器(五芯)、送风温度传感器(三芯)、预热器及光电管(七芯)。控制盒43的背面设有空气开关439和电吹风插座431。
5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控制过程流程如下:
53.接通室温控制器42,再接通电源,轻轻按下“自动”按键,暖风机则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室内温度达到室温控制器42设定的取暖温度时,暖风机将自动停机;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暖风机可自动开机,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按下“连续”按键时,室温控制器42便不再起作用,此时暖风机保持连续运行状态。当按下“通风”按键时,燃烧器即停止工作,此时暖风机作为通风机使用。在通常情况下,暖风机应按“自动”方式运行。
54.电源接通后,暖风机正常运行时,其相应的运行按键上的指示灯亮。当出现故障,如电路过热保护等时,“故障”按键上的红灯亮,暖风机即停止工作。按压正在运行的按键可以查寻故障类别:
55.err1:表示过热保护故障
ꢀꢀꢀꢀꢀꢀꢀꢀꢀꢀꢀꢀꢀꢀꢀ
ou:输入电压超过250v
56.err2:表示送风温度传感器断开故障
ꢀꢀꢀꢀꢀ
uf:输入电源频率低于50hz
57.err3:表示送风温度传感器短路故障
ꢀꢀꢀꢀꢀ
of:输入电源频率超过50hz
58.uu:输入电压低于200v
59.按“停止复位”按键复位,并检查相应故障情况。
60.计时器可自动记录燃烧器工作时间(小时),当按压正在运行的按键时,计时显示屏幕435上便显示出暖风机累计运行的小时数,再次按压可显示送风温度,三次按压可显示炉膛保护温度,四次按压可显示当前运行电压,五次按压可显示当前电源频率。
61.空气开关439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当电源电压过高或短路时,则会自动跳开,以保护控制盒43内的元器件及送风机10等不被烧坏。
62.暖风机开机后,换热室温升高到40℃时,送风机启动工作。当送风温度达到108℃时,燃烧器3停止工作,送风机10继续送风。当送风温度降至70℃时,燃烧器3又重新启动。当换热室温度升高到120℃时,燃烧器3、送风机 10电源会自动切断,此时“故障”指示灯亮。
63.暖风机关机时,按压“停止”按键,燃烧器3立即停机,此时送风机10 继续送风,当送风温度降至40℃左右时,送风机10才断电停机。
64.暖风机的最高送风温度,出厂时设定为108℃,根据需要按“风温设定”按钮,可以从95℃调高到110℃。
65.当暖风机按“自动”方式运行时,必须插接室温控制器42。当室内温度低于室温控制器42设置的温度时,暖风机即自动启动;当室内温度高于室温控制器42预设的温度时,燃烧器3则自动关闭,停止供暖。
66.除此之外,在室温控制器42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自动”、“停止”、“通风”、“连续”等控制操作按键,其作用与控制盒43面板上的按键相同。而“启机准备”、“启机停机”、“维护保养”、“故障查询”、“注意事项”及“语音暂停”则可指导使用者进行操作与使用,帮助使用者掌握使用方法和查询故障原因。
67.本实用新型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6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