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4805发布日期:2022-03-19 23:1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带新风功能的空调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类空调能够通过空气处理装置向室内引入室外新鲜空气,从而更新室内空气,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3.在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的季节,室内空气的干燥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用户对室内环境湿度的要求也不同。为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空调、新风管等装置中设置加湿装置,并通过对加湿装置是否启动的方式实现对气流的选择性加湿。然而,加湿装置的控制方式有限,限制了装置的送风效果,无法有效控制加湿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气流流路实现对气流选择性净化和选择性加湿的空气处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对气流的净化程度和加湿程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装置的空调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包括:
8.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限定有通过隔板隔开的直通风道和加湿风道,所述直通风道和所述加湿风道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9.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设置于所述加湿风道中;
10.滚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且配置成在转动时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带出,从而对所述加湿风道内的气流进行水洗净化和/或加湿;以及
11.气流导向机构,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将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直通风道或所述加湿风道导通、或将所述进风口同时与所述直通风道和所述加湿风道导通。
12.可选地,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允许所述进风口仅与所述直通风道连通的直接送风状态、允许所述进风口仅与所述加湿风道连通的加湿送风状态和允许所述进风口同时与所述直通风道和所述加湿风道连通的混合送风状态;且
13.在所述混合送风状态下,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直通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以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湿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均可调。
14.可选地,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隔板的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15.可选地,所述气流导向机构为电动风门或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挡板。
16.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限定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直通风道和所述加湿风道连通。
17.可选地,所述出风风道的另一端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置成在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处于所述直接送风状态封堵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出口、在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处于所述加湿送风状态时封堵所述直通风道的气流出口、在所述气流导向机构处于所述混合送风状态时处于所述直通风道的气流出口和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出口之间以同时打开所述直通风道的气流出口和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出口。
18.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19.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驱动气流经所述直通风道和/或所述加湿风道流向所述出风口。
20.可选地,所述滚筒包括水平延伸的转动轴和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并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至少一个转动单元,每个所述转动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漏水件,所述漏水件内限定有用于容装水的漏水腔,所述漏水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漏水件的外部和所述漏水腔的漏水孔;且
21.所述漏水件设置成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交替地在浸没于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中的第一状态和高出于所述储水箱内的水面之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且在所述漏水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允许所述储水箱内的水进入所述漏水腔、在所述漏水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允许所述漏水腔内的水从所述漏水孔向外漏出从而形成水帘。
22.可选地,所述滚筒包括水平延伸的转动轴和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并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至少一个转动单元,每个所述转动单元均包括多个盛水槽,每个所述盛水槽均设置成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交替地在浸入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中的第一状态和高出于所述储水箱内的水面之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且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时将部分水保留在所述盛水槽内、在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下的预设位置时将保留在其内的水倒出以形成水帘。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24.机壳,其上开设有用于向其内引入气流的引风口;以及
25.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引风口相连,以向所述机壳内引入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气流。
26.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其壳体内限定形成有通过隔板隔开的直通风道和加湿风道,加湿风道中设有储水箱和滚筒,能够对加湿风道中的气流进行加湿。并且,壳体内还设有气流导向机构,气流导向机构能够选择性将进风口与直通风道或加湿风道导通、或将进风口同时与直通风道和加湿风道导通。当气流导向机构将进风口与直通风道导通时,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过直通风道流向出风口,不经过加湿处理。当气流导向机构将进风口与加湿风道导通时,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过加湿风道流向出风口,该至少部分气流都会流经滚筒,并被加湿。当气流导向机构将进风口同时与直通风道和加湿风道导通时,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部分气流经过直通风道流向出风口,不经过加湿处理,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另一部分气流经过加湿风道流向出风口,被滚筒带出的水加湿。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流导向机构改变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流路,实现了对气流选择性加湿和选择性净化的目的。
27.进一步地,气流导向机构具有直接送风状态、加湿送风状态和混合送风状态,在混合送风状态下,进风口与直通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以及进风口与加湿风道之间
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均可调。也就是说,经进风口进入直通风道的气流量和经进风口进入加湿风道的气流量均可以进行细微的调节,由此,可以对出风口送出的混合气流的加湿程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2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3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导向机构处于加湿送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3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导向机构处于混合送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3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筒和储水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3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滚筒和储水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3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1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3,壳体10内限定有通过隔板13隔开的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均与出风口13连通。
37.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11可以与室内环境连通,此时,空气处理装置1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进风口11也可以与室外环境连通,此时,空气处理装置1用于对室外新风进行处理。出风口13可以直接与室内环境连通,也可以通过其他装置,例如空调器间接地与室内环境连通,此时,空气处理装置1用于向空调器提供气流。
38.特别地,空气处理装置1还包括用于储存水的储水箱60、可转动地设置于储水箱60中的滚筒40以及可动地设置于壳体10内的气流导向机构20。储水箱60设置于加湿风道15中,即滚筒40也处于加湿风道15中。滚筒40配置成在转动时将储水箱60内的水带出,从而对加湿风道15内的气流进行水洗净化和/或加湿。气流导向机构20配置成选择性将进风口11与直通风道14或加湿风道15导通、或将进风口11同时与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导通。
39.具体地,当气流导向机构20将进风口11与直通风道14导通时,经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过直通风道14流向出风口13,不会经过任何加湿装置,因此不会对气流进行加湿处理。当气流导向机构20将进风口11与加湿风道15导通时,经进风口11进入壳体内的至少部分气流经过加湿风道15流向出风口13,该至少部分气流都会流经滚筒40,从而与滚筒40带出的水接触,气流中的颗粒物、毛絮等固体污染物和水溶性有害气体均可以留在水中,并且气流流经滚筒40后会带走部分水汽,从而被净化和加湿。当气流导向机
构20将进风口11同时与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导通时,经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经过直通风道14流向出风口13,该部分气流不经过加湿处理;经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另一部分气流经过加湿风道15流向出风口13,该另一部分气流流经滚筒40时被滚筒40带出的水净化和加湿。
40.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流导向机构20改变进入壳体10内的气流流路,实现了对气流选择性净化或选择性加湿的目的。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导向机构20可枢转地设置于壳体10内,且具有允许进风口11仅与直通风道14连通的直接送风状态、允许进风口11仅与加湿风道15连通的加湿送风状态和允许进风口11同时与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连通的混合送风状态。
42.具体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气流导向机构20处于直接送风状态,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表示气流的大致流向。在直接送风状态下,由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全部气流都直接通过直通风道14送往出风口11。
4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导向机构处于加湿送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中所示的虚线箭头表示气流的大致流向。在加湿送风状态下,由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全部气流都通过加湿风道15送往出风口11,全部气流都可以被净化和加湿。
4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导向机构处于混合送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中所示的虚线箭头表示气流的大致流向。在混合送风状态下,由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的部分气流直接通过直通风道14送往出风口11,另一部分气流通过加湿风道15送往出风口11,这样,由出风口11送出的气流为经过净化加湿的气流和未经净化加湿的气流混合后的混合气流。
45.进一步地,在混合送风状态下,进风口11与直通风道14之间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以及进风口11与加湿风道15之间的连通口的过流面积均可调。也就是说,在混合送风状态下,可以通过气流导向机构20对气流流向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的过流面积进行调节,从而对经进风口11进入直通风道14的气流量和经进风口11进入加湿风道15的气流量进行细微的调节,由此,可以对出风口13送出的混合气流的净化程度和加湿程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46.具体地,在混合送风状态下,气流导向机构2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空气处理装置1所处环境的湿度和空气质量来定。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导向机构20可枢转地连接于隔板13的邻近进风口11的一端。由此,可利用同一个气流导向机构20同时控制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这两个风道与进风口11之间的连通关系,简化了空气处理装置1的内部结构。
48.进一步地,气流导向机构20可以为电动风门或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挡板。这类流导向机构20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控制,且耗能较低。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还限定有出风风道16,出风风道16的一端与出风口13连通,另一端与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连通,以在混合送风状态下使得经直通风道14送出的未经净化和加湿的气流与经加湿风道15送出的经过净化和加湿后的气流在出风风道16内混合后再从出风口13送出,提前缓和了送出气流的湿度,并使得出风口13送出的气流湿度和空气质量都更加均衡。
50.进一步地,出风风道16的另一端(即与直通风道14和加湿风道15连通的一端)可设
有遮挡板50。遮挡板50设置成在气流导向机构20处于直接送风状态封堵加湿风道15的气流出口、在气流导向机构20处于加湿送风状态时封堵直通风道14的气流出口、在气流导向机构20处于混合送风状态时处于直通风道14的气流出口和加湿风道15的气流出口之间以同时打开直通风道14的气流出口和加湿风道15的气流出口。由此,可以在直接送风状态下避免部分气流回流到加湿风道15中导致出风量减少或产生涡流、紊流等影响正常送风的现象,并且可以在加湿送风状态下避免部分气流回流到直通风道14中导致出风量减少或产生涡流、紊流等影响正常送风的现象。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1还包括风机30,风机30设置于壳体10内,且用于驱动气流经直通风道14和/或加湿风道15流向出风口13。具体地,风机30可设置在出风风道16中,也可以设置在出风风道16的下游。也就是说,直通风道14内的气流流动和加湿风道15内的气流流动均由同一个风机30来驱动,减少了风机的数量,简化了空气处理装置1的结构。
5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滚筒和储水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滚筒40包括水平延伸的转动轴41和连接于转动轴41并随转动轴41转动的至少一个转动单元42,每个转动单元42均包括至少一个漏水件421。漏水件421内限定有用于容装水的漏水腔4211,漏水件421上开设有连通漏水件421的外部和漏水腔4211的漏水孔4212。也就是说,漏水件421外部的水可经漏水孔4212流向漏水腔4211内部,漏水腔4211内的水也可经漏水孔4212流向漏水件421的外部。
53.漏水件421设置成随转动轴41的转动交替地在浸入储水箱60内的水中的第一状态和高出于储水箱60内的水面之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漏水件421的第一状态为浸入水中的状态,漏水件421的第二状态为与水分离并高出于水面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漏水件421随转动轴41持续转动,漏水件421在其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均持续了一段时间,是一段过程,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位置。并且,漏水件421浸入水中的状态包括与水接触但是未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状态以及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状态。
54.进一步地,在漏水件421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储水箱60内的水进入漏水腔4211、在漏水件421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漏水腔4211内的水从漏水孔4212向外漏出从而形成水帘。也就是说,在滚筒40的转动过程中,漏水件421循环交替地浸入储水箱60内的水中或从储水箱60内的水中转出来。当漏水件421浸入水中后,水可进入漏水腔4211中;当漏水件421从储水箱60中的水中转出时漏水腔4211内的水可通过漏水孔4212向外慢慢漏出从而形成持续不断的水帘。当气流流经滚筒40时,与水帘接触混合,从而被水洗净化和/或加湿。
55.本技术通过漏水件421上的多个漏水孔4212将漏水腔4211内的水慢慢漏出,形成的水帘更加细密,分布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因此能够促使更多的气流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与水接触混合,气流的水洗净化和加湿效果较好。
5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滚筒和储水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滚筒40包括水平延伸的转动轴41和连接于转动轴41并随转动轴41转动的至少一个转动单元43,每个转动单元43均包括多个盛水槽431,每个盛水槽431均设置成随转动轴41的转动交替地在浸入储水箱60内的水中的第一状态和高出于储水箱60内的水面之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盛水槽431的第一状态为浸入水中的状态,盛水槽431的第二状态为与水分离并高出于水面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盛水槽431随转动轴41持续转动,盛
水槽431在其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均持续了一段时间,是一段过程,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位置。并且,盛水槽431浸入水中的状态包括盛水槽431与水接触但并未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状态和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状态。
57.进一步地,盛水槽431还设置成在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将部分水保留在盛水槽431内、在转动至第二状态下的预设位置时将保留在其内的水倒出以形成水帘。也就是说,在滚筒40的转动过程中,盛水槽431循环交替地浸入储水箱60内的水中或从储水箱60内的水中转出来。当盛水槽431从储水箱60中的水中转出时可以将部分水保留在盛水槽431内,当盛水槽43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将保留在其内的水倒出从而形成水帘。该预设位置高出于储水箱60内的水面,即处于气流流动路径中,当气流流经滚筒40时,与水帘接触、混合,从而被水洗净化和/或加湿。
58.本实用新型通过盛水槽431产生水帘的方式促使气流与水接触混合,不但滚筒40的结构非常简单,而且还可以极大空间上进风,不对风量产生影响,获得了较好的水洗净化和加湿效果。
5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结构图。本技术的空调器100可包括机壳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空气处理装置1。
60.具体地,机壳200上开设有用于向其内引入气流的引风口301。空气处理装置1的出风口13与引风口301相连,以向机壳200内引入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后的气流。由此,经空气处理装置1向机壳200内引入的气流温度与引风口301处的湿度相匹配,减小甚至避免了空调器100产生凝露的可能性。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射流装置300,射流装置300用于受控地促使其外部的气流流入其内部并经其射流出风口送出、且使得经射流出风口送出的气流与经空调器100的换热气流出口流出的换热气流相混合,避免空调器100出风过冷或过热,提高了出风的柔和性和用户的舒适性体验。也就是说,射流装置300用于向空调器100内引入不经空调器100的换热装置换热的自然空气,以便于缓和空调器100的出风温度。
62.进一步地,引风口301可以开设在空调器100的射流装置300上,并作为射流装置300的气流入口。由此,经空气处理装置1处理的气流可直接经射流装置300流出并与换热气流混合后送入室内,直接送入室内的气流经过了经空气处理装置1的水洗净化和/或加湿,不需要在空调器100中设置相应的净化装置和/或加湿装置,简化了空调器100本体的结构。
63.进一步地,空调器100可以为柜式空调室内机,其射流装置300可整体沿竖向延伸,以使其射流风口匹配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形状。在这些实施例中,引风口301可开设在射流装置300的底部,空气处理装置1的出风口13可位于其顶部,便于引风口301和出风口13的连接。
64.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引风口301还可以为空调器100的正常进风口,经空气处理装置1净化和/或加湿后的气流通过引风口301送入机壳200内,并经空调器100的换热装置换热后送出。
65.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气处理装置1和空调器100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6.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