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8489发布日期:2022-03-02 05:3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固定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电器安装板安装于空调器的室外机中,用于连接定频中隔板和右侧板,其上可以安装压缩机电容和电机电容等元器件。装配人员在对电器安装板和定频中隔板进行连接固定时,需要一手扶着电器安装板、另一手安装或拆卸紧固螺栓,操作十分不便。稍有不慎,电器安装板会从定频中隔板上摔落,容易造成电器安装板及其上的元器件损坏,或砸伤装配人员,引起财产损失或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及空调器,可以安全方便地对电器安装板和定频中隔板进行连接固定。
4.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包括:定频中隔板,设有第一插扣部;电器安装板,包括本体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板上的第二插扣部和限位平衡部,所述第二插扣部自上向下地和所述第一插扣部插扣连接以使所述本体板悬臂地设置于所述定频中隔板上,所述限位平衡部和所述定频中隔板抵接以平衡所述本体板的倾翻力矩。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扣部和所述第二插扣部中的一者为插扣孔,另一者为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可插拔地和所述插扣孔插扣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扣部为插扣孔,所述插扣孔具有向上开口的百叶窗孔构造;所述第二插扣部为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所述本体板的下侧表面,所述凸缘部具有l型插片构造。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平衡部为形成于所述本体板一端的折边部;在所述本体板悬臂地设置于所述定频中隔板上时,所述限位平衡部位于所述本体板的下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扣部和所述限位平衡部设置于所述本体板的同一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频中隔板上设有凹凸部,所述凹凸部具有安装平面,所述本体板搭接于所述安装平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板一端设有折边连接部,所述折边连接部的一侧表面和所述安装平面贴合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凸部为所述定频中隔板沿远离所述电器安装板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安装平面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区域。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凸部为所述定频中隔板沿接近所述电器安装板的方向凸起形成的凸起部,所述安装平面位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区域;所述本体板和所述安装平面中的一者上设有通孔、另一者上设有螺孔,所述本体板和所述定频中隔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和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定频中隔板的顶部区域,所述凹陷部的深度沿所述凹陷部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递减。
14.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固定结构,所述定频中隔板竖直布置,所述电器安装板水平布置。
1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定频中隔板上设置第一插扣部,在电器安装板的本体板上设置第二插扣部和限位平衡部,第二插扣部可以自上向下地和第一插扣部插扣连接以使本体板悬臂地设置于定频中隔板上,而限位平衡部和定频中隔板抵接以平衡本体板的倾翻力矩,这样,在定频中隔板和电器安装板未进行紧固时,电器安装板可以可靠地保持于定频中隔板上,电器安装板不会从定频中隔板上摔落,可以减少或杜绝电器安装板摔落造成的结构损伤或人员伤害事故;相应地,在安装或拆卸紧固螺栓时,无需一手扶着电器安装板、另一手进行安装/拆卸紧固螺栓作业,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结构图;
18.图2是图1中固定结构的m处局部结构图;
19.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定频中隔板的结构图;
20.图4是图3中定频中隔板的局部结构图;
21.图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电器安装板的结构图;
22.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0026]
本技术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
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0027]
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0028]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定频中隔板1和电器安装板2,可以安全方便地对电器安装板2和定频中隔板1进行连接固定。
[0029]
如图2~6所示,这里,定频中隔板1设有第一插扣部11,而电器安装板2包括本体板21以及分别设置于本体板21上的第二插扣部22和限位平衡部23。第二插扣部22自上向下地和第一插扣部11插扣连接以使本体板21悬臂地设置于定频中隔板1上,亦即,本体板21水平地布置,且本体本部的一端和定频中隔板1连接、而另一端保持自由。在悬臂连接方式下,本体板21受到自重作用而存在倾翻力矩,使本体板21具有倾翻风险。
[0030]
这里,限位平衡部23和定频中隔板1抵接以平衡本体板21的倾翻力矩,亦即,由限位平衡部23和定频中隔板1之间的作用力引起的转动力矩,与本体板21的倾翻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本体板21受到的合力矩为零,使本体板21的倾翻风险被消除,本体板21得以在定频中隔板1上保持静止。
[0031]
和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结构,在定频中隔板1和电器安装板2未进行紧固时,电器安装板2可以可靠地保持于定频中隔板1上,电器安装板2不会从定频中隔板1上摔落,可以减少或杜绝电器安装板2摔落造成的结构损伤或人员伤害事故;相应地,在安装或拆卸紧固螺栓时,无需一手扶着电器安装板2、另一手进行安装/拆卸紧固螺栓作业,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拆装效率。
[0032]
第一插扣部11和第二插扣部22的插扣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扣部11和第二插扣部22中的一者为插扣孔、另一者为凸缘部,凸缘部可插拔地和插扣孔插扣连接。在插扣连接时,凸缘部插入于插扣孔之中,插扣孔的孔壁对凸缘部的外周侧进行约束支持,以使凸缘部保持在插扣孔之中,从而实现电器安装板2在定频中隔板1上的悬臂固定。
[0033]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扣部11可以为插扣孔,该插扣孔具有向上开口的百叶窗孔构造。这里,百叶窗孔构造可以通过冲压模具在定频中隔板1上冲压而成,由其轴线所在的平面截得的轴截面具有l型轮廓。如图5~6所示,相应地,第二插扣部22可以为凸缘部,凸缘部形成于本体板21的下侧表面,且凸缘部具有l型插片构造。这样,l型插片构造可以自上向下地和具有l型轴截面轮廓的百叶窗孔构造相匹配地插扣连接,增加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003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扣部11也可以被配置为凸缘部,而第二插扣部22可以被配置为插扣孔。这里,凸缘部可以自下向上地延伸,而插扣孔开口向下。这样,插扣孔可以
自上向下地套设在凸缘部的外周侧,使电器安装板2可以保持在定频中隔板1上。
[0035]
如图5所示,限位平衡部23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可以是限位臂、限位折边等形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平衡部23可以是形成于本体板21一端的折边部。这里,在本体板21悬臂地设置于定频中隔板1上时,限位平衡部23可以位于本体板21的下侧。这样,限位平衡部23自下向上地抵接于定频中隔板1的表面上,使由限位平衡部23和定频中隔板1之间的作用力引起的转动力矩可以和本体板21的倾翻力矩平衡。
[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扣部22和限位平衡部23设置于本体板21的同一端。这样,限位平衡部23的位置处于电器安装板2的悬臂端,该位置与定频中隔板1的距离较小,可以缩短限位平衡部23所需的外延长度,增加限位平衡部23的结构强度和抵接平衡的可靠性。
[0037]
定频中隔板1和本体板21之间的悬臂连接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频中隔板1上可以设有凹凸部12。凹凸部12具有安装平面12a,本体板21可以搭接于安装平面12a上。这样,定频中隔板1和本体板21之间可以形成面接触方式,通过较大的接触面积而提供可靠支撑。
[0038]
本体板21和安装平面12a之间的紧固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可以采用诸如螺纹紧固、销钉紧固等结构形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示例中,本体板21和安装平面12a中的一者上设有通孔211a、另一者上设有螺孔12b,本体板21和定频中隔板1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通孔211a后和螺孔12b螺纹连接。这样,本体板2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结构和安装平面12a进行可靠固定。同时,由于在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前,电器安装板2可以可靠地保持于定频中隔板1上、不会从定频中隔板1上摔落。这样,在安装或拆卸螺栓时,无需一手扶着电器安装板2、另一手进行安装/拆卸螺栓作业,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拆装效率。示例性的,本体板21上可以设有通孔211a、安装平面12a上可以设有螺孔12b,螺栓穿过通孔211a后和螺孔12b螺纹连接。这样,可以自上向下地对螺栓进行紧固,操作较为方便、降低操作难度。
[0039]
在一些示例中,本体板21一端设有折边连接部211,折边连接部211的一侧表面和安装平面12a贴合连接。折边连接部211可以通过折弯工艺在本体板21的一端形成,具有折边构造。这样,本体板21通过折边连接部211和安装平面12a进行连接,可以将定位接触面积控制在较佳范围内,避免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制造难度和成本增加,并降低定位误差。示例性的,折边连接部211和本体板21之间设有加强筋,以增加折边连接部211和本体板21之间的结构强度。
[0040]
凹凸部12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可以采用诸如凹陷结构或凸起结构等类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2~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凹凸部12可以为定频中隔板1沿远离电器安装板2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安装平面12a位于凹陷部的底部区域,例如凹陷部的底端内表面。这样,本体板21一端如折边连接部211可以嵌入于凹陷部之中,该端可以为凹陷部所包围,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连接稳定性较高。
[0041]
这里,凹陷部可以形成于定频中隔板1上的不同位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凹陷部形成于定频中隔板1的顶部区域,凹陷部的深度沿凹陷部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递减。这样,定频中隔板1的顶端的壁厚保持一致、形状保持规则,在该端端面可以粘贴具有条状形状的海绵条3,该海绵条3不会因定频中隔板1的顶端形状不规则而需要采
用异形形状,可以减少材料的用量、制作难度和成本,并降低粘贴工艺的对位难度、提高粘贴效率。
[0042]
在另一些示例中,凹凸部12也可以为定频中隔板1沿接近电器安装板2的方向凸起形成的凸起部,安装平面12a位于凸起部的顶部区域,例如凸起部的顶端外表面。这样,本体板21整体位于凸起部之外,使得电器安装板2和定频中隔板1的连接紧固较为容易,降低安装难度。
[004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的固定结构。这里,定频中隔板1可以竖直布置,而电器安装板2可以水平布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上述固定结构,在定频中隔板1和电器安装板2未进行紧固时,电器安装板2可以可靠地保持于定频中隔板1上,电器安装板2不会从定频中隔板1上摔落,可以减少或杜绝电器安装板2摔落造成的结构损伤或人员伤害事故;相应地,在安装或拆卸紧固螺栓时,无需一手扶着电器安装板2、另一手进行安装/拆卸紧固螺栓作业,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拆装效率。
[0044]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定结构及空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