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2130发布日期:2022-03-30 10:2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机房it设备高度的集成化、无人化管理,机房散热量日渐趋高的现象、机房冷却剂制冷系统能耗的问题,及其能源效率偏差开始受到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一直以来,轨道交通设备用房等高热密度环境的空调采用热管制冷系统,以调节机房所需合适的环境温度,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热管的冷凝段与蒸发段距离远,接点多,造成安装工艺复杂,维护保养成本高、热管的冷凝段与蒸发段连接铜管必须一高一低布置,影响机房美观且暴漏在外,极不安全;2、热管系统为被动节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工质充注量等参数影响大,缺少精确计算公式,其使用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改动少,施工易行;无需很专业额人员也能进行充注,获得较稳定的运行结果的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包括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和冷凝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波纹管道用于输送与存储热管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波纹管道下端为锯齿状。
5.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波纹管道可以作为制冷剂的存储使用,当蒸发器的热负荷小的时候,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波纹管道的下端。当蒸发器的热负荷增大的时候,波纹管道的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循环。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更高;达到扩大热管蒸发器充注范围的目的,提高热管制冷系统的安全性。
6.进一步,蒸发器端的波纹管道下端设有冷凝水盘。
7.进一步,所述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相连通,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均安装有湿膜模块。
8.进一步,蒸发段换热器一侧设有出风风向控制模块,另一侧设有进风窗,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与蒸发换热器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的风机,风机沿着蒸发换热器的高度设置,相邻风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使每个风机位于独立的进出风通道内。
9.进一步,所述冷凝段换热器位于蒸发段换热器的上部,冷凝段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管道进出口,管道进出口设置在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下端的柜体上。
10.进一步,所述管道沿着进风窗一端设置,在柜体的底端延伸到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一端,并和管道进出口相连通。
11.进一步,所述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为电控百叶,用于定向或扫风模式运行。
12.进一步,所述蒸发段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为氟利昂或非共沸混合工质,冷凝段换热器为水冷管壳换热器或平行流换热器。
13.进一步,所述风机为采用数字化无刷直流外转子电机的离心式风机或采用交流异步电机的风机。
14.进一步,所述进风窗内设有过滤网。
15.进一步,所述管道采用铜管、合金或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用于防止导热。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改动少,施工易行;无需很专业额人员也能进行充注,获得较稳定的运行结果。波纹管道下端为锯齿状,可以作为制冷剂的存储使用,当蒸发器的热负荷小的时候,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波纹管道的下端凸起处。当蒸发器的热负荷增大的时候,波纹管道下部存储的制冷剂进入制冷循环,进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7.本方案扩大了制冷剂充注量的范围,增加了热管运行的稳定性,没有引入新风,保持了机房原有的湿度和清洁度,采用工业级控制器,稳定性更强,操作方便简洁,支持标准通信协议实现远程管理。
18.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波纹管道热管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20.1-蒸发器1;2-蒸发风机2;3-冷凝水盘;4-波纹管道4; 5-冷凝器5;6-冷凝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附图所示:一种波纹管道4热管制冷系统,包括波纹管道4、热管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蒸发风机2、冷凝器5和冷凝风机6,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波纹管道4用于输送与存储热管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蒸发段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为氟利昂或非共沸混合工质;波纹管道4下端为锯齿状;波纹管道4下端为锯齿状,可以作为制冷剂的存储使用,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小的时候,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波纹管道4的下端凸起处。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增大的时候,波纹管道4下部存储的制冷剂进入制冷循环,进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蒸发器端的波纹管道下端设有冷凝水盘3,冷凝水盘3用于收集冷凝水,便于降低冷凝水腐蚀影响设备,起到收集的作用,避免冷凝水滴落造成滴水声。
22.本方案中波纹管道4可以作为制冷剂的存储使用,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小的时候,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波纹管道4的下端。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增大的时候,波纹管道4的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循环。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更高;达到扩大热管蒸发器1充注范围的目的,提高热管制冷系统的安全性。
23.在实施例中,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相连通,蒸发段换热器和冷凝段换热器均安装有湿膜模块。
24.优选地,蒸发段换热器一侧设有出风风向控制模块,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为电控百叶,用于定向或扫风模式运行;蒸发段换热器的另一侧设有进风窗,进风窗内设有过滤网,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与蒸发换热器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的风机,风机沿着蒸发换热器的高度设置,相邻风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使每个风机位于独立的进出风通道内,优选地,风机为采
用数字化无刷直流外转子电机的离心式风机或采用交流异步电机的风机。冷凝段换热器为水冷管壳换热器或平行流换热器,冷凝段换热器位于蒸发段换热器的上部,冷凝段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管道进出口,管道进出口设置在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下端的柜体上。
25.优选地,管道沿着进风窗一端设置,在柜体的底端延伸到出风风向控制模块一端,并和管道进出口相连通。管道采用铜管、合金或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用于防止导热。
26.工质在蒸发器1内吸热,进入冷凝器5,在冷凝器5内将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工质冷凝降温后进入蒸发器1中,通过降低空气温度而完成一个循环;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小的时候,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波纹管道4的下端。当蒸发器1的热负荷增大的时候,波纹管道4的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循环。热管末端有2个运行模式:低负荷模式和高负荷冷却模式。本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改动少,施工易行;无需很专业额人员也能进行充注,获得较稳定的运行结果。
27.各个省不同地市/地区的地理环境、气温温差以及空气质量的差异很大。大部分地区每年温度超过25℃的时间不会超过全年时间的1/3-1/4,特别在长江流域和大部分的北方地区,25以下的时间达到1/2-3/4。通过湿膜模块可以降低进风温度2-4℃,该机组可以延长热管模式的运行时间10%左右,能效比要远大于同等空调,因此达到节能的效果。
28.以上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