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0256发布日期:2022-01-08 01:2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清洗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板式换热器在运行过中由于水质的问题导致换热器结构的换热效降低,该换热器冷水侧(即循环水侧)流体阻力加大,在水质较硬的条件下,要定期对换热器的循环水侧进行清理。清洗时需要将换热器中的板片拆卸下来,利用高压水枪或其他机械处理方法对板片进行清洗,此过程检修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对板片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板式换热器清洗劳动强度大,容易磨损板片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储罐和清洗剂循环罐,清洗剂储罐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进水管通过进清洗剂管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出水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一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出水端与进清洗剂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二连通,循环水进水管与循环水出水管之间通过旁路管连通,在循环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清洗剂循环管一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上连通有排清洗液管;在进清洗剂管、清洗剂循环管一、清洗剂循环管二、排清洗液管、旁路管上分别串接有阀门,在进清洗剂管与旁路管之间的循环水进水管上串接有阀门,在清洗剂循环管一与旁路管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上串接有阀门;在进清洗剂管和清洗剂循环管二上分别设置动力提升设备。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清洗剂循环管二上连通有排清洗剂管,在排清洗剂管上串接有阀门。
7.上述清洗剂储罐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循环罐。
8.上述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端。
9.上述动力提升设备为输送泵,输送泵采用隔膜泵或离心泵。
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对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侧时,通过切换管线,采用清洗剂溶解板式换热器循环水侧内的水垢,清洗结束后,再切换管线,投用循环水,使板式换热器再次投入使用;相比于现有清洗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效果好,劳动强度小,清洗时间短。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2.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清洗剂储罐,2为清洗剂循环罐,3为板式换热器,4为循环水进水管,5为进清洗剂管,6为循环水出水管,7为清洗剂循环管一,8为清洗剂循环管二,
9为旁路管,10为排清洗液管,11为排清洗剂管,12为输送泵,13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如附图1所示,该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储罐1和清洗剂循环罐2,清洗剂储罐1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3的循环水进水管4通过进清洗剂管5连通,清洗剂循环罐2的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3的循环水出水管6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一7连通,清洗剂循环罐2的出水端与进清洗剂管5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二8连通,循环水进水管4与循环水出水管6之间通过旁路管9连通,在循环水出水管6的进水端与清洗剂循环管一7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6上连通有排清洗液管10;在进清洗剂管5、清洗剂循环管一7、清洗剂循环管二8、排清洗液管10、旁路管9上分别串接有阀门13,在进清洗剂管5与旁路管9之间的循环水进水管4上串接有阀门13,在清洗剂循环管一7与旁路管9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6上串接有阀门13;在进清洗剂管5和清洗剂循环管二8上分别设置动力提升设备。
17.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板式换热器3的循环水侧(即循环水侧通道)时,通过切换管线,采用清洗剂溶解板式换热器3循环水侧内的水垢,清洗结束后,再切换管线,投用循环水,使板式换热器3再次投入使用;相比于现有清洗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效果好,劳动强度小,清洗时间短,能够避免拆卸板式换热器3对板片的损伤。
18.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清洗剂为现有公知能溶解水垢的清洗剂。
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0.如附图1所示,清洗剂循环管二8上连通有排清洗剂管11,在排清洗剂管11上串接有阀门13。
21.当需要排出清洗剂循环罐2的清洗剂时,可通过排清洗剂管11排放。
22.根据需要,清洗剂储罐1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2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循环罐。
23.所述储罐和循环罐采用固定式时,本装置中与所述罐体对应连接的管线可采用碳钢管,所述储罐和循环罐采用移动式时,可采用金属软管与所述罐体进行连接。
24.根据需要,清洗剂储罐1、清洗剂循环罐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端。在需要时,可通过各自的排放端排放罐体底部沉积的清洗液。
25.根据需要,动力提升设备为输送泵12,输送泵12采用隔膜泵或离心泵。
26.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27.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当需要对板式换热器3的循环水侧进行清洗时,首先将循环水进水管4和循环水出水管6上的阀门13关闭,循环水走旁路管9;然后打开进清洗剂管5、清洗剂循环管一7上的阀门13,并启动进清洗剂管5上的输送泵12,清洗剂储
罐1中的清洗剂穿过板式换热器3循环水侧,对所述循环水侧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清洗液经清洗剂循环管二8进入清洗剂循环罐2,当清洗剂循环罐2中的液位达到50%左右时,启动清洗剂循环管二8上的输送泵12,打开清洗剂循环管二8上的阀门13,并停止进清洗剂管5进液,保持清洗剂在板式换热器3循环水侧循环清洗,清洗一段时间后,停止清洗剂循环管二8上的输送泵12,停止清洗循环;接着,打开排清洗液管10、循环水进水管4上的阀门13、利用循环水进行冲洗,清洗液从排清洗液管10排出。
28.如上述交替使用清洗剂和循环水,对板式换热器3的循环水侧充分的洗涤、冲洗,保证冲洗干净。待换热器的循环水侧冲洗干净后,停止清洗剂进液,停止清洗液循环,缓慢打开循环水进水管4和循环水出水管6上的阀门13,将循环水投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剂储罐和清洗剂循环罐,清洗剂储罐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进水管通过进清洗剂管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出水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一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出水端与进清洗剂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二连通,循环水进水管与循环水出水管之间通过旁路管连通,在循环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与清洗剂循环管一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上连通有排清洗液管;在进清洗剂管、清洗剂循环管一、清洗剂循环管二、排清洗液管、旁路管上分别串接有阀门,在进清洗剂管与旁路管之间的循环水进水管上串接有阀门,在清洗剂循环管一与旁路管之间的循环水出水管上串接有阀门;在进清洗剂管和清洗剂循环管二上分别设置动力提升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剂循环管二上连通有排清洗剂管,在排清洗剂管上串接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剂储罐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为移动式或固定式清洗剂循环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剂储罐、清洗剂循环罐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排放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提升设备为输送泵,输送泵采用隔膜泵或离心泵。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提升设备为输送泵,输送泵采用隔膜泵或离心泵。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提升设备为输送泵,输送泵采用隔膜泵或离心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清洗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剂储罐和清洗剂循环罐,清洗剂储罐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进水管通过进清洗剂管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出水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一连通,清洗剂循环罐的出水端与进清洗剂管通过清洗剂循环管二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对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侧时,通过切换管线,采用清洗剂溶解板式换热器循环水侧内的水垢,清洗结束后,再切换管线,投用循环水,使板式换热器再次投入使用;相比于现有清洗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效果好,劳动强度小,清洗时间短。清洗时间短。清洗时间短。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 高玉胡 代田 余昌府 刘飞 余子舰 吴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