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9709发布日期:2022-03-19 22:2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大型钢铁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独有的制氧厂,制氧厂承担着公司氮气、氧气、氩气生产、输送调节等任务。为了保障公司用气,需要将液氧、液氮、液氩气化成合格气体,送入公司管网,在此过程,需要蒸汽进行气化过程,蒸汽冷凝成水。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制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被直接外排到污水池中,没有考虑这部分水的成本与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被直接外排到污水池中,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池、水泵、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及晾水塔;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池内;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晾水塔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晾水塔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及第二止回阀。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止回阀与所述晾水塔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阀与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通,所述安全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水池连通;所述安全管道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阀与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排污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阀与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测量端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池内,所述液位计的控制端与所述水泵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晾水塔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三截止阀之间。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由于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冷凝水池内,第一输送管道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第一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晾水塔连通,第二输送管道的出水口与晾水塔连通,所以,制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池,启动水泵,水泵抽取冷凝水池中的冷凝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将冷凝水输送至晾水塔,回收制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同时,第二输送管道将空冷塔回水输送至晾水塔内,冷凝水为软水,将冷凝水与空冷塔回水混合,软化循环水,降低水垢量,提高了水回收的品质,提高制氧设备安全生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杜绝水的浪费,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池1、水泵2、第一输送管道3、第二输送管道4及晾水塔5。
19.水泵2的进水口设置在冷凝水池1内。
20.第一输送管道3的进水口与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第一输送管道3的出水口与晾水塔5连通。
21.第二输送管道4的出水口与晾水塔5连通。
22.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水泵2的进水口设置在冷凝水池1内,第一输送管道3的进水口与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第一输送管道3的出水口与晾水塔5连通,。第二输送管道4的出水口与晾水塔5连通,所以,制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池1,启动水泵2,水泵2抽取冷凝水池1中的冷凝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3将冷凝水输送至晾水塔5,回收制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同时,第二输送管道4将空冷塔回水输送至晾水塔5内,冷凝水为软水,将冷凝水与空冷塔回水混合,软化循环水,降低水垢量,提高了水回收的品质,提高制氧设备安全生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杜绝水的浪费,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23.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泵2采用立式水泵,减少占地面积,便于维护。立式水泵的规格为流量5m3/h,扬程35m,功率为3kw。
24.第一输送管道3及第二输送管道4可以为不锈钢管道,不锈钢管道公称直径为dn50。
25.具体地,第一输送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6及第二止回阀7,第一止回阀6及第二止回阀7的公称直径为dn50,防止水回流至冷凝水池1内污染冷凝水源。
26.具体地,第一输送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8;第一截止阀8设置在第二止回阀7与晾水塔5之间,通过第一截止阀8控制第一输送管道3的通断。
27.第一截止阀8的公称直径为dn50。
28.具体地,第一输送管道3上设置有流量计9;流量计9设置在第一止回阀6与第二止回阀7之间,用于统计通进入晾水塔5的冷凝水的流量。
29.流量计9可以为孔板流量计或电磁流量计。
30.具体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安全管道10。
31.安全管道10的进水口与第一输送管道3连通,安全管道10的出水口与冷凝水池1连通。
32.安全管道10上设置有安全阀11。
33.安全管道10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止回阀6与第二止回阀7之间。
34.当第一输送管道3内的压力过大时,安全阀11打开,第一输送管道3内的冷凝水通过安全管道10回到冷凝水池1内,保证第一输送管道3的安全。
35.安全阀11的公称直径为dn32,开启压力0.6mpa。
36.具体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污管12。
37.第一排污管12的进水口与第一输送管道3连通。
38.第一排污管12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3。
39.第一排污管12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止回阀6与第二止回阀7之间。
40.将冷凝水供给给晾水塔5之前,关闭第一截止阀8,打开第二截止阀13,启动水泵2,水泵2抽取冷凝水池1中的冷凝水,将冷凝水输送至第一输送管道3内,清洗第一输送管道3,清洗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污管12排出,保证第一输送管道3的清洁。当第一输送管道3清洁完毕时,关闭第二截止阀13,打开第一截止阀8,使冷凝水进入晾水塔5内。
41.第二截止阀13的公称直径为dn15。
42.具体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液位计14。
43.液位计14的测量端设置在冷凝水池1内,液位计14的控制端与水泵2连接。
44.当冷凝水池1的液位低于300-500mm时,液位计14的控制端向水泵2发送停止信号,水泵2停止抽水;当冷凝水池1的液位达到1000-1500mm时,液位计14的控制端向水泵2发送启动信号,水泵2开始抽水,保证冷凝水池1液位安全,液位值的设定值可根据需求调节.
45.具体地,水泵2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15,对水泵2抽取的冷凝水进行过滤,保证进入第一输送管道3内的冷凝水清洁。
46.具体地,第二输送管道4上设置有电磁阀16,用于控制第二输送管道4的通断。
47.第二输送管道4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7;第三截止阀17设置在电磁阀与16晾水塔5之间,当电磁阀16损坏时,可以通过第三截止阀17的开闭,实现对第二输送管道4的通断的控制,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48.具体地,冷凝水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污管18。
49.第二排污管18的进水口与第二输送管道4连通。
50.第二排污管18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19。
51.第二排污管18的进水口设置在电磁阀16与第三截止阀17之间
52.在第二输送管道4将空冷塔回水输送至晾水塔5之前,打开电磁阀16及第四截止阀19,关闭第三截止阀17,空冷塔回水进入第二输送管道4内,对第二输送管道4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第二排污管18排出,保证第二输送管道4的清洁。当第二输送管道4清洁完毕时,打开第三截止阀17,关闭第四截止阀19,使空冷塔回水进入晾水塔5。
53.第四截止阀19的公称直径为dn15。
54.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