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6344发布日期:2021-12-22 18:5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是经常需要使用的电炊具,一般收纳于厨房的橱柜内;使用时如打火锅,才会从橱柜中将电磁炉取出放置桌面上使用。在电磁炉收纳于橱柜内时,长长的电源线随意地放置,经常被别的物品压在下面,导致取出电磁炉时极不方便。另外电磁炉的壳体外表面较为光滑的,拿取时容易滑落导致掉坏。如何在电磁炉上设置有把手,方便拿取的同时还有具有收纳电源线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它具有收纳电源线功能的同时还有把手功能,使得电磁炉使用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它包括底壳、面壳、电磁线圈盘、散热风扇、控制面板、电路板和电源线,所述底壳与面壳扣合构成电磁炉的外壳,所述散热风扇、控制面板和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电路板分别与电磁线圈盘、散热风扇、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内凹腔,所述内凹腔贯穿电磁炉的左右侧外壁。
5.进一步地,位于内凹腔后端的外壳侧壁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贯通内凹腔与外壳的后侧板。
6.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的出线口设置在内凹腔的底板上,电源线嵌入所述线槽内、延展至电磁炉壳体后方再插接在电源上。
7.具体地,所述电源线的出线口设置外壳后侧板的转角处且位于线槽末端上,电源线嵌入所述线槽内、延展至所述内凹腔内,电源线弯折成捆后收纳于内凹腔。
8.所述电磁炉的后方转角设置为圆弧形,圆弧形的转角有利于所述线槽的设置,电源线嵌入线槽时方便操作。
9.所述内凹腔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格栅进气孔,所述格栅进气孔连通电磁炉的腔体;散热风扇工作鼓风时,室温空气从所述进气孔进入,风冷所述控制面板、电磁线圈盘后再从底壳排出。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外壳的左右侧板壁上对称设置二个内凹腔,把弯折成捆电源线收纳在内凹腔中,实现了电源线的快捷收纳;同时该内凹腔还具有把手功能,用户的手指插入内凹腔内握住面盖的边缘,实现在电磁炉的拿取方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17.实施例一
18.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它包括上敞开的底壳1、面壳2、电磁线圈盘3、散热风扇4、控制面板5、电路板6 和电源线81,所述底壳1与面壳2扣合构成电磁炉的外壳,所述散热风扇4、控制面板5和电路板6分别设置在外壳腔体内,电路板6分别与电磁线圈盘3、散热风扇4、控制面板5电连接;散热风扇4设置在底壳1上,控制面板5设置在面壳2前侧下方;
19.所述外壳的左右侧板上对称设置有二个内凹腔7,所述内凹腔7贯穿整个电磁炉的左右侧外壁,所述电源线81的出线口设置内凹腔的底板71后方上,内凹腔7的容积与弯折成捆的电源线81的体积相匹配,电磁炉闲置时,将长长的电源线等分弯折成捆后塞入所述内凹腔7内,电源线隐藏于电磁炉外壳上,有效地解决了电源线收纳的问题。同时,所述内凹腔7还具有提手的用途,当用户想移动或者拿取电磁炉时,双手的手指插入所述内凹腔7内可以牢固地握住面盖2的边缘,实现在电磁炉的拿取方便。
20.进一步地,位于内凹腔7后侧的外壳右侧壁上开设有线槽91,所述线槽91贯通右侧的内凹腔7与外壳的后侧板。当电源线81需要插接位于电磁炉后方的电源时,电源线81嵌入所述线槽91内再绕行至后方,电源线连接电源更加方便。
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后方的二个转角82呈圆弧形,圆弧形的转角有利于所述线槽91的设置。
22.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凹腔7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格栅进气孔92,所述格栅进气孔92与电磁炉腔体连通;在散热风扇4鼓风的情况下,室温空气从所述进气孔92进入,风冷所述控制面板5、电磁线圈盘3后再从底壳1排出。
23.实施例二
24.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线81的出线口设置在外壳后侧板11的转角处且位于线槽91末端上,电源线的首端部嵌入所述线槽内,电源线延伸至所述内凹腔内,电源线弯折成捆后收纳于内凹腔。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修改、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它包括底壳、面壳、电磁线圈盘、散热风扇、控制面板、电路板和电源线,所述底壳与面壳扣合构成电磁炉的外壳,所述散热风扇、控制面板和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电路板分别与电磁线圈盘、散热风扇、控制面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内凹腔,所述内凹腔贯穿电磁炉的左右侧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位于内凹腔后端的外壳侧壁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贯通内凹腔与外壳的后侧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出线口设置在内凹腔的底板上,电源线嵌入所述线槽内、延展至电磁炉壳体后方再插接在电源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出线口设置外壳后侧板的转角处且位于线槽末端上,电源线嵌入所述线槽内、延展至所述内凹腔内,电源线弯折成捆后收纳于内凹腔。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的后方转角呈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腔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格栅进气孔,所述格栅进气孔连通电磁炉的腔体。

技术总结
一种方便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它包括底壳、面壳、电磁线圈盘、散热风扇、控制面板、电路板和电源线,所述底壳与面壳扣合构成电磁炉的外壳,所述散热风扇、控制面板和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内凹腔,所述内凹腔贯穿电磁炉的左右侧外壁;位于内凹腔后端的外壳侧壁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贯通内凹腔与外壳的后侧板。所述电源线的出线口设置在内凹腔的底板上,电源线嵌入所述线槽内、延展至电磁炉壳体后方再插接在电源上。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该电磁炉的电源线快捷方便地收纳于内凹腔中,同时内凹腔还具有把手的功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黎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赛贝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