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1749发布日期:2021-12-22 17:5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


背景技术:

2.再生铝是由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废铝熔炼前需要将各种废铝件进行选分或解体切割成规则的小块体,分离出去铁和其他有色金属零件,再加以适当调配和处理,以便达到所要求的再生铝成分,目前再生铝主要用来生产铸造铝锭。
3.由于经熔炼炉熔化后的铝液中不仅仅含有铝,还有可能含有其他熔点高于铝的金属存在,如为了获得纯铝金属,因此需要将铝液中的其他杂质以及其他金属清理出去。
4.现有的再生铝制作工艺只包含用于熔炼铝溶液的熔炼炉和用于调节铝溶液性能的保温炉,而对于铝溶液内的杂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装置,大多是设置在熔炼炉的出口处,这种方式会造成以下问题:1、对于杂质金属较多的铝溶液,杂质金属容易堵住出口,影响铝溶液流出,并且不易被清除;2、由于熔炼炉中的温度较高,杂质金属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被液化,从而与铝溶液混合,进而影响铝溶液的纯度。
5.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用于专门对铝溶液除杂,其结构设置合理,除杂效果好,便于清洁。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上墙、炉下墙、炉底和炉顶;所述炉上墙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烟管和助燃管;所述炉下墙设置有炉门、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炉门上设置有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炉下墙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进液管位于过滤层的上方,所述出液管位于过滤层的下方;所述炉底下表面沿铝液出口方向倾斜。
9.优选的,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区、流通区、集烟区和总烟管;所述收集区的上方连接流通区;所述流通区的上方连接集烟区;所述集烟区上方连接总烟管;所述总烟管内设置有抽烟风机。
10.优选的,所述收集区为由炉下墙的外墙以及两隔板组成的操作区域;所述集烟区为下部开口大于上部开口的倒漏斗形状。
11.优选的,所述炉上墙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上墙中质浇注层和上墙轻质绝热浇注层;所述炉上墙上设置有用于烟管和助燃管安装的气道安装口和用于燃烧器安装的烧嘴安装口。
12.优选的,所述气道安装口由保温浇注层组成;所述烧嘴安装口由自流高强浇注层组成。
13.优选的,所述炉下墙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下墙抗铝侵蚀浇注层、下墙防渗层浇注层、下墙轻质绝热浇注层;所述炉下墙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14.优选的,所述进液口由进液抗铝侵蚀浇注层组成;所述出液口由出液抗铝侵蚀浇注层组成。
15.优选的,所述炉底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底抗铝侵蚀浇注层、炉底防渗层浇注层、炉底轻质绝热浇注层。
16.优选的,所述炉顶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顶中质浇注料层和炉顶轻质绝热浇注料层。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便于清洁,过滤效果好,保温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过滤掉铝液中的杂质,而且打开炉门就可以对过滤层进行清洁,并且还能合理调节炉内温度,在静置过滤的过程中,既能防止铝液冷却影响过滤效果,造成铝损,又能使铝液温度维持在特定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将其他高熔点杂质金属被液化,从而与铝溶液混合影响铝溶液的纯度。
19.2、本实用新型在炉门处还设置有烟气处理装置,将溢出的热量和烟气抽出,既降低了操作区域的温度,又保护了周围环境,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思想启示的范围内,做出的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改进,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炉体1;炉上墙101;上墙中质浇注层1011;上墙轻质绝热浇注层1012;炉下墙102;下墙抗铝侵蚀浇注层1021;下墙防渗层浇注层1022;下墙轻质绝热浇注层1023;炉底103;炉底抗铝侵蚀浇注层1031;炉底防渗层浇注层1032;炉底轻质绝热浇注层1033;炉顶104;炉顶中质浇注料层1041;炉顶轻质绝热浇注料层1042;气道安装口105;保温浇注层1051;烧嘴安装口106;自流高强浇注层1061;进液口107;进液抗铝侵蚀浇注层1071;出液口108;出液抗铝侵蚀浇注层1081;烟气处理装置2;收集区201;隔板2011;流通区202;集烟区203;总烟管204;燃烧器3;烟管4;助燃管5;铝液6;炉门7;出液管8;大体积杂质9;小体积杂质10;过滤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
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有“第一”、“第二”,或“一号”、“二号”诸如此类用编号命名的技术特征,仅用于指代,而无指明数量或重要性的含义;所有“连接”或类似的词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气连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等等,具体根据技术方案实际表明的意图确定;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间在无冲突的情况下可相互自由组合,只要能构成相应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即可。
27.参看图1

图3,一种用于再生铝制作的静置过滤炉,包括炉体1,炉体1包括炉上墙101、炉下墙102、炉底103和炉顶104;炉上墙10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燃烧器3、烟管4和助燃管5;炉下墙102设置有炉门7、出液管和进液管;炉门7上设置有烟气处理装置2;炉下墙102内设置有过滤层11;进液管位于过滤层11的上方,出液管位于过滤层11的下方;炉底103下表面沿铝液出口方向倾斜。在具体操作中,从熔炼炉中熔化出来的铝液含有大量不同体积的杂质金属,如图2中所示的大体积杂质9和小体积杂质10,无论是哪种密度的杂质金属,都会被过滤层11隔离在铝液出口的上方,为了方便铝液的全部流出,炉底103表面为朝向铝液出口方向的倾斜设置,进一步方便铝液的流出,避免炉内残留铝液,降低铝损,减少成本。
28.参看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烟气处理装置2包括收集区201、流通区202、集烟区203和总烟管204;收集区201的上方连接流通区202;流通区202的上方连接集烟区203;集烟区203上方连接总烟管204;总烟管204内设置有抽烟风机。具体来说,收集区201为由炉下墙102的外墙以及两隔板2011组成的操作区域;集烟区203为下部开口大于上部开口的倒漏斗形状。在具体操作中,当铝液完成过滤后,需要打开炉门清理炉内被过滤的杂质金属,由于炉内温度高、烟气排放不完全,打开炉门会有热量和烟气溢出,虽然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距离炉门有一定距离,但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设置烟气处理装置2,开启抽烟风机,将溢出的热量和烟气抽入总烟管204内,既降低了操作区域的温度,又保护了周围环境,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9.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炉体的保温效果,与铝液不接触的炉上墙10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上墙中质浇注层1011和上墙轻质绝热浇注层1012;炉上墙101上设置有用于烟管4和助燃管5安装的气道安装口105和用于燃烧器3安装的烧嘴安装口106。与铝液不接触的炉顶10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顶中质浇注料层1041和炉顶轻质绝热浇注料层1042。
30.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气道安装口105由保温浇注层1051组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烟管4和助燃管5安装在气道安装口105上,可以有效阻隔烟气热量外泄;烧嘴安装口106由自流高强浇注层1061组成,具有良好的耐热、保温效果,助燃管5的烧嘴安装在烧嘴安装口106上,保证了炉体自身结构的强度。
31.炉体中与铝液接触的部分,不仅要满足保温效果,还得保证炉体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从而才能保证自身结构的强度,故与铝液接触的炉下墙10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下墙抗铝侵蚀浇注层1021、下墙防渗层浇注层1022、下墙轻质绝热浇注层1023;炉下墙102上设置有进液口107和出液口108。进液口107由进液抗铝侵蚀浇注层1071组成;出液口108由出液抗铝侵蚀浇注层1081组成。炉底103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底抗铝侵蚀浇注层1031、炉底防渗层浇注层1032、炉底轻质绝热浇注层1033。这些结构设计不仅满足了保温效果,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能保证自身的结构强度。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从熔炼炉中熔化出来的铝液通过进液管进入到炉体1内开始静置过滤过程,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掌握炉内的温度,及时调整铝液的储存环境:为了防止铝液在静置过滤的过程中,因温度降低导致流动性变差,从而影响过滤效果,造成铝损,可开启燃烧器3、烟管4和助燃管5,对铝液进行加热以维持液体状态;或者防止炉内温度过高将杂质金属熔化,关闭燃烧器3,可加大烟管4的排烟速度和助燃管5的给气速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排热速度,以降低炉内温度,使炉内温度维持在铝液所需温度,但又低于杂志金属的熔点温度。
33.当铝液通过进液口107进入到炉体1内后,通过温度传感器随时调整炉体1内的温度,使铝液静置处理,在静置过程中,密度高的大体积杂质9会沉淀在过滤层11上,密度低的小体积杂质10漂浮在铝液表面,然后打开出液管,铝液沿着炉底103进入出液口108流至下一个加工设备。
3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的部分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