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3764发布日期:2022-02-07 22:5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氟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氟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为氟泵系统。


背景技术:

2.氟泵节能空调主要由氟泵、管路阀门等组成,氟泵节能空调分为双氟泵机组和单系统氟泵机组,氟泵机组可以采用专用型机组或者改装后的风冷型机房空调机配套使用,组成两套不同的制冷循环模式,即压缩式制冷循环和氟泵制冷循环。
3.但是现有的氟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较差,十分的不环保。基于上述,需要设计氟泵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氟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氟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较差,十分的不环保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氟泵系统,包括氟泵本体,所述氟泵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接有膨胀阀,且膨胀阀通过连通组件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6.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
7.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且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
8.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件与第四连接管相连通,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氟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较差,十分的不环保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皆开设有两个安装插入槽,所述安装插入槽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安装插入杆,且安装插入杆皆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插入杆上皆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两侧皆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硝栓,且硝栓皆分别延伸至限位安装槽的内部,可快速的完成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断开工作,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0.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压机构,所述控压机构包括控压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控压管,所述控压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横板,所述安装横板上均匀开设有流通孔,所述安装横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件,防止气体出现回溯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节能性。
11.优选的,所述硝栓的外侧皆套设有防锈壳,所述防锈壳的上皆固定安装有把手,有效的延长了硝栓的使用寿命。
12.优选的,所述控压管的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皆滑动安
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皆与密封塞件固定连接,可对防锈壳起到导向的作用。
13.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滚珠槽体,所述滚珠槽体的内部皆滚动安装有滚珠本体,有效的延长了滑动槽和滑动块的使用寿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有氟泵本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达到系统控制的设定点时,压缩机停止工作,氟泵本体启动,蒸发器中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冷凝器与室外冷源进行换热,冷却成液态后的制冷剂在氟泵本体的作用下克服管阻回到蒸发器继续换热,达到节能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氟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较差,十分的不环保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16.2、通过设置有控压管、安装横板、流通孔、复位弹簧和密封塞件,在管件输送气体的过程中,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的防止气体出现回溯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节能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氟泵本体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压机构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00、氟泵本体;110、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第一连接管;113、第二连接管;114、膨胀阀;115、蒸发器;116、第三连接管;117、压缩机;118、第四连接管;119、冷凝器;120、安装插入槽;121、安装插入杆;122、限位安装槽;123、硝栓;124、防锈壳;125、把手;200、控压机构;210、控压管;211、安装横板;212、流通孔;213、复位弹簧;214、密封塞件;215、滑动槽;216、滑动块;217、滚珠槽体;218、滚珠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5.氟泵系统,包括氟泵本体100,本技术中使用的氟泵本体100、膨胀阀114、蒸发器115、压缩机117和冷凝器119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氟泵本体10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11,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第一连接管112上连接有膨胀阀114,且膨胀阀114通过连通组件与第二连接管113相连通;
26.蒸发器115,蒸发器115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一连接管112相连通,蒸发器115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16;
27.压缩机117,压缩机117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三连接管116相连通,压缩机1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18,且第四连接管118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116相连通;
28.冷凝器119,冷凝器119的一端通过连通管件与第二连接管113相连通,冷凝器11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件与第四连接管118相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达到系统控制的设定点时,压缩机117停止工作,氟泵本体100启动,蒸发器115中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冷凝器119与室外冷源进行换热,冷却成液态后的制冷剂在氟泵本体100的作用下克服管阻回到蒸发器115继续换热,达到节能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氟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节能效果较差,十分的不环保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29.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11上皆开设有两个安装插入槽120,安装插入槽120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安装插入杆121,且安装插入杆121皆分别与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固定连接,安装插入杆121上皆开设有限位安装槽122,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11的两侧皆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硝栓123,且硝栓123皆分别延伸至限位安装槽122的内部,在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维护的过程中,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快速的完成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的断开工作,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0.第四连接管118上设置有控压机构200,控压机构200包括控压管210,第四连接管118上固定连接有控压管210,控压管2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横板211,安装横板211上均匀开设有流通孔212,安装横板2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13,复位弹簧2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件214,在管件输送气体的过程中,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的防止气体出现回溯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节能性。
31.硝栓123的外侧皆套设有防锈壳124,防锈壳124的上皆固定安装有把手125,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将硝栓123抽出,进一步还可有效的对硝栓123起到防护作用,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硝栓123的使用寿命。
32.控压管210的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滑动槽215,滑动槽215的内部皆滑动安装有滑动块216,且滑动块216皆与密封塞件214固定连接,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对防锈壳124起到导向的作用。
33.滑动块216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滚珠槽体217,滚珠槽体217的内部皆滚动安装有滚珠本体218,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滑动槽215和滑动块216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减小,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滑动槽215和滑动块216的使用寿命。
3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从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11上断开进行维护工作时,此时工作人员可用手握住把手125,并对把手125施以向外的力,当把手125受到工作人员施以向外的力后,硝栓123会从限位安装槽122的内部抽离,当硝栓123从限位安装槽122的内部抽离后,工作人员可方便向外拉动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当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受到工作人员向外拉动的力后,安装插入杆121会从安装插入槽120的内部抽离,从而完成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的断开,当维护完成后需要将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装回时,此时工作人员可进行上述相反的操作即可完成对第一连接管112和第二连接管113装回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