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直燃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1116发布日期:2022-01-15 10:1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直燃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燃炉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蓄热式直燃炉。


背景技术:

2.直燃炉运行温度在700℃到900℃之间,可以处理的废气种类众多,一般在化工行业中应用较多;废气可以当燃料直接燃烧,把废气输送至炉膛内加热升温至760℃以上并至少停留0.7s,使废气中的voc及其他可燃成分气化分解,成为无害的c02和h20;
3.现有的直燃炉基本内部设置炉膛、燃烧机、保温等,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通产还单独设有列管式换热器;直燃炉主要依靠设置的列管式换热器来回收炉膛高温余热,采用间接换热,一般多采用金属结构,其换热效率较低,一般为40%-60%之间,其余高温热量随烟气排出,造成能源浪费,并需要补充较多辅助燃料维持炉膛温度。此外,由于列管换热器在直燃炉内部整体焊接,造成后期维护难度大,拆卸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4.而现有的蓄热式rto多为厢式结构或者立式圆筒状,厢式结构rto占地面积大,设备笨重,立式旋转rto要求的高度较高,且阀门在设备底部,维修空间狭窄。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蓄热式直燃炉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热效率利用率高,空间占用小的一种蓄热式直燃炉。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热式直燃炉,包括壳体、燃烧机,燃烧机设置与壳体内部一端,所述壳体内部呈中空圆筒状,中空圆筒内部设有隔断,中空圆筒设有燃烧机一端与隔断之间设有供燃烧的炉膛,所述隔断另一侧设有蓄热供气结构,所述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设有多个隔热保温层,多个隔热保温层以壳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隔热保温层将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分隔成多个截面呈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有进入管道和出口管道,进入管道、出口管道一端均穿过隔断通入炉膛内,另一端于壳体外部均连接设有控制阀,每个区域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还贴合设有内保温层。
8.进一步的,沿壳体的轴心设有泄温管,所述泄温管外侧设有隔热层,所述泄温管于壳体外侧一端连接设有泄温阀。
9.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保温层设有三个,三个隔热保温层将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分成三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
10.进一步的,三个区域之间的进入管道和出口管道相互间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蓄热材料为蓄热砖。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蓄热式直燃炉采用内置蓄热材料的方式有效减少整个装置的空间占用面积,满足场地狭窄空间的安装需求,由于设备阀门均设置在同一侧,具有足够的维修空间,由于设有蓄热材料,有利于对热能进行有效的
再利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直燃炉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16.如图所示:1、壳体;2、燃烧机;3、隔断;4、隔热保温层;5、进入管道;6、出口管道;7、控制阀;8、蓄热材料;9、内保温层;10、泄温管;11、隔热层;12、泄温阀;13、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9.一种蓄热式直燃炉,包括壳体1、燃烧机2,燃烧机2设置与壳体1内部一端,所述壳体1内部呈中空圆筒状,中空圆筒内部设有隔断3,中空圆筒设有燃烧机2一端与隔断3之间设有供燃烧的炉膛13,所述隔断3另一侧设有蓄热供气结构,所述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设有多个隔热保温层4,多个隔热保温层4以壳体1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隔热保温层4将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分隔成多个截面呈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有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进入管道5、出口管道6一端均穿过隔断3通入炉膛13内,另一端于壳体1外部均连接设有控制阀7,每个区域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8。
20.所述壳体1内壁还贴合设有内保温层9。沿壳体1的轴心设有泄温管10,所述泄温管10外侧设有隔热层11,所述泄温管10于壳体1外侧一端连接设有泄温阀12。所述隔热保温层4设有三个,三个隔热保温层4将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分成三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三个区域之间的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蓄热材料8为蓄热砖。
21.工作原理:该设备的蓄热式供气结构内部分为三个扇形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每个区域内均含有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并且分别通过相应控制阀7进行开启和关闭,其中ⅰ、ⅱ、ⅲ管道为废气进入管道5,ⅳ、

、ⅵ管道为废气出口管道6,每次运行时,三个区域其中有两个区域为废气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另一个区域的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关闭,并引入外部一小股新风进行冷却反吹,反吹的空气再进入炉膛13为燃烧提供氧气补充,然后外排。
22.其运行流程为:外部废气经过风机增压后,首先进入第一区域,此时打开ⅰ管道阀
门,关闭ⅳ管道阀门,并打开第二区域ⅵ管道阀门,关闭第二区域的ⅲ管道阀门,废气从ⅰ管道进入,经过蓄热体后到达炉膛13,炉膛13在燃烧机2提供辅助燃料情况下将温度提升到760-850℃,废气在该区域经过1s以上的燃烧彻底分解成无毒害作用水和二氧化碳,净化后的高温废气再经过第二区域蓄热体,给其蓄热体加热,将热量留在第二区域,最后废气经过ⅵ管道排出。运行时,第三区域为等待区,此时通入一股新鲜空气将该区域进行冷却和反吹扫,吹扫空气进入炉膛13随废气一起外排。
23.上一过程持续一定时间后,通过阀门切换,此时废气再由第二区域进入,第三区域排出,第一区域处于等待,此时打开第二区域ⅲ管道阀门和第三区域

管道阀门,废气经过第二区域后,吸收第二区域热量,将废气温度提升,再经过炉膛13燃烧后经过第三区域,将高温热量留给第三区域蓄热体,之后净化后废气外排,此时通入一小股新鲜空气经过第一区域进行反吹扫,将第一区域未净化的废气吹扫到炉膛13继续净化,随废气外排。
24.待上一过程完成后,再通过阀门切换,废气由第三区域进入,第一区域排除,第二区域反吹扫,完成整个过程循环。经氧化后的高温气体的热量用于预热新进入的废气,节省升温所需要的燃料消耗。排放的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使新鲜空气加热到生产工艺需要的温度,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三个区域内的进入管道5和出口管道6依次交替间隔布置,有利于提高热能利用率。
25.当需要降温时,打开泄温管10上的泄温阀12,热量即可通过泄温管10流失,从而降低其他区域内的蓄热材料8的温度。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