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0239发布日期:2022-02-26 01:5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空调器,输送新风的进风管直接连接在空调器壳体的后围板上,壳体上还开设有回风口,回风口至新风蜗壳的进气口之间作为新风与室内回风的共用腔室。
3.由于新风与回风两股气流共用同一个腔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导致该共用腔室的压强过大,阻碍新风进风,造成过大的风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空调器的新风的进风效率低、风量损失过大。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具有进风效率高、风量损失小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新风蜗壳及隔风件,所述新风蜗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隔风件与所述新风蜗壳围成依次连通的集风腔、增压腔及送风腔,所述集风腔与所述增压腔及所述送风腔共同形成空调器的新风腔室,所述隔风件用于连接所述空调器的进风管,以将新风导入所述集风腔,所述增压腔用于将所述集风腔内的新风加速导入所述送风腔,所述壳体与所述新风蜗壳围成回风腔室,所述送风腔与所述回风腔室连通,所述回风腔室与所述新风蜗壳的进气口连通。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集风腔与增压腔及送风腔共同形成空调器的新风腔室,增压腔能够对新风起到增压作用,提升新风进入回风腔室的流速,进而提升新风的进风效率,减小风量损失。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连通所述集风腔的一端至连通所述送风腔的一端,所述增压腔在垂直于新风流向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风腔、所述增压腔与所述送风腔的内部空间逐渐减小。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风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隔风件与所述新风蜗壳可拆卸连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腔与所述送风腔及所述回风腔室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增压腔各自的一端均与所述集风腔连通,两个所述增压腔各自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送风腔分别连通,两个所述送风腔分别与两个所述回风腔室连通。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风件上设置有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设置于两个所述增压腔之间,用于将所述集风腔内的新风分流至两个所述增压腔内。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增压腔各自的一端均与所述集风腔的底部连通,所述隔风件上还设置有拱桥状的盖合部,所述盖合部用于将进入所述集风腔的新风向底部
导流。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蜗壳上凸设有配合凸起,所述盖合部与所述配合凸起盖合。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容置于所述送风腔。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风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进风管的新风接口,所述集风腔与所述新风接口连通,所述新风接口容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接口凸设于所述隔风件远离所述新风蜗壳的一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第三视角下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分解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空调器;110-壳体;111-回风口;120-回风腔室;130-新风蜗壳;131-第一侧壁;133-第二侧壁;1331-配合凸起;1333-螺纹孔;135-第三侧壁;141-集风腔;142-增压腔;143-送风腔;150-隔风件;151-盖合部;153-安装通孔;155-新风接口,157-分流部;170-过滤格栅;19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6.请结合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该空调器100具有进风效率更高、风量损失更小的特点。
27.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10、新风蜗壳130、隔风件150、过滤格栅170及过滤装置190。新风蜗壳130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隔风件150同样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且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可拆卸连接,共同围成依次连通的集风腔141、增压腔142及送风腔143,集风腔141、增压腔142及送风腔143组成空调器100的新风腔室。隔风件150用于连接空调器100的进风管,以将新风导入集风腔141,增压腔142用于将集风腔141内的新风加速导入送风腔143,壳体110与新风蜗壳130围成回风腔室120,送风腔143与回风腔室120连通,回风腔室120与新风蜗壳130的进气口连通。
28.可见,在实际应用中,新风在进入回风腔室(120)与室内回风进行混合前,经过增压腔142的增压加速,具有更快的流速,使得新风压力大于回风压力,进而提升新风的进风效率,降低新风的风量损失。
29.本实施例中,集风腔141、增压腔142与送风腔143的内部空间逐渐减小,即新风依
次流过集风腔141、增压腔142与送风腔143的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增压加速。并且,增压腔142由连通集风腔141的一端至连通送风腔143的一端,在垂直于新风流向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新风在流过增压腔142的过程中,横截面不断减小,使得新风流速不断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还可以在增压腔142内设置其他结构或装置,以提升新风流速。
30.实际上,本实施例中,隔风件150设置于壳体110的后围板与新风蜗壳130之间,且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的外壁连接,共同围成新风腔室。相较于将壳体110内部空间作为新风腔室的现有技术,大大缩减了新风腔室的容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堆积过多的问题。并且,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围成单独的新风腔室,避免与空调器100的室内回风共用同一个腔室,降低了新风腔室的压强,从而保证新风能够顺利的进入新风腔室内,减小空调器100的风量损失。
31.请结合参照图1及图3,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壳体110上设置有回风口111,壳体110对应回风口111的部分与新风蜗壳130围成回风腔室120,回风腔室120与新风蜗壳130的进气口连通,回风腔室120用于容纳室内回风并将室内回风导入新风蜗壳130的进气口。
32.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通过增设隔风件150,将壳体110内部空间分割,形成独立的新风腔室与回风腔室120,新风在独立的新风腔室内不会与回风混合,保证新风腔室的内部压强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新风的顺利进风。
33.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在新风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送风腔143,送风腔143与回风腔室120连通,新风腔室依次通过送风腔143、回风腔室120与新风蜗壳130的进气口连通。
34.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新风腔室的压强高于回风腔室120,回风腔室120内的回风无法由送风腔143倒流回新风腔室,新风腔室内的新风通过送风腔143顺利进入回风腔室120内,再由新风蜗壳130的进风口进入新风蜗壳130内。
35.新风蜗壳13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壁131、第二侧壁133及第三侧壁135,第二侧壁133与壳体110的后围板相对应,第一侧壁131与第三侧壁135分别设置于第二侧壁133的两端,第一侧壁131与第三侧壁135上均设置有进风口。隔风件150与第二侧壁133连接,并共同围成新风腔室,壳体110分别与第一侧壁131及第三侧壁135围成两个回风腔室120。即,壳体110上分别与第一侧壁131及第三侧壁13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回风口111。
36.本实施例中,蜗壳的两个进风口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131及第三侧壁135上,即,壳体110与第一侧壁131及第三侧壁135围成的两个回风口111与蜗壳的两个进风口直接连通。第二侧壁133上与第一侧壁131的衔接处及第二侧壁133上与第三侧壁135的衔接处设置有送风腔143,两个送风腔143与两个回风腔室120分别连通。
37.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器100的进风管将新风输送入隔风件150与第一侧壁131围成的新风腔室内,壳体110上设置的两个回风口111将室内回风导入两个回风腔室120内。新风腔室内的新风通过两个送风腔143分别流入两个回风腔室120内,并在回风腔室120内与室内回风混合,两股气流混合后一起流入新风蜗壳130对应的进气口。
38.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第三视角下的剖视图。过滤格栅170容置于送风腔143内,实际上过滤格栅170设置于送风腔143出风的一端,用于对流经
送风腔143的新风进行初步过滤。
39.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还包括过滤装置190,过滤装置190设置于新风蜗壳130的进风口,用于对进入新风蜗壳130的气体进行过滤。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新风与回风腔室内的回风在到达新风蜗壳130的进风口时,由过滤装置190进行过滤,提升空调器100的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40.请结合参照图1、图2及图5,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1.为了方便隔风件150安装,本实施例中,新风蜗壳130的第二侧壁133上凸设有配合凸起1331,隔风件150上设置有盖合部151,盖合部151呈拱桥状,盖合部151与配合凸起1331盖合。
42.在隔风件150安装在新风蜗壳130的第二侧壁133上时,只需将盖合部151盖合在配合凸起1331上,便能够实现对隔风件150在第二侧壁133上的快速且精确的定位,对后续固定隔风件150提供便利。
43.本实施例中,增压腔142与送风腔143及回风腔室1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增压腔142各自的一端均与集风腔141连通,两个增压腔142各自的另一端与两个送风腔143分别连通,两个送风腔143分别与两个回风腔室120连通。
44.为了保证集风腔141内的新风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两个增压腔142,本实施例中,隔风件150上设置有分流部157,分流部157设置于两个增压腔142之间,用于将集风腔141内的新风分流至两个增压腔142内。
45.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两个增压腔142各自的一端均与集风腔141的底部连通,拱桥状的盖合部151还用于将进入集风腔141的新风向底部导流,以防止新风在集风腔141内堆积,提升新风进风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33上设置有螺纹孔1333,隔风件150上贯穿设置有安装通孔153,在盖合部151与配合凸起1331盖合的情况下,螺纹孔1333与安装通孔153对齐,隔风件150通过由安装通孔153旋进螺纹孔1333的螺钉与第二侧壁133连接,实现对隔风件150的安装。在实际安装隔风件150时,先将盖合部151盖合在配合凸起1331上,盖合完成时,隔风件150上设置的安装通孔153与第二侧壁133上设置的螺纹孔1333自然对齐,此时,将螺钉穿过安装通孔153,并旋进螺纹孔1333直至旋紧,即可完成隔风件150的安装。
46.本实施例中,隔风件150大致呈板状,盖合部151设置于隔风件150的一端的一侧。当需要拆卸隔风件150时,只需将螺钉旋出,旋出螺钉后,扳动隔风件150远离盖合部151的一端,即可带动隔风件150以盖合部151为中心旋转,旋转一定角度后,盖合部151与配合凸起1331解除盖合,即完成隔风件150的拆卸。可见,隔风件150的拆装过程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便于维护检修。
47.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还可以采用如卡扣配合、磁吸等其他可拆卸的连接形式进行连接。
48.隔风件150远离盖合部151的一侧还设置有新风接口155,新风腔室与新风接口155连通,新风接口155用于连接空调器100的进风管,以将进风管内输送的新风导入新风腔室内。本实施例中,新风接口155呈圆柱形,并且,新风接口155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以及用于固定进风管的固定部。
49.并且,在隔风件150围成新风腔室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分流部157,多个分流部157用于将由空调器100的进风管引入新风腔室内的新风分流至两个送风腔143,进而提升了新风进入新风蜗壳的速度,避免新风在新风腔室内堆积,进一步提升了新风的进风效率。
50.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原有空调器100的结构基础上增设隔风件150,并将隔风件150设置于壳体110内部与新风蜗壳130连接,围成新风腔室。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小了新风腔室的容积,解决了过多新风堆积的问题,提升了进风效率。
51.并且,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单独围成新风腔室,避免与回风共用进风腔室,降低了新风腔室的压强,从而减小风量损失。并且,隔风件150与新风蜗壳13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隔风件150的拆洗与空调器100的维护检修,节省拆装成本。
52.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具有进风效率高、风量损失小、便于维护检修的特点。
53.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