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9107发布日期:2022-05-17 14:1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传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3.大多数食用菌为了长时间保存,需要进行干燥脱水处理,才能够长时间保存,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晒干处理的,工作效率低,工作繁琐,不利于大量生产,还有直接将待烘干的食用菌摊开在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并在传送带的传输过程中逐渐加热烘干,但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烘干效率,现有方式只能延长传送带的传输距离。延长传送带的传输距离会造成传送装置的体积相当庞大,不仅增加了设备的占用面积,且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4.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上部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烘干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位于烘干箱外侧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固定套接在第二转动轴的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烘干箱外侧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从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烘干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加料箱,所述加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加料仓,所述加料箱的侧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传料板,所述加料箱侧面的出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道。
8.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裙边。
9.优选地,所述滑道的宽度略小于两个裙边内面之间的距离。
10.优选地,所述第三传送带贯穿烘干箱的侧壁。
11.优选地,所述烘干箱的内壁上均匀的铺设有加热丝。
12.优选地,所述加料箱的顶面设置有加料口。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加料箱、第二伺服电机、旋转传料板,加料箱当中的食用菌在开启第二伺服电机后会沿旋转传料板进入到滑道当中并落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面,旋转传料板转动时
传料保证了从加料箱出料口传出的食用菌的均匀性,一次不会过多或过少,通过滑道后能够均匀的铺设在传送带上,防止了出现食用菌堆叠导致烘干不完全的现象;
15.2、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三个传送带之间的传动连接实现了一整个大传送带传送的效果,节约了场地,同时三条传送带在烘干箱内部的配合传送保证了食用菌在烘干箱内部得到充分的烘干,达到烘干要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烘干箱、2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传送带、4裙边、5第一转动轴、6第二传送带、7第二转动轴、8第三传送带、9第三转动轴、10第一从动轮、11第二从动轮、12第三从动轮、13第四从动轮、14加料箱、15加料仓、16第二伺服电机、17旋转传料板、18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的上部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烘干箱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第一转动轴5的位于烘干箱1外侧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轮10,第一从动轮10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1,第二从动轮11固定套接在第二转动轴7的转轴上,第二转动轴7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6,第二转动轴7位于烘干箱1外侧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从动轮12,第三从动轮12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从动轮13,第四从动轮13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动轴9上,第三转动轴9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8,烘干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加料箱14,加料箱14的内部设置有加料仓15,加料箱14的侧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6,第二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传料板17,加料箱14侧面的出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8。
22.参照图1-2,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6和第三传送带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裙边4。
23.参照图2,滑道18的宽度略小于两个裙边4内面之间的距离。
24.参照图1,第三传送带8贯穿烘干箱1的侧壁。
25.参照图1,烘干箱1的内壁上均匀的铺设有加热丝。
26.参照图1,加料箱14的顶面设置有加料口。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28.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需要烘干的食用菌加入到加料箱14当中,随后开启第二伺服电机16,第二伺服电机16转动带动旋转传料板17转动,转轴上的两块传料板之间的距离有限,每次卡合的食用菌数量有限,食用菌通过旋转传料板17的旋转卡合将食用菌传至加料箱14的出料口处并沿滑道18滑至第一传送带3的顶面,裙边4能够防止传送带上的食用菌
在传动过程中掉落;
29.开启烘干箱1当中的加热丝使整个烘干箱1达到烘干的温度,随后第一传送带3在第一伺服电机2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一传送带3转动后通过第一从动轮10和第二从动轮11带动第二转动轴7转动即可带动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转动后又通过第三从动轮12和第四从动轮13带动第三转动轴9转动即可将第三传送带8转动,第一传送带3上的食用菌在从滑道18上滑落后会均匀的铺设在顶面,随后沿第一传送带3进入到烘干箱1当中,到达尽头后传至第二传送带6上,随后进入第三传送带8并被传出烘干箱1,整个传送的过程能够将食用菌烘干。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包括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上部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所述烘干箱(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位于烘干箱(1)外侧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轮(10),所述第一从动轮(10)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1),所述第二从动轮(11)固定套接在第二转动轴(7)的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7)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6),所述第二转动轴(7)位于烘干箱(1)外侧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从动轮(12),所述第三从动轮(12)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有第四从动轮(13),所述第四从动轮(13)固定套接在第三转动轴(9)上,所述第三转动轴(9)的外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8),所述烘干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加料箱(14),所述加料箱(14)的内部设置有加料仓(15),所述加料箱(14)的侧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传料板(17),所述加料箱(14)侧面的出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6)和第三传送带(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裙边(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8)的宽度略小于两个裙边(4)内面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带(8)贯穿烘干箱(1)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的内壁上均匀的铺设有加热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箱(14)的顶面设置有加料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烘干传送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上部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烘干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加料箱当中的食用菌在开启第二伺服电机后会沿旋转传料板进入到滑道当中并落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面,旋转传料板转动时传料保证了从加料箱出料口传出的食用菌的均匀性,一次不会过多或过少,通过滑道后能够均匀的铺设在传送带上,防止了出现食用菌堆叠导致烘干不完全的现象,三个传送带之间的传动连接实现了一整个大传送带传送的效果,节约了场地,同时三条传送带在烘干箱内部的配合传送保证了食用菌在烘干箱内部得到充分的烘干,达到烘干要求。达到烘干要求。达到烘干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尚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