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1613发布日期:2022-04-09 08:4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道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


背景技术:

2.辊道窑主要用于瓷砖等陶瓷建材的生产,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具有结构合理,机型紧凑,噪声小,产量高,加工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等特点。对于现有的辊道窑,其温度控制不够精细,常出现加热过高温或冷却过低温的现象;另外,基本都是通过机械按键实现温度的调节,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能够解决现有辊道窑炉存在温度调节不精细以及不方便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加热驱动模块、散热驱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指示模块、告警模块、第一手势感应模块以及第二手势感应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加热驱动模块、散热驱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指示模块、告警模块、第一手势感应模块以及第二手势感应模块均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辊道窑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手势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手势感应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加热状态,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散热驱动模块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散热状态,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指示模块以及告警模块的运行状态,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5.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以及第一滤波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限流单元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接地。
6.优选地,所述加热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三限流单元、第二滤波单元以及加热接入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滤波单元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限流单元与所述加热接入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接入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
7.优选地,所述散热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单元、第四限流单元、第三滤波单元以及散热接入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
单元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限流单元与所述散热接入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接入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
8.优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至少三种色温的指示灯单元、第五限流单元、第六限流单元以及第四滤波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通过所述第五限流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单元通过第六限流单元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四滤波单元接地。
9.优选地,所述告警模块包括告警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七限流单元以及第五滤波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五滤波单元接地,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限流单元与所述告警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告警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
10.优选地,所述辊道窑温控电路还包括人体感应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人体感应单元、第八限流单元、第九限流单元以及第六滤波单元;所述人体感应单元通过所述第八限流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人体感应单元用于获取人体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运行状态;所述人体感应单元通过第九限流单元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六滤波单元接地。
11.优选地,所述辊道窑温控电路还包括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照明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十限流单元以及第七滤波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七滤波单元接地,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十限流单元与所述照明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照明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
12.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单元、电压转换单元、输入滤波单元、输出滤波单元、充电转换单元、第五开关单元以及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加热驱动模块、散热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告警模块以及电压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入滤波单元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指示模块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出滤波单元接地;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以及电压检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单元的充电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或第二开关单元或第三开关单元或第四开关单元或第五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或第二开关单元或第三开关单元或第四开关单元或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或第二开关单元或第三开关单元或第四开关单元或第五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或第二开关单元或第三开关单元或第四开关单元或第五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辊道窑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
显示;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加热状态,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散热驱动模块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散热状态,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指示模块以及告警模块的运行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辊道窑炉存在温度调节不精细以及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道窑温控电路的原理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检测模块的原理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驱动模块的原理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驱动模块的原理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示模块的原理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告警模块的原理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感应模块的原理框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模块的原理框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模块的原理框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道窑温控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供电模块2、控制模块3、加热驱动模块4、散热驱动模块5、显示模块6、通信模块7、指示模块8、告警模块9、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以及第二手势感应模块 13;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加热驱动模块4、散热驱动模块5、显示模块6、通信模块7、指示模块8、告警模块9、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以及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均与所述供电模块2以及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辊道窑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6显示,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用于获取第一手势感应信号,所述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用于获取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4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加热状态,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散热驱动模块5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散热状态,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指示模块8以及告警模块9的运行状态,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7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和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均为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和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之间的距离为5~20cm,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但均不限于此;单片机集成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器等诸多部件,实现对信号的处理、数据存储等诸多功能。比如运算器中就包含了大量比较电路,可以对接收的信号指令进行逻辑运算处理。优选地,上述单片机可以采用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jg809ns。
33.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检测辊道窑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6显示;通过所述控制模块3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4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加热状态,根据所述温度信号、第一手势感应信号以及第二手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散热驱动模块5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辊道窑的散热状态,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指示模块8以及告警模块9的运行状态,通过所述通信模块7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辊道窑炉存在温度调节不精细以及不方便的问题。
3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4和散热驱动模块5的运行状态对辊道窑的温度进行精细的控制,并通过所述指示模块指示温度状态以及告警状态,并且通过通信模块将辊道窑的温度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器或相关工作人员的手机端端等客户端,从而方便进行远程和及时的管控。另外,在现场进行温度调节时,当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先获取到第一手势信号后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紧接着获取到第二手势信号(用户从上往下挥手感应),所述控制模块3此时控制所述散热驱动模块驱动散热设备对辊道窑进行散热;当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先获取到第二手势信号后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紧接着获取到第一手势信号(用户从下往上挥手感应),所述控制模块3此时控制所述加热驱动模块驱动加热设备对辊道窑进行加热;所述散热设备或加热设备开启后,当用户用手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或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3将所述散热设备或加热设备的功率降低,当用户用手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或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3将所述散热设备或加热设备的功率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手势感应模块12和第二手势感应模块13能够对辊道窑的温度进行控制,无需接触,通过挥手的感应方式就能实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35.如图2所示,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01、第一限流单元 102、第二限流单元103以及第一滤波单元104;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1通过所述第一限流单元102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1通过所述第二限流单元103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单元104 接地。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1为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1实时监测辊道窑的温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37.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驱动模块4包括第一开关单元401、第三限流单元 402、第二滤波单元403以及加热接入单元404;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滤波单元403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限流单元402与所述加热接入单元404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接入单元404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的输出端接地。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接入单元用于接入加热设备,当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小于预设最低温度时(或者用户手动打开加热功能),将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打开,散热设备上电开始工作,给辊道窑炉加热;并通过所述第三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二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39.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驱动模块5包括第二开关单元501、第四限流单元 502、第三滤波单元503以及散热接入单元504;所述第二开关单元501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单元503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50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限流单元502与所述散热接入单元504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接入单元504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501的输出端接地。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接入单元用于接入散热设备(风扇等设备),当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或者用户手动打开散热功能),将所述第二开关单元501打开,散热设备上电开始工作,给辊道窑炉散热;并通过所述第四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41.如图5所示,所述指示模块8包括至少三种色温的指示灯单元801、第五限流单元802、第六限流单元803以及第四滤波单元804;所述指示灯单元801通过所述第五限流单元802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单元801通过第六限流单元803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四滤波单元804 接地。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所述指示灯单元801亮红色;当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小于预设最地温度时,所述指示灯单元801亮黄色;其他情况,所述指示灯单元801 亮绿色。并通过所述第五限流单元、第六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四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43.如图6所示,所述告警模块9包括告警单元901、第三开关单元902、第七限流单元903以及第五滤波单元904;所述第三开关单元90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五滤波单元904接地,所述第三开关单元902 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限流单元903与所述告警单元901的一端连接,所述告警单元901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902的输出端接地。
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或小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将所述第三开关单元902打开,所述告警单元上电发出告警;否则将所述第三开关单元902打关闭,所述告警单元断电不工作。并通过所述第七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五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45.如图7所示,所述辊道窑温控电路还包括人体感应模块(未标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未标记)包括人体感应单元1001、第八限流单元1002、第九限流单元1003以及第六滤波单元1004;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通过所述第八限流单元1002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用于获取人体感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6 的运行状态;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通过第九限流单元1003与所述供电模块2 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六滤波单元1004接地。
4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为微波传感器或热释电传感器,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检测人体靠近信号,当检测到人体靠近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3驱动所述显示模块6点亮,从而方便用户查看温控参数,当检测到人体远离时,则关闭所述显示模块6,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所述第八限流单元1002、第九限流单元1003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六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47.如图8所示,所述辊道窑温控电路还包括照明模块(未标记),所述照明模块(未标记)包括照明单元1101、第四开关单元1102、第十限流单元1103 以及第七滤波单元1104;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七滤波单元1104接地,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十限流单元1103与所述照明单元1101的一端连接,所述照明单元 1101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的开关状态。
4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人体感应单元1001检测人体靠近信号,当检测到人体靠近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打开,照明单元上电点亮,从而为用户提供照明效果,方便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当检测到人体远离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1102关闭,则所述照明模块6断电熄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所述第十限流单元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并通过所述第七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49.如图9所示,所述供电模块2包括电源单元201、电压转换单元202、输入滤波单元203、输出滤波单元204、充电转换单元205、第五开关单元206以及电压检测单元207;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的输入端、加热驱动模块4、散热驱动模块5、显示模块6、告警模块9以及电压检测单元207均与所述电源单元201 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入滤波单元203接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控制模块3、通信模块7、指示模块8、第一手势感应模块(未标记)以及第二手势感应模块(未标记)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出滤波单元204接地;所述第五开关单元206的控制端以及电压检测单元207均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206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单元201 的充电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206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转换单元205 电性连接。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转换获得适合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通过所述输入滤波单元以及输出滤波单元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供电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电压检测单元207检测所述电源单元201的电压信号进而获得电源单元的剩余电量,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是,将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开启,市电通过所述充电转换单元给所述电源单元充电,直至充满为止。
51.如图10~14所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或第二开关单元501或第三开关单元902或第四开关单元1102或第五开关单元206包括开关管4011、第一电阻 4012、第二电阻4013以及第一电容4014;所述第一电阻4012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或第二开关单元501或第三开关单元902或第四开关单元1102 或第五开关单元206的控制端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4013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401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4011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 401或第二开关单元501或第三开关单元902或第四开关单元1102或第五开关单元206的输入端,所述开关管4011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或第二开关单元
501或第三开关单元902或第四开关单元1102或第五开关单元206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管401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4014与所述开关管4011 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4011的导通状态,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401或第二开关单元501或第三开关单元902或第四开关单元1102或第五开关单元206的开关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4012、第二电阻4013进行限流,避免烧坏电子元器件;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滤除电路中的杂波,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5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