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具的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3211发布日期:2022-07-16 01:0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具的炉桥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是一种炉具的炉桥。


背景技术:

2.炉桥是炉具的必要组件。现在的炉具燃料在炉桥之上燃烧后的灰烬通过人工等外力使炉桥运动或燃料移动使燃料表面灰烬与燃料分离达到清灰助燃的目的。这样的炉桥在使用时需人值守,因此使用多有不变。同时由于清灰不便,带来了燃料燃烧不充分,不利于节能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具在燃料燃烧后体积变小而发生有利于清灰移动的一种炉具的炉桥,以便达到方便或自动清灰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炉具的炉桥,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下炉排梁(3)和联结齿(4),由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一组炉桥面,由另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另一组炉桥面,两组炉桥面底部分别与联结齿(4)连接成一体,使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与支撑座(5)连接。
5.所述的支撑座(5)是由间隔分布的支撑杆(7)连接成至少包括一个坡面腔(6)的结构,坡面腔(6)左右两端为对称l形支撑。
6.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座落在坡面腔(6)内。
7.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连接在坡面腔(6)的一端。
8.所述的支撑杆(7)之间间隔大于“v”字型炉排条齿(2)的间隔。
9.所述的联结齿(4)为长度相等的多个水平小直条,多个水平小直条间隔相等;多个小直条两端分别与两条下炉排梁(3)连接。
10.所述的小直条长度在14mm到40mm之间。
11.所述的炉排条齿(2)是多个并排固定的杆件。
12.所述的“v”字型结构或为一组或多组,一组“v”字型结构的上炉排梁(1)与另一组“v”字型结构的相邻上炉排梁(1)连接,两组“v”字型结构连接成“w”字型结构,多组“v”字型结构连接成vvv或vvvv。
13.所述的“v”字型结构的夹角在40
°
~120
°
之间。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两组由每条上炉排梁1与与其联结的炉排条齿2和这些炉排条齿2联结的下炉排梁3形成“v”字型结构,“v”字型结构的两个坡面之间为联结齿4,这样燃料燃烧后体积变小,随重力自动向下向中心移动,形成有利于清灰的状态,达到方便清灰或自动清灰。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上炉排梁;2、炉排条齿;3、下炉排梁;4、联结齿;5、支撑座;6、坡面腔;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炉具的炉桥,至少包括: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下炉排梁3和联结齿4,由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一组炉桥面,由另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另一组炉桥面,两组炉桥面底部分别与联结齿4连接这一体,使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与支撑座5连接。
22.支撑座5是由间隔分布的支撑杆7连接成至少包括一个坡面腔6的结构,坡面腔6左右两端为对称l形支撑。
23.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座落在坡面腔6内。
24.所述的支撑杆7之间间隔大于“v”字型炉排条齿2的间隔。
25.所述的联结齿4为长度相等的多个水平小直条,多个水平小直条间隔相等;多个小直条两端分别与两条下炉排梁3连接。
26.小直条长度在14mm。
27.所述的“v”字型结构的夹角在40
°

28.炉排条齿2是多个并排固定的杆件。
29.所述的“v”字型结构为一组,一组“v”字型结构的上炉排梁1与另一组“v”字型结构的相邻上炉排梁1连接,
30.实施例2
31.如图3所示,一种炉具的炉桥,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下炉排梁3和联结齿4,由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一组炉桥面,由另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另一组炉桥面,两组炉桥面底部分别与联结齿4连接这一体,使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与支撑座5连接。
32.支撑座5是由间隔分布的支撑杆7连接成至少包括一个坡面腔6的结构,坡面腔6左右两端为对称l形支撑。
33.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连接在坡面腔6的一端。
34.所述的支撑杆7之间间隔大于“v”字型炉排条齿2的间隔。
35.所述的联结齿4为长度相等的多个水平小直条,多个水平小直条间隔相等;多个小直条两端分别与两条下炉排梁3连接。
36.小直条长度在40mm。
37.所述的“v”字型结构的夹角在120
°

38.炉排条齿2是多个并排固定的杆件。
39.所述的“v”字型结构为两组,两组“v”字型结构连接成“w”字型结构。
40.实施例3
41.参考图1和图2,一种炉具的炉桥,至少包括: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下炉排梁3和联结齿4,由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一组炉桥面,由另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另一组炉桥面,两组炉桥面底部分别与联结齿4连接这一体,使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与支撑座5连接。
42.支撑座5是由间隔分布的支撑杆7连接成至少包括一个坡面腔6的结构,坡面腔6左右两端为对称l形支撑。
43.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座落在坡面腔6内。
44.所述的支撑杆7之间间隔大于“v”字型炉排条齿2的间隔。
45.所述的联结齿4为长度相等的多个水平小直条,多个水平小直条间隔相等;多个小直条两端分别与两条下炉排梁3连接。
46.小直条长度在300mm。
47.所述的“v”字型结构的夹角在90
°

48.炉排条齿2是多个并排固定的杆件。
49.所述的“v”字型结构为一组。
50.实施例4
51.参考图1和图2,一种炉具的炉桥,至少包括: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下炉排梁3和联结齿4,由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一组炉桥面,由另一组上炉排梁1、炉排条齿2和下炉排梁3连接成另一组炉桥面,两组炉桥面底部分别与联结齿4连接这一体,使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与支撑座5连接。
52.支撑座5是由间隔分布的支撑杆7连接成至少包括一个坡面腔6的结构,坡面腔6左右两端为对称l形支撑。
53.所述的两组炉桥面形成“v”字型结构,两组炉桥面的一端连接在坡面腔6的一端。
54.所述的支撑杆7之间间隔大于“v”字型炉排条齿2的间隔。
55.所述的联结齿4为长度相等的多个水平小直条,多个水平小直条间隔相等;多个小直条两端分别与两条下炉排梁3连接。
56.小直条长度在20mm。
57.所述的“v”字型结构的夹角在70
°

58.炉排条齿2是多个并排固定的杆件。
59.所述的“v”字型结构为多组。多组“v”字型结构连接成vvv或vvvv等等。
60.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