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

文档序号:29501034发布日期:2022-04-06 17:0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花椒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花椒为芸香科落叶小乔木,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由于花椒具有一种特殊香味,经常用作香料使用,是美味佳肴的主要调味品,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具有祛湿驱寒的功效。食用花椒时,通常直接将花椒颗粒用于烹饪菜肴,或者制成花椒油或花椒粉食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食用,均需要将采摘的花椒烘干。如果采摘的花椒水分过多,会出现发霉腐烂等情况,影响到花椒的储存时间。因此,在进行花椒深加工时,必须将其烘干,这样才能提高储存时间,如果烘干不彻底易导致霉变腐烂等情况,从而影响花椒的品质,使花椒的经济价值不能达到最大化。
3.目前人们对花椒烘干时多采用电烘烤、碳烘烤或者热风烘烤等方式,采用电烘烤及碳烘烤方式,在烘干时,如果花椒铺设过厚时,则无法对底层的花椒进行有效的烘干,从而导致花椒烘干不均匀的问题;而采用热风烘烤方式,其结构一般包括有热风供应装置和箱体,在箱体内设置用于放置物料的料车。热风在箱体内腔流通,通过带走物料中的水分达到烘干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热风烘烤方式,花椒在烘干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汽会留置在箱体内,不能快速排除,从而影响烘干效果,降低烘干速度;同时,利用热风对花椒进行烘干,当花椒烘干后,随花椒外排热风还具有较高的温度,现有箱体结构一般都是将热风直接排出箱体外,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及使用方便的烘干装置,利用该烘干装置不仅能够提高烘干效率,还能及时排出烘干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汽,并充分利用烘干过程中的高温热气实现二次预热,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有烘干箱、热风机、预热箱、抽风机、除湿干燥器、导料板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有进风管、排风管、抽风管和预热管,所述导料板呈倾斜方式设置于烘干箱内,所述烘干箱通过导料板将其内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在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有与上腔室相通的进料孔和排气孔,所述预热箱、抽风机和除湿干燥器均设置于烘干箱的顶部外侧,所述预热箱与所述进料孔相通,在所述预热箱的顶部还设有进料斗,在所述烘干箱的下部右侧设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出料孔,并在所述出料孔处还焊接有与出料孔相通的接料斗;所述抽风机通过抽风管与排气孔连接,所述预热箱与除湿干燥器之间通过预热管相连接,所述除湿干燥器与抽风机之间通过排风管相连接;在所述上腔室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斜置的挡料板,所述斜置的挡料板在上腔室内壁左右侧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导料板中设
有多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一透气孔,在所述烘干箱的下部左侧设有与下腔室相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通过进风管与设置于在烘干箱外侧的热风机相连接。
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烘干箱内还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设置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其上端与进料孔相连接,下端位于所述上腔室内壁中最顶端的挡料板正上方;而所述出料孔与设置于所述烘干箱内的导料板最低端处于同一平面内。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挡料板中设有若干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二透气孔,所述挡料板通过第二透气孔构成筛网结构;所述导料板沿烘干箱的底面呈5~15度的角度倾斜布置,其中所述挡料板中的第二透气孔的孔径略大于所述导料板中的第一透气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挡料板呈垂直状态布置,而所述第一透气孔沿所述烘干箱的轴向布置于导料板中。
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所述热风机和抽风机均为离心式风机。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进风管与进风孔的连接处,以及抽风管与排气孔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套,并在所述排气孔的进口处还设有筛网;而在所述出料孔处还设有可开闭的密封挡板,所述出料孔与接料斗之间通过密封挡板相连接。
10.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由于在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导料板,并在所述导料板中设有多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一透气孔,同时,在所述上腔室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斜置的挡料板,所述斜置的挡料板在上腔室内壁左右侧依次间隔安装,并在所述挡料板中设有若干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二透气孔;在热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进风管输入的热风进入到下腔室内,可通过第一透气孔上升至上腔室内,并利用第二透气孔,可对进入到上腔室内的花椒进行均匀的烘干,到达烘干充分的目的;另外,由于还设有抽风机和除湿干燥器,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及时排出上腔室内的水汽,在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能充分利用高温的热气对进入预热箱内的花椒进行预热,这样能减少烘干时间,从而提高烘干效率,还能减少能源浪费,节能环保。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烘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高温热气对花椒进行预热,减少能源浪费,其性能稳定,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所示:1-烘干箱、101-上腔室、102-下腔室、103-进料孔、104-排气孔、105-出料孔、106-进风孔、2-热风机、3-预热箱、4-抽风机、5-除湿干燥器、6-导料板、61-第一透气孔、7-进风管、8-排风管、9-抽风管、10-预热管、11-进料斗、12-接料斗、13-挡料板、131-第二透气孔、14-下料管、15-密封套、16-筛网、17-密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有烘干箱1、热风机2、预热箱3、抽风机4、除湿干燥器5、导料板6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有进风管7、排风管8、抽风管9和预热管10,所述导料板6呈倾斜方式设置于烘干箱1内,所述烘干箱1通过导料板6将其内腔分隔为上腔室101和下腔室102,在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设有与上腔室101相通的进料孔103和排气孔104,所述预热箱3、抽风机4和除湿干燥器5均设置于烘干箱1的顶部外侧,所述预热箱3与所述进料孔103相通,在所述预热箱3的顶部还设有进料斗11,在所述烘干箱1的下部右侧设有与下腔室102相通的出料孔105,并在所述出料孔105处还焊接有与出料孔105相通的接料斗12;所述抽风机4通过抽风管9与排气孔104连接,所述预热箱3与除湿干燥器5之间通过预热管10相连接,所述除湿干燥器5与抽风机4之间通过排风管8相连接;在所述上腔室101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斜置的挡料板13,所述斜置的挡料板13在上腔室101内壁左右侧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导料板6中设有多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一透气孔61,在所述烘干箱1的下部左侧设有与下腔室102相通的进风孔106,所述进风孔106通过进风管7与设置于在烘干箱1外侧的热风机2相连接;其中所述热风机2和抽风机4均为离心式风机。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烘干箱1内还设有下料管14,所述下料管14设置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其上端与进料孔103相连接,下端位于所述上腔室101内壁中最顶端的挡料板13正上方;而所述出料孔105与设置于所述烘干箱1内的导料板6最低端处于同一平面内。
1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挡料板13中设有若干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31,所述挡料板13通过第二透气孔131构成筛网结构;所述导料板6沿烘干箱1的底面呈5~15度的角度倾斜布置,其中所述挡料板13中的第二透气孔131的孔径略大于所述导料板6中的第一透气孔61的孔径,所述第二透气孔131与挡料板13呈垂直状态布置,而所述第一透气孔61沿所述烘干箱1的轴向布置于导料板6中。
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其中在所述进风管7与进风孔106的连接处,以及抽风管9与排气孔104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套15,并在所述排气孔104的进口处还设有筛网16;而在所述出料孔105处还设有可开闭的密封挡板17,所述出料孔105与接料斗12之间通过密封挡板14相连接。
19.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深加工的烘干装置,使用时,利用热风机2将产生的热风输入到下腔室102内,利用所述导料板6中的第一透气孔61,可使输入的热风通过第一透气孔61向上进入到上腔室101内,同时,由于在所述上腔室101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斜置的挡料板13,所述斜置的挡料板13在上腔室101内壁左右侧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挡料板13中设有若干个呈陈列式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31,所述挡料板13通过第二透气孔131构成筛网结构;从预热箱3进入到上腔室101内的花椒,通过挡料板13在下落过程中即可实现烘干操作,烘干产生的水汽漂浮于烘干箱1内上端;同时。由于在烘干箱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抽风机4和除湿干燥器5,所述抽风机4通过抽风管9将含水汽的高温热气吸出并导入到除湿干燥器5内,最后通过预热管10将经过除湿后高温热气输送到预热箱3内,从而可对预热箱3内的花椒进行预热。
20.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烘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高温热气对花椒进行预热,减少能源浪费,其性能稳定,适合推广应用。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