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216发布日期:2022-04-14 20:5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燃煤式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炉。


背景技术:

2.燃煤热风炉是可以提供热风的燃煤炉,有专用于温室大棚、种养殖等行业的燃煤热风炉产品燃料多采用散烧煤,现有的热风炉因不能将炉膛内燃煤的热量有效的传输出来,导致热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炉。
4.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是:炉膛,具有出火口;
5.炉体,与所述炉膛连通,其内置有集热室,且所述集热室靠近所述出火口上方,在所述炉体外壁开设有出风口;
6.风机,出风端通过第一吸热管与所述集热室连通,所述集热室通过第二吸热管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外壁中空并分别形成互不相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
8.进一步地,包括第三吸热管,所述第三吸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热管一端所述第一空腔的连接呈45度夹角。
10.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所述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水箱,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和出水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炉体顶端设置有烟囱,所述水箱与所述烟囱的外壁套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炉膛两侧分别开设有出灰口和填煤口,在所述炉膛底端设置用于清灰和点火的通风口。
13.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内壁设有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内置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通风口和所述炉膛的出火口。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热风机,通过在炉体内设置集热室,且集热是设在炉膛出火口上方,以及设置风机,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第一吸热管与集热室连通,集热室通过过第二吸热管与出风口连通,在使用时,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对集热室进行加热,集热室充分吸收出火口的热量,同时,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具有一定温度,烟温会提升第一吸热管和第二吸热管的温度,开启风机,风机经第一吸热管、集热室和第二吸热管所形成的通路,将具有一定温度的空气字出风口排至炉体外部,可用于供热;本技术将炉膛内燃煤的热量有效的传输出来,充分利用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提高热风炉的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7.10、炉体;11、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烟囱;14、出风口; 20、炉膛;21、出灰口;22、填煤口;30、水箱;40、集热室;50、风机; 60、第一吸热管;70、第二吸热管;80、第三吸热管;90、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19.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风炉,包括炉膛20,具有出火口;
20.炉体10,与炉膛20连通,其内置有集热室40,且集热室40靠近出火口上方,通过炉膛20内燃料包的燃烧火焰经出火口直烧集热室40,在炉体 10外壁开设有出风口14;
21.这里的集热室4是中空的箱体结构,充分吸收了出火口的高温,提升热效,集热室4外部的四个角处分别通过第一吸热管60固设在靠近炉体10 底端的内壁;
22.风机50,出风端通过第一吸热管60与集热室40连通,集热室40通过第二吸热管70与出风口14连通。启动风机50,将集热室40内的热量通过风机50将热量经第二吸热管70排至出风口14,再通过出风口14将热量带出炉体10,进而起到供热的效果。
23.在炉体10的外壁设置有两个风机50。
2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炉体10的外壁中空并分别形成互不相通的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风机50与第一空腔11相通,出风口14与第二空腔 12相通,两个风机50分别与第一空腔11连通。
25.需说明的是,风机50排出的气流存在第一空腔11内,第一空腔11与第一吸热管60相通,风机50产生的气流经第一吸热管60排至集热室40。
2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包括第三吸热管80,第三吸热管80设于炉体10 内,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11与第二空腔12连通。第三吸热管80主要吸收炉体10内的热量,通过第一空腔11内的气流压力将第三吸热管80内热量排至第二空腔12。
27.需说明的是,第三吸热管80的设置不低于4根,其两端与第一空腔11 和第二空腔12连接的角度是最大化延长管路长度,目的是增加管路的吸热面。
28.第一吸热管60、第二吸热管70和第三吸热管80的总数不低于12根,目的是提升吸热效果。
2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吸热管60一端第一空腔11的连接呈45度夹角,使得第一空腔11内的气流量经第一吸热管60更均匀的排入集热室40,第一吸热管60共有四根,分别设置在集热室40外围的四个角处。
3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靠近第二空腔12的炉体10外壁上设置有水箱30,在水箱30上设置有加水口和出水口,水箱30是利用第二空腔12和烟囱13 的余温进行加热产生蒸汽通过出水口对空气进行加湿,水箱30通过加水口进行加水,同时在水箱30上可加装水龙头,用于热水取用。
3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炉体10顶端设置有烟囱13,水箱30与烟囱13的外壁套接,燃料包在炉膛20内燃烧产生的烟通过烟囱13排出。
3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炉膛20的截面形状是长方形,尺寸符合方行蜂窝燃料3*2*3(单块100*100*90

)尺寸,炉膛20两侧分别开设有出灰口 21和填煤口22,在炉膛20底端设置用于清灰和点火的通风口90,出灰口 21是便于对炉膛20内燃烧后的废料进行清理,防止废料回收的不当造成环境的污染,通过填煤口22对炉膛20内进行填加燃料。
33.这里说的燃料包采用300*200*270

尺寸进行包装,内含16块多块方形蜂窝型煤和4块引火炭,多块方形窝型煤保证了燃料燃烧时间延长,引火炭可加速引燃方形蜂窝型煤,有效地克服了点火阶段的繁琐。
3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炉膛20内壁设有耐火材料层,耐火材料层内置通风管,通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通风口90和炉膛20的出火口,通风管的设置主要是辅助燃料包在炉膛20内的点燃。耐火材料层的外层添加有保温材料,能有效降低热损耗,且保温助燃提升火力。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炉的使用方法:将燃料包通过填煤口22 置于炉膛20中心位置,先在通风口90引燃引火炭,再通过引火炭高温点燃其他燃料,待燃料正常燃烧后,出火口的火焰直烧集热室40,此时炉体 10内的烟温依次加热第一吸热管60、第二吸热管70和第三吸热管80,启动风机50,吸热管及集热室40内的热量通过风机50带出炉体10,燃烧后的废料再通过出灰口21和通风口90清理。
3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