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装置和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1954发布日期:2022-04-22 10:3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供水装置和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水装置和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供水装置有的具有同时能够供给用户冷净水和热净水的功能,这类供水装置一般采用温水储水装置设置在热水储水装置的上方,热水储水装置中的热净水出水依靠温水储水装置中的净水驱替出来。
3.上述供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是存在温水储水装置里的水温容易受到热水储水装置里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的影响,从而造成温水储水装置里的净水的温度上升。尤其在夏天,受热水储水装置热涨水的影响,温水储水装置的出水温度可达到40℃或更高温度,超过了供水装置常温水或温水或冷水的标准,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其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水的温度的上升程度。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6.一种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
7.温水储水装置,所述温水储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挡板部,所述挡板部将所述壳体内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连通部;
8.热水储水装置,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相连通。
9.优选地,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第二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区域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
10.优选地,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第二区域相连通,所述温水储水装置具有温水出水口,所述温水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11.优选地,所述热水储水装置中具有用于对内腔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
12.优选地,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通过输水管体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第二区域相连通,所述输水管体具有第一端口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二端口,所述输水管体的第一端口伸入至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所述第一端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连通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端口能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相连通。
13.优选地,所述输水管体上具有弯曲段。
14.优选地,所述挡板部包括第一挡板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板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第二挡板部,所述第一挡板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挡板部上。
15.优选地,所述挡板部至少部分呈中空结构,所述挡板部中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穿过所述中空结构。
16.优选地,所述温水储水装置位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上方。
17.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18.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内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温水储水装置,所述排气管上端的端口高度高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最高水位。
19.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20.水输出单元,水输出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所述温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入端能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
21.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一开闭阀;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入端能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二开闭阀;
22.所述水输出单元还包括:输出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相连通。
23.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热水储水装置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入端能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
24.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
25.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供水装置;
26.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能与所述温水储水装置的容纳腔相连通。
2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28.本技术中供水装置在热水储水装置里的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中时,其只能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的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小,其导致的温度升高较少,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可以用于供给用户使用。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降低了另外一个区域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程度,在温水储水装置将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供给用户使用时可以保证水的温度符合要求。
29.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30.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温水储水装置的俯视图;
32.图2为图1中b-b处的剖面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装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3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36.10、温水储水装置;20、热水储水装置;201、热水出水口;202、加热件; 30、输水管体;301、弯曲段;302、第一端口;303、第二端口;40、排气管; 50、水输出单元;501、第一输入端;502、第二输入端;503、输出端;60、第一开闭阀;70、第二开闭阀;1、壳体;12、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5、容纳腔;16、温水出水口;17、补水进口;2、挡板部;21、第一挡板部;22、第二挡板部;3、连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37.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水的温度的上升程度,在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供水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温水储水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 中b-b处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供水装置可以包括:温水储水装置10,温水储水装置10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挡板部2,挡板部2将壳体1内分成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第一区域12与第二区域13设置有连通部3;热水储水装置20,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或第二区域13相连通。
40.本技术中供水装置在热水储水装置20里的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时,其只能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或第二区域13中,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小,导致的温度升高较少,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可以用于供给用户使用。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降低了另外一个区域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程度,在温水储水装置10将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供给用户使用时可以保证水的温度符合要求。
41.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中的供水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供水装置可以包括:温水储水装置10和热水储水装置 20。温水储水装置10用于存储冷水、温水、常温水等温度较低的水。热水储水装置20用于存储温度较高的热水,热水可以加热过后输入至热水储水装置20 中进行存储,也可以在热水储水装置20进行加热以形成热水,例如,热水储水装置20中具有用于对内腔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202。
42.如图1和图2所示,温水储水装置10可以包括壳体1、挡板部2以及连通部3。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承装水的容纳腔15,壳体1可以呈各种不同的形状,在本技术中并不对其做任何限定,例如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等等。挡板部2将壳体1内分成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
43.作为可行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的底壁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板部 2,挡板部2将容纳腔15分隔成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
44.第一区域12与第二区域13之间通过连通部3相连通。连通部3可以位于挡板部2上,也可以不位于挡板部2上。例如,在壳体1上可以具有其它连通第一区域12与第二区域13的连通部3,连通部3可以是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位于壳体1外。
4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部2可以包括第一挡板部21、位于第一挡板部21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的第二挡板部22。第一挡板部21可以呈中空结构,从而利用气体有效提高第一挡板部21的隔热性能,降低第一区域12中的水和第二区域13中的水之间的换热量。连通部3可以位于第二挡板部22上,连通部3可以为一开孔。
46.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挡板部2至少部分呈中空结构,挡板部2中形成连通第一区域12与第二区域13的连通部3,连通部3穿过中空结构,连通部3可以呈管体状。在该实施方式中,挡板部2可以全部呈中空结构,连通部3依然位于挡板部2上,这样以后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挡板部2的隔热性能。
47.如图3所示,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或第二区域13相连通。在热水储水装置20里的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时,其只能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或第二区域13中,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小,其导致的温度升高较少。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可以用于供给用户使用,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降低了另外一个区域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程度,在温水储水装置10将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区域的水供给用户使用时可以保证水的温度符合要求。
4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是呈连通状态的,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水均能够输出供给用户使用,不会存在死区。
49.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当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二区域13相连通时,第一区域12的容积大于第二区域13的容积。温水储水装置10具有温水出水口16,温水出水口16位于第一区域12。温水出水口16用于将第一区域12中的水输出,以供给用户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区域12主要用于将存储的温度较低的水通过温水出水口16 优先供给用户使用,第二区域13主要用于接收热水储水装置20返流的热涨水,并可以将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水补充至热水储水装置20中。因此第二区域13 的容积不需要过大,第二区域13中的水的温度上升较快,通过挡板部2可以降低第二区域13中的水传递至第一区域12中的水的热量。在将温水储水装置10 中的水补充至热水储水装置20中时,第二区域13中的水可以优先补充至热水储水装置20中。
50.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可行的,当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能通过输水管体 30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二区域13相连通时,输水管体30可以自下向上伸入至所述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中,从而使得热水储水装置20里的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时热涨水可以继续向上流动,避免其流至连通部3处。
51.如图1和图2所示,输水管体30具有第一端口302和高度低于第一端口302的第二端
口303。第一端口302的高度高于连通部3的高度,输水管体30的第一端口 302伸入至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第二端口303用于与热水储水装置20相连通。进一步的,输水管体30的第一端口302尽可能的远离连通部3。
52.在热水储水装置20里的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时,刚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热涨水基本位于第二区域13中第一端口302处,且继续向上流动,其难以通过高度低于第一端口302的连通部3流动至第一区域12,从而导致第一区域12中水的温度上升。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降低了第一区域12中的水的温度上升的程度,在温水储水装置10将第一区域12中的水供给用户使用时可以保证水的温度符合要求。
53.同时,当热水储水箱装置中的热水输出供给用户时,热水储水箱装置中的热水依靠温水储水装置10中第二区域13中的水驱替出来,此时,第二区域13 由于热涨水的影响,其温度会升高,第二区域13中温度相对偏高的水先输入到热水储水装置20可以缩短热水储水装置20的加热时间。
54.为了确保热水储水装置20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涨水较为顺利的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中,温水储水装置10位于热水储水装置20的上方,温水储水装置10 的输水管体30的第二端口303可以与热水储水装置20的上端相连通。
5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装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输水管体30上具有弯曲段301。弯曲段301可以对流经的水和水中的气泡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热水储水装置20里热涨水返流至温水储水装置10时的速度,使得温水储水装置10第二区域13中的水更为平稳,避免出现较大的波动。例如,弯曲段301可以呈ω状,这样弯曲段301可以在较短的长度内就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然。弯曲段301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如螺旋状,在本技术中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56.作为可行的,如图4所示,输水管体30的下端与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的下端相连通,例如,输水管体30的下端可以伸入至热水储水装置20的内腔的下端处。当热水储水装置20具有加热件202时,加热件202可以位于内腔的下端。当温水储水装置10中第二区域13中的水补充至热水储水装置20中时,补充的水位于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的下端,一方面便于加热件202的加热,另外一方面避免与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上端的温度较高的水相混合,造成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上端的水温度下降。热水储水装置20的热水出水口201可以位于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的上端,如此可以将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上端温度较高的水优先输出。
57.如图3所示,供水装置可以包括:排气管40,排气管40用于排出热水储水装置20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作为可行的,排气管40的下端可以与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的上端相连通,例如,排气管40的下端与热水储水装置20的热水出水口201相连。排气管40的上端可以连接至温水储水装置10,排气管 40上端的端口高度高于温水储水装置10的最高水位,从而可以将热水储水装置20内腔中产生的气体排入至温水储水装置10的容纳腔15中,温水储水装置 10的容纳腔15可以和大气相连通,进而最终实现气体排出储水装置。通过上述结构也可以避免温水储水装置10容纳腔15中的水倒灌入排气管40。
58.如图3所示,供水装置可以包括:水输出单元50。水输出单元50用于向外输出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冷水、温水或常温水、热水储水装置20中的热水。水输出单元50可以为龙头、出水嘴等一类的水输出装置。
59.作为可行的,如图3所示,水输出单元50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501和第二输入端
502,第一输入端501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的温水出水口16相连通,第二输入端502能与热水储水装置20的热水出水口201相连通。
6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供水装置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输入端501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温水出水口16之间的第一开闭阀60;连接在第二输入端502能与热水储水装置20的热水出水口201之间的第二开闭阀70。水输出单元50可以包括:输出端503,其分别与第一输入端501、第二输入端 502相连通。水输出单元50的输出端503向外输出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冷水、温水或常温水、热水储水装置20中的热水。当需要向外输出温水储水装置10 中的冷水、温水或常温水时,第一开闭阀60开启;当需要向外输出热水储水装置20中的热水时,第二开闭阀70开启。
61.作为可行的,如图3所示,水输出单元50的第二输入端502能与排气管 40相连接。例如,连接水输出单元50的第二输入端502的第二开闭阀70与排气管40相连接,排气管40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趋势,第二开闭阀70连接在排气管40侧壁处。通过上述方式,热水储水装置20中的热水在通过水输出单元50的第二输入端502、输出端503排出的过程中,热水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40排出,避免进入至水输出单元50。
62.在本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可以包括:如上述任一的供水装置;以及净水单元,净水单元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容纳腔15相连通。
63.作为可行的,净水单元能与温水储水装置10的第一区域12相连通,从而保证第一区域12中的水温度较低,以避免第二区域13中的水流动至第一区域 12。例如,温水储水装置10的壳体1在第一区域12处具有补水进口17,净水单元能与补水进口17相连通。净水单元可以是能够对水进行过滤净化的任意净水单元,其用于将经过自身净化得到的净水向温水储水装置10供给。当温水储水装置10中的水供给用户使用或补充至热水储水装置20中后,净水单元就能够补充温水储水装置10中存储的水。
64.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

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6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