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2650发布日期:2022-08-12 19: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烟罩。


背景技术:

2.集烟、排烟设备,是厨房设备中的重要组成,其中集烟罩有抽/排烟气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3.现有的集烟罩通常是在烟机底部设置类似喇叭口的挡板,从而便于收集飘散的油烟,但是这种集烟罩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其对油烟的收集和遮挡能力都有限,长期使用下来,油烟还是会有部分逸散出集烟罩的范围外。
4.为此,在一些油烟机中,采用了全包围室的集烟罩,但是这种全包围式的油烟罩又会缩小厨师的操作空间,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集烟罩。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烟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烟口;以及
7.集烟机构,其包括固定集烟板和两个隐藏集烟组件,所述固定集烟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两个所述隐藏集烟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固定集烟板相邻的两侧,
8.所述隐藏集烟组件包括收纳盒、遮烟帘和支撑结构,所述收纳盒与所述固定集烟板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遮烟帘设置于所述收纳盒内,所述收纳盒可沿所述固定集烟板向上滑动,当所述收纳盒向上滑动时用于带动所述遮烟帘在所述壳体外侧展开,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带动所述收纳盒上升并支撑所述遮烟帘。
9.本技术公开的集烟罩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展开和收纳的隐藏集烟组件,从而能够在油烟较小时收纳起来,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在油烟较大时展开,取得更好的集烟效果。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水平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下方并垂直于所述固定集烟板,所述遮烟帘收卷于所述收纳盒内,所述收纳盒底部设置有出帘口,所述遮烟帘的一端伸出所述收纳盒底部与所述基座连接。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驱动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在所述遮烟帘展开时对所述遮烟帘进行支撑,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收纳盒上升。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和两个支撑骨架,两个所述支撑骨架的中部互相交叉并铰接,所述支撑骨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基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两个所述支撑骨架的端部互相靠近或远离。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烟面板,所述进烟面板逐渐远离所述固定集烟板并向上倾斜,所述进烟口设置于所述进烟面板上。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驱使所述遮烟帘复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遮烟帘展开时的部分剖视图;
17.图3为收纳盒的径向剖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进烟口11、进烟面板12、固定集烟板21、收纳盒22、出帘口221、第二滑槽222、遮烟帘23、支撑结构24、支撑骨架241、第一滑块242、第二滑块243、驱动件244、基座3、第一滑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20.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
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烟罩的实施例,其包括壳体1和集烟机构。
22.其中,壳体1上开设有进烟口11,上述集烟机构包括固定集烟板21和两个隐藏集烟组件,该固定集烟板21设置于壳体1上背离操作人员的一侧,即,该固定集烟板21设置于壳体1用于连接墙面的一侧,上述两个隐藏集烟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1上与固定集烟板21相邻的两侧。
23.具体地,上述隐藏集烟组件包括收纳盒22、遮烟帘23和支撑结构24,收纳盒22与固定集烟板21竖向滑动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集烟板2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竖向的滑槽,收纳盒22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收纳盒22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从而能够使收纳盒22沿固定集烟板21向上滑动。
24.其中,遮烟帘23卷绕收纳于收纳盒22内,例如,收纳盒22内沿其长度方向枢轴连接有一卷轴,遮烟帘23则缠绕在该卷轴上,收纳盒22的底部设置有一出口,收纳盒22底部设置有基座3,基座3水平设置并垂直于固定集烟板21,该遮烟帘23的一端伸出收纳盒22与基座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卷轴固定,当收纳盒22向上滑动时,由于遮烟帘23的一端被固定,从而随着收纳盒22的上升,卷轴上缠绕的遮烟帘23也会逐渐展开,支撑结构24用于带动收纳盒22上升并支撑遮烟帘23。
25.上述支撑结构24由支撑组件和驱动件244组成,支撑组件用于在遮烟帘23展开时对遮烟帘23进行支撑,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收纳盒22上升。
26.在具体的示例中,支撑结构24包括和两个支撑骨架241,例如,该支撑骨架241可以是长条形的铝型材,两个支撑骨架241的中部互相交叉并通过转轴铰接,从而使两个支撑骨架241能够以交叉点为轴,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转动,支撑骨架241靠近基座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42,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243,基座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242与第一滑槽31滑动配合,收纳盒22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31平行的第二滑槽222,第二滑块243与第二滑槽222滑动配合,驱动件244用于驱使两个支撑骨架241的端部互相靠近或远离,当两个支撑骨架241的端部互相远离时,支撑骨架241能够带动收纳盒22下降,当支撑骨架241上升时,则能够带动收纳盒22上升,上述驱动件244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滑槽31内的电机和双向丝杠,电机用于驱使丝杠转动,双向丝杠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述两个支撑骨架241的第一滑块242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第一滑轨分别与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配合,当电机驱使双向丝杠转动时,则能够驱使两个第一滑块242转动,继而使两个支撑骨架241的两端互相靠近或远离。
27.此外,为了更好地抽吸油烟,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进烟面板12,进烟面板12逐渐远离固定集烟板21并向上倾斜,进烟口11设置于进烟面板12上。
28.在将遮烟帘23升起后,油烟只能通过背离固定集烟板21的方向逸散,通过设置一个具有坡度的进烟面板12,从而能够使开设在上面的进烟口11朝向背离固定集烟板21的方向,这一设置能够更好的捕捉逸散的油烟。
29.由于进烟面板12与水平面存在夹角,为了保证隐藏集烟组件在升起后能够完全对壳体1两侧进行遮挡,在一些示例中,两隔隐藏集烟组件中收纳盒22的间距可以大于壳体1的宽度(图中未示出),从而可以将收纳盒22升值集烟面板的顶部。
30.此外,为了便于使遮烟帘23复位,本技术还设置有复位机构用于驱使遮烟帘23复位,例如,在遮烟帘23绕设在卷轴的示例中,该复位机构可以是套接在卷轴上的复位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卷轴和收纳盒22内部连接,通过扭簧驱使卷轴复位,从而能够在收纳盒22下降时,使遮烟帘23重新收卷。
31.本技术在工作时,在油烟较小的情况下,将收纳盒22下降至最低处,此时厨师可以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当油烟较大时,通过驱使收纳盒22上升,使遮烟帘23展开对壳体1两侧进行遮蔽,从而能够避免烟气从壳体1两侧逸散,继而获得更好的集烟效果。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制。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5.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关于本公开的功能而在本领域中当前广泛使用的那些通用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本领域新技术而变化。此外,特定术语可以由申请人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详细含义将在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因此,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理解为简单的名称,而是基于术语的含义和本公开的总体描述。
36.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或文字来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操作步骤不一定按照记载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