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7018发布日期:2022-06-08 09:2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板式换热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设备,板式换热器一般是由若干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各金属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及换热原理决定了其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适用范围广、热损失小等特点。
3.但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存在下列不足: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在冷热交替之间,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密封效果变差,换热板之间间距过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堵塞,同时面对制药厂颗粒较大的换热液体时,堵塞现象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密封垫片容易发生形变和换热片之间间距较小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框架板、活动压紧板和换热片,所述固定框架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垫片槽,所述固定框架板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压紧板,所述活动压紧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垫片槽,所述第二垫片槽内部的活动压紧板上开设有回流槽,所述固定框架板与活动压紧板之间通过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贴合设置有换热片,所述换热片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分布在换热片上开设的换热槽槽口部位处,所述换热片上背离换热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垫片槽,所述换热片的一侧抵触设置有盲板。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板上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且均匀并对称设置,且固定框架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螺栓槽。
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压紧板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组合件,所述滚轮组合件下方的活动压紧板上开设有上滑动槽口,所述上滑动槽口对立侧的活动压紧板上开设有下滑动槽口,所述活动压紧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螺栓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母,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帽。
12.进一步地,所述盲板上开设有第一回流进口、第一回流出口、第二回流进口和第二回流出口,且均匀并对称设置,所述盲板的一侧设置有盲板密封垫片,且盲板密封垫片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盲板密封垫片内部分别包含第一回流进口、第一回流出口和第二回流进口、第二回流出口。
1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槽表面设置有波纹线,所述换热片填充设置在固定框架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且相邻的两个密封垫片、相邻的两个换热槽和相邻的两个第三垫片槽之间均反相设置。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框架板、第一垫片槽、u型架、活动压紧板、第二垫片槽、导杆、换热片、密封垫片、换热槽、波纹线、第三垫片槽和盲板,通过密封垫片与各垫片槽之间贴合抵触,在冷热交换时,密封垫片贴合在垫片槽内不会直接接触到液体,减少形变的发生,换热槽的设计提高换热片之间的间距,适用于颗粒较大的换热液体使用,整体设计方案结构合理,适用性强,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架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压紧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片前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片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盲板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固定框架板;101、第一进口;102、第一出口;103、第二进口;104、第二出口;105、第一螺栓槽;106、第一垫片槽;2、u型架;3、活动压紧板;301、滚轮组合件;302、上滑动槽口;303、下滑动槽口;304、第二螺栓槽;305、第二垫片槽;306、回流槽;4、导杆;401、螺母;402、螺帽;5、换热片;501、密封垫片;502、换热槽;503、波纹线;504、第三垫片槽;505、盲板;5051、第一回流进口;5052、第一回流出口;5053、第二回流进口;5054、第二回流出口;5055、盲板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制药厂用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框架板1、活动压紧板3和换热片5,固定框架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垫片槽106,固定框架板1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2,u型架2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压紧板3,活动压紧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垫片槽305,第二垫片槽305内部的活动压紧板3上开设有回流槽306,固定框架板1与活动压紧板3之间通过导杆4固定连接,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之间贴合设置有换热片5,换热片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片501,密封垫片501分布在换热片5上开设的换热槽502槽口部位
处,换热片5上背离换热槽5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垫片槽504,换热片5的一侧抵触设置有盲板505;
26.综上可知,在安装时,将换热片5以相邻位置的两块相反的顺序放置在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之间,换热片5上的密封垫片501和固定框架板1上的第一垫片槽106、盲板505上盲板密封垫片5055和活动压紧板3上的第二垫片槽305以及相邻之间换热片5上的密封垫片501和第三垫片槽504分别配合抵触,通过导杆4收紧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之间的间距,使得换热片5之间密切贴合,换热片5上设置有与固定框架板1上开设的第一进口101、第一出口102、第二进口103和第二出口104相同的孔洞,用于冷热液体的注入,而后将冷热液体送料口分别与第一进口101和第二进口103连接,冷热液体注入,在此默认换热器用于冷却液体用途,与固定框架板1贴合的换热片5流入的是冷的液体,当冷液体从第二进口103注入时,会从换热片5上的换热槽502流入,换热完毕冷液体会因为换热升温,而后从换热片5下端的孔洞流出,通过第二出口104排出到装置外,常温的冷液体会继续通过换热片5上方的孔洞注入到后面的换热片5内,因相邻两块换热片5为镜像设置,所以冷液体的背面的换热片5流入的是热液体,热液体换热片5一面同冷液体换热片5换热步骤一样,在此不再赘述,冷热交叉,达到换热的目的,最终注入的冷热液体,会到达盲板505,盲板505与活动压紧板3抵触配合,因活动压紧板3上开设有回流槽306,故冷热液体会通过换热片5下端的孔洞回流,最终通过第一出口102和第二出口104排出到装置外,整体设计方案结构合理,密封垫片501与个垫片槽的设计,提高密封型,延长密封垫片501使用寿命,换热槽502的设计满足对大颗粒液体的换热操作,从而整体提高装置的换热效率。
2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架板1上开设有第一进口101、第一出口102、第二进口103和第二出口104,均匀并对称设置,固定框架板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螺栓槽105,第一螺栓槽105均匀对称开设有十二个。第一进口101、第一出口102、第二进口103和第二出口104用于进出热和凉的液体,第一螺栓槽105用于连接导杆4,收紧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之间的间距,确保换热片5之间能够紧实顶触到,提高密封效果。
2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压紧板3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组合件301,滚轮组合件301下方的活动压紧板3上开设有上滑动槽口302,上滑动槽口302对立侧的活动压紧板3上开设有下滑动槽口303,活动压紧板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螺栓槽304,第二螺栓槽304均匀并对称开设有十二个,滚轮组合件301、上滑动槽口302和下滑动槽口303的设计,方便活动压紧板3在u型架2上滑动,便于在通过导杆4收紧时,确保活动压紧板3位置不会跑偏,同时减小收紧时与u型架2的摩擦力。
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杆4的一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母401,导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帽402,导杆4设置有十二个,每个导杆4的结构相同,用于夹持固定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确保换热片5之间能够紧实贴合抵触在一起,提高密封性,确保换热时不会漏液漏气。
30.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盲板505上开设有第一回流进口5051、第一回流出口5052、第二回流进口5053和第二回流出口5054,均匀并对称设置,盲板505的一侧设置有盲板密封垫片5055,盲板密封垫片5055设置有两个,两个盲板密封垫片5055内部分别包含第一回流进口5051、第一回流出口5052和第二回流进口5053、第二回流出口5054,盲板505设置在换热片5的最后一块,盲板505与活动压紧板3一面抵触配合,用于引导冷热换热液体或
气体的回流,实现换热的目的。
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槽502表面设置有波纹线503,换热片5填充设置在固定框架板1和活动压紧板3之间,相邻的两个密封垫片501、相邻的两个换热槽502和相邻的两个第三垫片槽504之间均反向设置,波纹线503用于强化传热,提高板式换热器承压能力,两个相邻之间的密封垫片501、换热槽502和第三垫片槽504镜像设置,确保热的换热片5的两面夹持有冷的换热片5或者冷的换热片5的两面夹持有热的换热片5,确保达到换热的目的。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