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8982发布日期:2022-10-04 22: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


背景技术:

2.机房空调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计算机,为机房提供稳定可靠的idc与检测机房工作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洁净度,具有高显热比、高能效比、高可靠性、高精度等特点。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一体化基站机房空调机组(公告号cn201611151u),该专利技术包括机柜,依次首尾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性是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均设置在机柜内,排风机设置在机柜的上部,送风机和压缩机设置在机柜的下部,机柜的中部设置有新风口和回风口,新风口和回风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切换进新风或进回风的风阀,上述节能型一体化基站机房空调机组仅具有机械制冷和自然冷却两种运行模式,当室外新风温度比室内回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差且室外新风湿度低于室内回风湿度时,就自动切换到自然冷却模式,只吹新风,其在室外温度非常低时,只吹新风会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剧烈,从而很难稳定,只有两种模式无法很好的降低能耗,增加了运行成本;另外当送风机选用无蜗壳后倾离心风机后,图示所示安装方式会严重影响风机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显示屏,且机体的前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回风口,所述机体的前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送风口,且机体的后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处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机体的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新风口,且机体的内部下端位置处安装有压缩机,所述机体的内部下端位置处位于压缩机的一侧安装有内风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内风机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接水盘的上方安装有蒸发器,且机体的内部位于蒸发器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盒。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蒸发器的上方安装有风阀,所述风阀的表面安装有风阀执行器,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风阀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空气过滤网,且机体的内部位于风阀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空气过滤网。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第二空气过滤网的上方安装有冷凝器,且机体的内部位于冷凝器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外风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风机的一端连通于送风口,所述风阀的
一端连通于回风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阀的另一端连通于新风口,所述外风机的一端连通于排风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风口和回风口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温湿度,可以自动感应空气中的温湿度,从而进行机械制冷、自然新风、混风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自动切换控制,当室外干球温度大于等于机械制冷启动设定温度时,机械制冷模式开启,新风模式关闭;当室外干球温度小于机械制冷启动设定温度且大于混风模式启动设定温度时,且室外相对湿度小于要求设定湿度时,机械制冷模式关闭,新风模式开启;当室外干球温度小于等于混风模式启动设定温度时,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机组内混合,以不低于送风设定温度要求向室内送风,此时机械制冷模式关闭,该空调全年通过这几种运行模式,可有效降低机组能耗,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且风机采用竖直安装方式,避免影响风机的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后视图;
16.图3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剖视图;
17.图4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的机械制冷风向图;
18.图5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中自然新风风向图;
19.图6为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中混风模式风向图。
20.图中:1、机体;2、显示屏;3、回风口;4、送风口;5、排风口;6、新风口;7、压缩机;8、内风机;9、第一支撑板;10、接水盘;11、蒸发器;12、电控盒;13、风阀;14、风阀执行器;15、第一空气过滤网;16、第二空气过滤网;17、冷凝器;18、第二支撑板;19、外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节能型新风一体化机房空调,包括机体1,机体1的前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显示屏2,且机体1的前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回风口3,回风口3处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机体1的前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处开设有送风口4,且机体1的后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处开设有排风口5,机体1的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新风口6,新风口6处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机体1的内部下端位置处安装有压缩机7,机体1的内部下端位置处位于压缩机7的一侧安装有内风机8,内风机8的一端连通于送风口4,即内风机8的出口正对于送风口4,机体1的内部位于内风机8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接水盘10,机体1的内部位于接水盘10的上方安装有蒸发器11,且机体1的内部位于蒸发器11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盒12,机体1的内部位于蒸发器11的上方安装有风阀13,风阀13的一端连通于回风口3,风阀13的另一端连通于新风口6,风阀13的表面安装有风阀执行器14,机体1的内部位于风阀13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空气过滤网15,且机体1的内部位于风阀13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空气过滤网16,机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空气过滤网16的上方安装有冷凝器17,且机体1的内部位于冷凝器17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18的上表面安装有外风机19,内风机8和外风机19均为离心风机,外风机19的一端连
通于排风口5,即外风机19的出口正对于排风口5,通过在新风口6和回风口3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可以自动感应空气中的温湿度,从而进行机械制冷、自然新风、混风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自动切换控制。
22.图4为机械制冷模式图,内部热空气通过蒸发器11和压缩机7进行冷却;图5为新风模式图,内部热空气通过外风机19送出去,外部冷空气通过内风机8引进来;图6为混风模式图,外部冷空气和内部热空气混合在一起通过内风机8引进来,部分热空气通过外风机19送出去,从而保证室内微正压,保证室内清洁度。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新风口6和回风口3分别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感应新风和回风的温度和湿度;当室外干球温度大于等于机械制冷启动设定温度时,机械制冷模式开启,新风模式关闭;当室外干球温度小于机械制冷启动设定温度且大于混风模式启动设定温度时,且室外相对湿度小于要求设定湿度时,风阀执行器14驱动风阀13改变新风和回风流向,同时机械制冷模式关闭,新风模式开启,即内部热空气通过外风机19送出去,外部冷空气通过内风机8引进来;当室外干球温度小于等于混风模式启动设定温度时,风阀执行器14驱动风阀13转动角度,使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机组内混合后,以不低于送风设定温度要求向室内送风,此时机械制冷模式关闭;空调全年通过这几种运行模式,可有效降低机组能耗,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