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4503发布日期:2022-05-16 22:5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3.进入冷却塔的空气未经过过滤杂质较多,将冷却后的空气直接排出,内部的水分残留较高,且空气在冷却塔内部停留的时间较短,排出较快,冷却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实现高效冷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入冷却塔的空气未经过过滤杂质较多,将冷却后的空气直接排出,内部的水分残留较高,且空气在冷却塔内部停留的时间较短,排出较快,冷却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实现高效冷却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外壳、过滤辅助机构和冷却辅助机构,所述冷却塔外壳顶部固接有两个风机,所述风机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过滤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板、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辅助板固接在冷却塔外壳内腔顶部,所述辅助板搭接在收水器顶部,所述第二滤网固接在冷却塔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二滤网一侧固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冷却辅助机构安装在冷却塔外壳内部,所述冷却塔外壳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固接在冷却塔外壳右侧。
6.进一步地,所述收水器固接在冷却塔外壳内壁上,所述收水器底部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淋管右端与第一连接管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顶端贯穿冷却塔外壳侧壁。
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外壳内腔底部固接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连接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均贯穿冷却塔外壳右侧壁。
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外壳外侧壁上卡合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位于第一滤网左侧,所述第一滤网卡合在冷却塔外壳内壁上,所述第一滤网的厚度小于第二滤网。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辅助机构包括冷凝器、折流板和固定杆,所述冷凝器安装在集水池顶部,所述冷凝器两端与第二连接管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共两个,两个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共三个,三个所述折流板通过固定杆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折流板固接在集水池上。
11.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过滤辅助机构和冷却辅助机构,解决了进入冷却
塔的空气未经过过滤杂质较多,排出时内部的水分残留较高,且空气在冷却塔内部停留的时间较短,冷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取得了空气经过多重过滤,减少内部杂质和水分残留,空气在冷却塔内部停留时间较长,可实现高效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滤网结构安装示意图;
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折流板结构安装示意图。
17.图中:1、出风口;2、辅助板;3、喷淋管;4、冷凝器;5、集水池;6、冷却塔外壳;7、水泵;8、冷却水进水口;9、第一连接管;10、冷却水出水口;11、收水器;12、风机;13、百叶窗;14、第一滤网;15、第二滤网;16、折流板;17、固定杆;18、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塔可以适用于安装各种水泵,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水泵,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塔可以用来安装如下水泵。
25.该水泵,包括:泵体,泵体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旋管,且螺旋管的外壁开设有螺旋孔,且螺旋管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过滤网,螺旋管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顶端外壁设置有矩形凹槽,且泵体和矩形凹槽相连接,底板底端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外壁均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旋桨,且固定板呈倾斜设置,且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为十度至十五度,底板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插杆,且插杆呈三角阵列分布。
26.本实用新型中,泵体的两边外壁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护板,且护板和过滤网相连接。
27.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重心块,重心块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四至六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
28.本实用新型中,泵体顶端的另一边外壁设置有两个等距离分布的锁紧阀,且锁紧阀和螺旋管相连接。
29.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的内壁插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和底座相连接。
30.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水泵时,通过锁紧阀对螺旋管进行固定,泵体被放入水中,受重力影响下降,螺旋管控制水流在表面螺旋孔内流动,同时底板两端固定板内的螺旋桨也在水流作用下旋转一起控制泵体的下降平衡,泵体平稳的落在水底时,插杆插入泥土中对泵体进行固定,泵体通电开始输送增压液体,螺旋管内的过滤网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支撑杆对泵体进行支撑,固定框对螺旋桨进行保护固定,底座内的重心块增加泵体底部重量,保证泵体保持垂直向下的状态,完成水泵入水后在水中稳定安置工作的过程。
31.上述一种水泵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2010450.2)。其中,可以用本技术中的冷却塔右侧可以安装上述专利的水泵。
32.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安装其他结构的水泵。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塔进行介绍。
33.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高效率逆流封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外壳6、过滤辅助机构和冷却辅助机构,所述冷却塔外壳6顶部固接有两个风机12,所述风机12上开设有出风口1,便于空气的排出;所述过滤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板2、第一滤网14和第二滤网15,所述辅助板2固接在冷却塔外壳6内腔顶部,所述辅助板2搭接在收水器11顶部,所述第二滤网15固接在冷却塔外壳6内壁上,所述第二滤网15一侧固接有第一滤网14,便于对进入和排出冷却塔外壳6的空气进行处理;所述冷却辅助机构安装在冷却塔外壳6内部,所述冷却塔外壳6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9,所述第一连接管9底部与水泵7连接,所述水泵7固接在冷却塔外壳6右侧,便于提高空气的冷却效率。
34.所述收水器11固接在冷却塔外壳6内壁上,所述收水器11底部安装有喷淋管3,所
述喷淋管3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淋管3右端与第一连接管9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9顶端贯穿冷却塔外壳6侧壁,便于第一连接管9的安装和使用;所述冷却塔外壳6内腔底部固接有集水池5,所述集水池5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8上连接有冷却水进水口8和冷却水出水口10,所述冷却水进水口8和冷却水出水口10均贯穿冷却塔外壳6右侧壁,便于第二连接管18的连接;所述冷却塔外壳6外侧壁上卡合有百叶窗13,所述百叶窗13位于第一滤网14左侧,所述第一滤网14卡合在冷却塔外壳6内壁上,所述第一滤网14的厚度小于第二滤网15,便于第一滤网14的安装和使用;所述冷却辅助机构包括冷凝器4、折流板16和固定杆17,所述冷凝器4安装在集水池5顶部,所述冷凝器4两端与第二连接管18连接,便于冷凝器4的安装固定;所述冷凝器4共两个,两个所述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折流板16,所述折流板16共三个,三个所述折流板16通过固定杆17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折流板16固接在集水池5上,便于折流板16延长空气在冷却塔外壳6内部的时长。
35.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新风通过百叶窗13进入,经过第一滤网14和第二滤网15过滤后经过位于左侧的冷凝器4进行初步降温冷却,经过带有通孔的折流板16折流可减缓风速,延长空气在冷却塔外壳6内部的时长,水泵7外接水源,水泵7向第一连接管9和喷淋管3内部供水,通过喷头对空气喷淋降温,经过降温的空气经过收水器11处理后穿过带有高分子防水透气膜的辅助板2过滤后排出出风口1外部,实现空气的降温冷却。
3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7.1.本技术操作简单,百叶窗13在冷却塔外壳6一侧可拆卸更换,便于清洗,双层的过滤结构,可提高对空气的过滤效果,减少空气中的杂质,收水器11和辅助板2可减少空气中的水分残留;
38.2.本技术结构合理,折流板16对空气的折流效果好,便于两侧的冷凝器4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配合喷淋管3喷淋降温,可提高空气的冷却效果,实现冷却塔外壳6内部的高效冷却。
39.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