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6582发布日期:2022-12-10 04:3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壁挂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挂炉集烟罩。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立分户采暖系统产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燃气壁挂炉已经成为市场上主流独立分户采暖系统的热源,而燃气壁挂炉集烟罩是燃气采暖热水炉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人字型集烟罩和l型集烟罩是目前燃气壁挂炉产品用的最多的两种集烟罩,人字型集烟罩的优点是排烟阻力小,缺点是风机安装后不方便正面拆装,l型集烟罩的优点是方面正面拆装,缺点是排烟阻力大,在集烟罩角位容易形成涡流区,导致烟气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壁挂炉集烟罩,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包括集烟罩本体,在所述集烟罩本体内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包括集气腔和出气腔,所述集气腔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的进气端相连通,在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烟气均流板,在所述烟气均流板上设有分流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烟罩本体包括集烟罩前板和集烟罩背板,所述烟气均流板由靠近所述集烟罩背板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集烟罩前板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气均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孔在所述烟气均流板上间隔均匀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烟气均流板与所述出气腔的出气端之间设有导流板结构,所述导流板结构用于对烟气进行导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出气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出气的一端倾斜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b,且a为30-80
°
,b为30-80
°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烟罩呈l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孔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烟气进入集气腔中,经烟气均流板上的分流孔进入到出气腔,再由出气腔中的出气端流出,可有效避免进入集气腔中的烟气过多时
烟气在集气腔和出气腔之间形成涡流,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剖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中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1.如图1-4,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包括集烟罩本体1,在所述集烟罩本体1内形成容腔2,所述容腔2包括集气腔21和出气腔22,所述集气腔21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22的进气端相连通,在所述集气腔21与所述出气腔22之间设有烟气均流板3,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上设有分流孔31。
2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炉集烟罩,烟气进入集气腔21中,经烟气均流板3上的分流孔31进入到出气腔22,再由出气腔22中的出气口1110流出,可有效避免进入集气腔21中的烟气过多时,烟气在集气腔21和出气腔22之间形成涡流,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
23.所述分流孔31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24.所述集烟罩本体1呈l型。所述集烟罩本体1包括左侧板13、右侧板14、集烟罩顶板15、集烟罩前板11及集烟罩背板12,所述左侧板13和所述右侧板14的截面为l型。集烟罩前板11包括竖向板111、由所述竖向板111底部向外弯折形成的横向板112及由所述横向板112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板113,所述集烟罩前板11的横截面也呈l型。
25.在所述竖向板111上设有出气口1110。
26.所述集烟罩本体1包括集烟罩前板11和集烟罩背板12,所述烟气均流板3由靠近所述集烟罩背板12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集烟罩前板11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27.所述烟气均流板3倾斜设置,对从集气腔21进入出气腔22中的烟气具有导流的作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均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28.所述分流孔31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上间隔均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孔31均设置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靠近中部的位置,且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中部位置间隔均匀设置。
29.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与所述出气腔22的出气端之间设有导流板结构,所述导流板结构用于对烟气进行导流。所述导流结构将通过烟气均流板3上分流孔31的烟气向出气口1110处导流。
30.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所述第一导流板41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3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的一端倾斜设
置,所述第二导流板42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3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的一端倾斜设置。
31.所述第一导流板41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导流板42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b,且a为30-80
°
,b为30-80
°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4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
和所述第二导流板42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45
°
。且所述第一导流板41和所述第二导流板42对称设置。
33.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烟罩本体(1),在所述集烟罩本体(1)内形成容腔(2),所述容腔(2)包括集气腔(21)和出气腔(22),所述集气腔(21)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22)的进气端相连通,在所述集气腔(21)与所述出气腔(22)之间设有烟气均流板(3),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上设有分流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本体(1)包括集烟罩前板和集烟罩背板,所述烟气均流板(3)由靠近所述集烟罩背板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集烟罩前板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均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31)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上间隔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气均流板(3)与所述出气腔(22)的出气端之间设有导流板结构,所述导流板结构用于对烟气进行导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板(41)和第二导流板(42),所述第一导流板(41)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3)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42)由靠近所述烟气均流板(3)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端的一侧向所述出气腔(22)出气的一端倾斜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41)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导流板(42)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b,且a为30-80
°
,b为30-80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呈l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31)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炉集烟罩,包括集烟罩本体,在所述集烟罩本体内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包括集气腔和出气腔,所述集气腔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的进气端相连通,在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设有烟气均流板,在所述烟气均流板上设有分流孔。烟气进入集气腔中,经烟气均流板上的分流孔进入到出气腔,再由出气腔中的出气端流出,可有效避免进入集气腔中的烟气过多时,烟气在集气腔和出气腔之间形成涡流,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保证进气集烟罩内腔中的烟气流动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刘泽锐 潘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