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2756发布日期:2022-08-12 19:4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乙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换热器包括上下管箱、上下管板、换热管、法兰和筒体等元件。有一部分换热器的换热管内会填装工艺反应所需要的触媒,下管箱有对应的支撑装置来支撑换热管内的触媒,防止其在反应时泄漏。现在大部分的触媒支撑结构都是采用的整体格栅丝网托住触媒,然后在换热器下管箱内焊接支撑梁支撑的结构。该结构在设备更换触媒时需要将格栅整块卸下,换热管内的触媒会由于重力而一次性全部泄出,不方便回收。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固定管板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通过将整块格栅分块并更改为抽屉式的结构,极大的方便了触媒的泄放和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管中触媒回收不方便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包括筒体、固定于筒体底部的下管箱和水平固定于筒体底部端口处的下管板,下管箱底部固定有出料管,下管板上竖直固定有若干换热管其换热管的底端穿过下管板,下管板的下方水平固定有滑道并通过滑道水平滑动安装有若干格栅,格栅成列分布于下管板的下方且每个格栅的上方均对应分布有一列换热管,格栅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条状滤网,滤网的顶面与换热管的底端贴合。
5.优选的,所述下管板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换热管的底端穿过隔板,所述滑道通过隔板底部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格栅的两侧面均匀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格栅的滚轮。
6.优选的,所述滑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且开口位于两侧,所述滑道两侧的所述格栅上的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道的开口内。
7.优选的,所述格栅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用于安装所述滚轮的安装板、平行固定于安装板顶部的支撑板和若干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板的支撑杆,安装板的厚度小于支撑板的宽度,成列的所述换热管的底端管口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通过成列设置的换热管格栅配合滤网对成列设置的换热管内的触媒进行支撑,格栅可通过滑道支撑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在回收触媒时,通过将筒体与下管箱分离,再人工推动格栅移动,随着格栅带动滤网移动,从一端开始,成列的换热管内的触媒陆续落下,工作人员可直接在格栅的端部安装收集盒,对触媒进行连续收集,进而实现了换热管内触媒的有序回收。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格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格栅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13.上述附图中:1、筒体;2、下管箱;3、出料管;4、下管板;5、换热管;6、隔板; 7、连接杆;8、滑道;9、格栅;10、滤网;11、滚轮;12、安装板;13、支撑板;1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5.如图1-3所示,为便于工作人员对换热管中触媒的回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包括筒体1、固定于筒体1底部的下管箱2和水平固定于筒体1 底部端口处的下管板4,下管箱2底部固定有出料管3,下管板4上竖直固定有若干换热管5其换热管5的底端穿过下管板4,下管板4的下方水平固定有滑道8并通过滑道8水平滑动安装有若干格栅9,格栅9成列分布于下管板4的下方且每个格栅9的上方均对应分布有一列换热管5,格栅9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条状滤网10,滤网10的顶面与换热管5的底端贴合。
16.总所周知,换热器内的触媒支撑用滤网10的网孔孔径小于触媒的粒径,成列设置的滤网10通过成列设置的格栅9进行支撑,且成列设置的滤网10可有效的对成列分布的换热管5内的触媒进行支撑,在便于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避免触媒的泄漏;在触媒回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筒体1与下管箱2分离,再推动格栅9通过滑道8的支撑沿其轴向移动,在格栅9的尾端安装收集盒,随着格栅9带动滤网10移动,成列分布的换热管5内的触媒陆续失去支撑而下落并进入收集盒中,即实现触媒的连续回收。
17.如图1-3所示,为减少格栅9滑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所述下管板4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隔板6,且所述换热管5的底端穿过隔板6,所述滑道8通过隔板6底部的连接杆7 固定连接,所述格栅9的两侧面均匀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格栅9的滚轮11。隔板6用于确保下管板4与换热管5的连接处的密封,通过滚轮11对格栅9进行支撑,将格栅9 与滑道8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在减小格栅9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和滑动造成的损失。
18.如图1-3所示,为节约滑道8的用材,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所述滑道8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且开口位于两侧,所述滑道8两侧的所述格栅9上的所述滚轮11位于所述滑道8 的开口内。一个滑道8即可提供两个轨道,减少了滑道8的数量,进而可通过对滑道8占用面积的节约,增加换热管5的列数,增加换热管5的数量。
19.如图1-3所示,为降低滑道8的负载,所述格栅9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用于安装所述滚轮11的安装板12、平行固定于安装板12顶部的支撑板13和若干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板 13的支撑杆14,安装板12的厚度小于支撑板13的宽度,成列的所述换热管5的底端管口位于两个支撑板13之间。通过设置较宽的支撑板13和较宽的支撑杆14对滤网10进行支撑,增加对滤网10的支撑面积,进而避免滤网10在触媒的压力下形变;同时设置较薄的安装板12和杆状的支撑杆14,可以减小格栅9所用的材料,节约成本的同时降低滑道 8的负载
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包括筒体(1)、固定于筒体(1)底部的下管箱(2)和水平固定于筒体(1)底部端口处的下管板(4),下管箱(2)底部固定有出料管(3),下管板(4)上竖直固定有若干换热管(5)其换热管(5)的底端穿过下管板(4),其特征在于:下管板(4)的下方水平固定有滑道(8)并通过滑道(8)水平滑动安装有若干格栅(9),格栅(9)成列分布于下管板(4)的下方且每个格栅(9)的上方均对应分布有一列换热管(5),格栅(9)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条状滤网(10),滤网(10)的顶面与换热管(5)的底端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板(4)的底面水平固定连接有隔板(6),且所述换热管(5)的底端穿过隔板(6),所述滑道(8)通过隔板(6)底部的连接杆(7)固定连接,所述格栅(9)的两侧面均匀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格栅(9)的滚轮(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8)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且开口位于两侧,所述滑道(8)两侧的所述格栅(9)上的所述滚轮(11)位于所述滑道(8)的开口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9)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用于安装所述滚轮(11)的安装板(12)、平行固定于安装板(12)顶部的支撑板(13)和若干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板(13)的支撑杆(14),安装板(12)的厚度小于支撑板(13)的宽度,成列的所述换热管(5)的底端管口位于两个支撑板(1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下部支撑结构,包括筒体、固定于筒体底部的下管箱和水平固定于筒体底部端口处的下管板,下管箱底部固定有出料管,下管板上竖直固定有若干换热管其换热管的底端穿过下管板,下管板的下方水平固定有滑道并通过滑道水平滑动安装有若干格栅,格栅成列分布于下管板的下方且每个格栅的上方均对应分布有一列换热管,格栅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条状滤网,滤网的顶面与换热管的底端贴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管中触媒回收不方便的问题,产生了有序回收换热管中触媒的效果。热管中触媒的效果。热管中触媒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川 孙爱荣 黄义军 刘莉 刘恋 李俊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昌发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