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4155发布日期:2022-06-21 23:5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高炉后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


背景技术:

2.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
3.高炉所制成的金属等物,会因为刚刚出炉而导致温度极高,无法更快的对金属进行二次加工,会大大拖延产能效率,而一般的对金属降温的方法多为将金属放置到液体内进行降温,但是此方法在金属越来越多时,水温会升高,而导致无法进行降温处理,就需要进行频繁的进行更换液体,较为浪费水资源,并且冷却后的金属表面还残留有水渍,还需要进行人工擦除才可进行二次加工,更加费事,所以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活动连接有传输带,且传输带两端延伸至箱体外部,所述箱体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且冷却箱内部的传输带呈“v”型,传输带上的金属可在传输带的带动下进入冷却箱内,而冷却箱内的传输带为“v”型,可使冷却箱内的液体可对金属进行降温处理,并再次被传输带带出,而冷却箱内底部的制冷管启动后可进行制冷操作,从而对冷却箱内的液体进行持续的降温处理,从而可解决因为金属过多而导致液体升温,而无法起到降温的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风干箱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干箱,所述风干箱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干箱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顶部风扇下方和底部风扇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出风口,传输带是镂空的,被传输带带出的金属被传输至风干箱内,风干箱内的两组风扇启动后进行转动,进风口提升了风扇转动时的进气量,接着两组风扇通过出风口分别从底部和顶部将风吹出到金属上,从而可更加全面的对金属进行风干的操作。
8.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与出风口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管,加热管在通电启动后,进行加热处理,而加热管又处于风扇和出风口之间,在风扇进行吹风时,可将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一并吹至金属表面,干燥的热风相较于普通的凉风可更加高效的对金属进行风干。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左侧壁底部互通连接排水口,所述冷却箱前壁右端互通连接有加水口,在冷却箱内的液体使用到无法再使用时,可通过排水口将液体排出,再通过加水口进行添加液体,保证液体的冷却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和风干箱侧壁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冷却箱和风干箱侧壁开设的开口可使传输带和其表面运输的金属可顺利的通过,而支脚大大提升了装置本体的稳定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传输带上的金属可在传输带的带动下进入冷却箱内,而冷却箱内的传输带为“v”型,可使冷却箱内的液体可对金属进行降温处理,并再次被传输带带出,而冷却箱内底部的制冷管启动后可进行制冷操作,从而对冷却箱内的液体进行持续的降温处理,从而可解决因为金属过多而导致液体升温,而无法起到降温的作用。
13.2.传输带是镂空的,被传输带带出的金属被传输至风干箱内,风干箱内的两组风扇启动后进行转动,进风口提升了风扇转动时的进气量,加热管在通电启动后,进行加热处理,而加热管又处于风扇和出风口之间,在两组风扇通过出风口分别从底部和顶部将风吹出到金属上时,可将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一并吹至金属表面,干燥的热风相较于普通的凉风可更加高效的对金属进行风干从而可更加全面的对金属进行风干的操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的主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箱体;101、开口;102、支脚;2、冷却箱;201、制冷管;202、加水口;203、排水口;3、风干箱;301、风扇;302、加热管;303、进风口;304、出风口;4、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2所示,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活动连接有传输带4,且传输带4两端延伸至箱体1外部,所述箱体1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201,且冷却箱2内部的传输带4呈“v”型,传输带4上的金属可在传输带4的带动下进入冷却箱2内,而冷却箱2内的传输带4为“v”型,可使冷却箱2内的液体可对金属进行降温处理,并再次被传输带4带出,而冷却箱2内底部的制冷管201启动后可进行制冷操作,从而对冷却箱2内的液体进行持续的降温处理,从而可解决因为金属过多而导致液体升温,而无法起到降温的作用。
19.其中,所述风干箱3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干箱3,所述风干箱3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风口303,所述风干箱3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扇301,所述顶部风扇301下方和底部风扇301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出风口304,传输带4是镂空的,被传输带4带出的金属被
传输至风干箱3内,风干箱3内的两组风扇301启动后进行转动,进风口303提升了风扇301转动时的进气量,接着两组风扇301通过出风口304分别从底部和顶部将风吹出到金属上,从而可更加全面的对金属进行风干的操作。
20.其中,所述风扇301与出风口30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管302,加热管302在通电启动后,进行加热处理,而加热管302又处于风扇301和出风口304之间,在风扇301进行吹风时,可将加热管302所产生的热量一并吹至金属表面,干燥的热风相较于普通的凉风可更加高效的对金属进行风干。
21.其中,所述冷却箱2左侧壁底部互通连接排水口203,所述冷却箱2前壁右端互通连接有加水口202,在冷却箱2内的液体使用到无法再使用时,可通过排水口203将液体排出,再通过加水口202进行添加液体,保证液体的冷却效果。
22.其中,所述冷却箱2和风干箱3侧壁均开设有开口101,所述箱体1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脚102,冷却箱2和风干箱3侧壁开设的开口101可使传输带4和其表面运输的金属可顺利的通过,而支脚102大大提升了装置本体的稳定性。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炉冷却风干机构,工作时,首先通过外接电源启动制冷管201、风扇301和加热管302,传输带4上的金属在传输带4的带动下进入冷却箱2内,而冷却箱2内的传输带4为“v”型,可使冷却箱2内的液体可对金属进行降温处理,并再次被传输带4带出,而冷却箱2内底部的制冷管201进行制冷操作,对冷却箱2内的液体进行持续的降温处理,而在冷却箱2内的液体使用到无法再使用时,可通过排水口203将液体排出,再通过加水口202进行添加液体,保证液体的冷却效果,传输带4是镂空的,被传输带4带出的金属被传输至风干箱3内,风干箱3内的两组风扇301进行转动,进风口303提升了风扇301转动时的进气量,加热管302进行加热处理,而加热管302又处于风扇301和出风口304之间,在两组风扇301通过出风口304分别从底部和顶部将风吹出到金属上时,可将加热管302所产生的热量一并吹至金属表面,干燥的热风相较于普通的凉风可更加高效的对金属进行风干从而可更加全面的对金属进行风干的操作,最后金属便通过传输带4移出,完成冷却风干的操作。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