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高效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4316发布日期:2022-08-06 05:0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高效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2.地下人防一般坐落在地下室中,地下室中的光照和透风效果都比较差,地下室人防中的通风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由于地下室空间比较密闭,与外界的对流通风性较差,但是现有通风装置结构简单,造成空气对流不充分,人防内部的空气外流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地下人防的湿气长期淤积不散,不利于民众的身体健康,人防通风工程系统在人防工程中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防地下室中起到通风、除湿、排烟的作用,许多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内也需要铺设大长度的排风管。
3.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公开(公告)号为cn 210892027 u;公开(公告)日为2020.06.30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包括风机本体和金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机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金属网适配的开口,所述 风机在所述金属网处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 滑槽沿其深度方向包括安装槽和限位槽,所述限 位条横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槽横截面的长 度,所述金属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 条,所述滑条包括与所述安装槽适配的安装条和 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条;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风机不方便调节进风量或者排风量的通风大小,调节不便,而且,由于设备运转及空气的气流扰动,造成排风设备震动力大,通风设备零部件容易损坏,安装或者维修更换通风设备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不便,风量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高效通风系统,此装置风量调节方便,安装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高效通风系统,包括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支撑垫,四个所述支撑垫之间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四个和连接件一一对应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锁紧扣,所述锁紧扣可卡接在卡槽内,所述风机内可转动地连接有叶轮,所述风机的上端设有出风管,所述风机朝前的一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具有通风孔的筒体,通风孔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筒体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有主板,筒体上还可转动的连接有上半月板和下半月板,上半月板和下半月板在主板的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上半月板、主板和下半月板可将通风孔封堵住。
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转动主板、上半月板和下半月板,可以调节主板、上半月板和下半月板对通风孔的遮挡程度,即调节通风孔的空气进风量,叶轮转动,空气依次从通风孔
和进风管进入风机,再从出风管流出,可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转换,风机工作以及空气气流对装置产生震动时,震动力经支撑座和支撑垫传递和衰减下去,对装置进行减震和保护,当需要拆装风机维修或者更换时,可转动锁紧扣,使锁紧扣脱离卡槽的约束,完成连接件与锁紧扣的快速拆卸,即实现风机与支撑座的快速拆装,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中阀门机构的设置,方便调节风机的进风量和排风量,调节方便,工作效率高;连接组件和连接件的设置,方便拆装风机,使用方便;可应用于人防工程的通风工作中。
7.为了实现减震效果,所述支撑垫上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套和减震螺栓,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减震套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减震套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孔,所述减震螺栓可依次穿过支撑孔和固定孔螺纹连接在支撑垫上。
8.为了方便减震螺栓与支撑杆的锁紧,伸出支撑杆外侧的所述减震螺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下侧可抵触在支撑杆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上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连接杆,所述锁紧扣远离卡槽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
10.为了实现主板、上半月板和下半月板的转动,所述筒体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主轴、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在主轴的上下两侧对称分布,所述主板固定在主轴上,上半月板固定在上转轴上,下半月板固定在下转轴上,所述筒体上设有固定套,所述主轴经固定套可转动的连接在筒体上。
11.为了实现拨杆带动主轴转动,所述筒体上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套上的角度盘,角度盘上设有弧形槽,伸出固定套外侧的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套,安装套上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上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可沿着弧形槽滑动。
12.为了实现上转轴和下转轴与筒体的可转动连接,主轴上方的所述筒体上设有上连接套,所述上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套上,主轴下方的所述筒体上设有下连接套,所述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套上,所述上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上铰接杆,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下铰接杆。
13.为了实现上铰接杆与下铰接杆分别与拨杆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套上还设有向后延伸的延伸杆,延伸杆远离安装套的一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上铰接杆相铰接,连杆的下端与下铰接杆相铰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上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里伸入风机内,所述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一,进风管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二,连接孔一与连接孔二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 支撑机构,101 支撑垫,102 减震组件,102a 减震套,102b固定孔,102c 减震螺栓,103 支撑杆,103a 支撑孔,104 锁紧螺母,2 支撑座,3 风机,301 叶轮,302 出风管,303 进风管,304 电机,4 筒体,401 通风孔,5 主轴,6 主板,7 上转轴,8 下转轴,9 上半月板,10 下半月板, 11 调节组件,1101 拨杆,1102 滑杆,1103 上铰接杆,1104 下铰接杆,1105 安装套,1106 延伸杆,1107 连杆,1108 角度盘,1109 弧形槽,12 固定套,13 上连接套,14 下连接套,15 连接孔一,16 阀门机构,17 连接组件,1701 连接座,1702 锁紧扣,1703 手柄,1704 连接杆,18连接件,180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1~6所示的一种地下人防工程的高效通风系统,包括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支撑垫101,四个支撑垫101之间设有支撑座2,两个支撑垫101组成一个支撑机构1,支撑垫101上设有减震组件102,减震组件102包括减震套102a和减震螺栓102c,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减震套102a之间设有支撑杆103,支撑座2固定在支撑杆103上,减震套102a上设有固定孔102b,支撑杆103上设有支撑孔103a,减震螺栓102c可依次穿过支撑孔103a和固定孔102b螺纹连接在支撑垫101上,伸出支撑杆103外侧的减震螺栓102c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04,锁紧螺母104的下侧可抵触在支撑杆103上;支撑座2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风机3,风机3上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连接件18,连接件18上设有卡槽1801,支撑座2上设有四个和连接件18一一对应的连接组件17,连接组件17包括连接座1701,连接座1701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锁紧扣1702,锁紧扣1702可卡接在卡槽1801内,连接座1701上铰接有手柄1703,手柄1703上设有连接杆1704,锁紧扣1702远离卡槽180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杆1704上;风机3内可转动地连接有叶轮301,风机3上还设有电机304,电机304的输出轴向里伸入风机3内,叶轮301安装在电机304的输出轴上,风机3的上端设有出风管302,风机3朝前的一侧设有进风管303,进风管303上连接有阀门机构16,阀门机构16包括具有通风孔401的筒体4,筒体4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一15,进风管303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二,连接孔一15与连接孔二一一对应,通风孔401与进风管303相连通,筒体4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有主板6,筒体4上还可转动的连接有上半月板9和下半月板10,上半月板9和下半月板10在主板6的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上半月板9、主板6和下半月板10可将通风孔401封堵住;筒体4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主轴5、上转轴7和下转轴8,上转轴7和下转轴8在主轴5的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主板6固定在主轴5上,上半月板9固定在上转轴7上,下半月板10固定在下转轴8上,筒体4上设有固定套12,主轴5经固定套12可转动的连接在筒体4上;筒体4上还设有调节组件11,调节组件11包括固定在固定套12上的角度盘1108,角度盘1108上设有弧形槽1109,伸出固定套12外侧的主轴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套1105,安装套1105上设有拨杆1101,拨杆1101上设有滑杆1102,滑杆1102可沿着弧形槽1109滑动,主轴5上方的筒体4上设有上连接套13,上转轴7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套13上,主轴5下方的筒体4上设有下连接套14,下转轴8可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套14上,上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上铰接杆1103,下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下铰接杆1104,安装套1105上还设有向后延伸的延伸杆1106,延伸杆1106远离安装套1105的一端铰接有连杆1107,连杆1107的上端与上铰接杆1103相铰接,连杆1107的下端与下铰接杆1104相铰接。
2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转动拨杆1101,使拨杆1101带动滑杆1102沿着弧形槽1109滑动,拨杆1101带动主轴5,拨杆1101经安装套1105、延伸杆1106和连杆1107的传动,使得上铰接杆1103带动上转轴7,下铰接杆1104带动下转轴8,实现主轴5、上转轴7和下转轴8的同步转动,即主板6、上半月板9和下半月板10的同步转动,可以调节主板6、上半月板9和下半月板10对通风孔401的遮挡程度,即调节通风孔401的空气进风量,电机304驱动叶轮301转动,空气依次从通风孔401和进风管303进入风机3,再从出风管302流出,可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转换,风机3工作以及空气气流对装置产生震动时,震动力依次经支撑座2和支撑杆103传递给减震组件102,减震组件102的减震螺栓102c、减震套102a和支撑垫101将震动力传递和衰减下去,对装置进行减震和保护,当需要拆装风机3维修或者更换时,可转动手柄1703,手柄1703带动锁紧扣1702,使锁紧扣1702脱离卡槽1801的约束,完成连接件18与连接组件17的快速拆卸,即实现风机3与支撑座2之间的快速拆装;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组件11、主板6、上半月板9和下半月板10等的设置,方便调节风机3的进风量和排风量,调节方便,工作效率高;锁紧扣1702、连接件18和卡槽1801等的设置,实现风机3与支撑座2的快速拆装,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减震组件102的设置,保护装置,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可应用于人防工程的排风工作中。
26.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