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6830发布日期:2023-08-25 16:4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空气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空气消毒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消毒器,尤其涉及一种包括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空气消毒器,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从进气单元到中央电加热单元的进气管道以及从电加热器单元到出气单元的逆流出气管道,这些管道彼此相邻地螺旋式延伸。
2.从健康和经济这两方面的角度来看,对抗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人们正在死亡,人类的命运正在被其对健康和经济的毁灭性负面影响所破坏。因此,任何方案、想法或发明在任何领域中可以防止病毒和感染的传播并且促进个人和社会层面的有效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3.空气消毒器的各种方案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在专利申请hu p0400912中描述了这种设备。该文件特别公开了一种通过喷嘴将水喷洒到金属板上的空气净化设备。施加在喷嘴和水上的电压会吸引空气中的污染物,因此污染物与水结合并在水流入收集池时跟随其流动,然后将污染的水输送到建筑物的下水道系统。
4.另一种方案是使用发射紫外线(uv)辐射的杀菌灯,杀菌灯在200nm至300nm的波长范围内发射uv辐射,这对于杀死空气传播的细菌和病毒是有效的。
5.其他方案包括风扇运行式空气净化器,这些空气净化器通过各种过滤器净化空气,从而过滤掉病原体和病毒。
6.其他方案还包括医疗保健中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的加热消毒器(腔室)。
7.另一些方案是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这些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产生羟基和自由基,从而消灭空气中的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8.文件wo 2020/197143 a1中公开了另一种方案,该方案通过加热来热分解在处理食物废物、畜牧业、农业废物的堆肥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和气味成分,其中,空气流动由风扇提供,加热的空气通过换热器冷却到符合环境法规的温度。该设备是为工业用途而设计的。
9.上述方案的缺点是,经电压处理的水喷雾不会从空气中吸引病毒,而且设备难以发动,并且其安装需要存在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
10.发出uv辐射的杀菌灯的缺点是,这些杀菌灯的辐射对人类和动植物都是危险的,所以应当只在附近没有生物的情况下使用。辐射的反应时间很慢,需要几分钟的照射才能杀死病毒。
11.带过滤器的风扇式空气净化器的一个严重缺点是,这些空气净化器不会消灭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和病毒,而是将病原体和病毒收集在过滤器中,因此病原体和病毒保持活性和传染性,从而在在这些空气净化器的运行过程中,疫源地可以形成在与我们处于同一空域的过滤器中。这些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系统充满病毒并使净化过的空气再次污染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过滤器需要频繁更换,这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另一个缺点是,过滤器更换和储存不当很容易导致严重感染。
12.热消毒器(腔室)的缺点是,受感染的工具必须在温度介于160℃至200℃的干热空气中处理10分钟至45分钟。这些设备不适合立即控制空气传播的病毒。由于这些设备的设计,它们也不适合交换空气并对其进行消毒。
13.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缺点是,它们使用羟基(ho)自由基来净化空气,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反应性激进分子(highly reactive aggressive molecule),并且空气中的自由基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被直接吸入。众所周知,自由基也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与自由基最低的接触是明智的。另一个缺点是,这些设备的价格非常高。
14.wo 2020/197143 a1中公开的除臭设备的缺点是,该设备的结构设计,该设备的换热器的加热系统的设计、布局和运行构思是为工业目的而开发的,目的是中和在发酵和堆肥分解食物废物、来自畜牧业的废物和农业废物时释放的气味,以及来自污水处理的气味,但是不能针对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特别是针对病毒提供足够的防护。
15.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是基于应对最近挑战的新的创新方案而提供一种抗病毒空气交换装置,该装置消除了上述问题和缺点并且提供了一种针对冠状病毒和其他病毒的防护的复合方案,并且该装置在日常使用中在人类和其它生物的附近可以在实践中连续使用,而不会损害或危及他们的健康。
16.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即被该装置吸入的感染了冠状病毒或其他病毒的空气在反应腔室中被消毒,该反应腔室居中位于该装置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内部,从而使该反应腔室内温度在310℃至600℃范围内的空气立即杀灭病毒。然后将已经冷却(大约冷却到进气温度)的消毒热空气吹回到环境中,从而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每一侧都有侧盖,该侧盖提供设置在该装置的同一侧上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流动连通。因此,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侧部也被持续冷却,并且在那里产生的受热空气返回到螺旋板式换热器系统。由于这种方案,实现了有利的节能运行,并且尽管内部运行温度较高(310℃至600℃),但该装置的外部部件和盖不会变热,这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随着设备的持续使用,无病毒、健康的空气被输送到治疗室、微环境和整体环境中。
17.通过提供一种空气消毒器来实现这些目的,该空气消毒器包括:
[0018]-壳体,该壳体在其一端处具有进气单元,风扇以固定方式安装在进气单元中,
[0019]-螺旋板式换热器,该螺旋板式换热器设置在该壳体中,并且在该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具有电加热单元,
[0020]-出气单元,该出气单元位于该壳体的另一端处,
[0021]-其中,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从进气单元到电加热单元的进气管道以及从电加热器单元到出气单元的逆流出气管道,这些管道彼此相邻地螺旋式延伸。
[0022]
在该装置的壳体的一端处、靠近进气单元,在装置的壳体的每一侧上都有出气口。该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每一侧由端盖密封,端盖上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通向引导至电加热单元的进气管道。在端盖上形成有温度传感器用的导孔,温度传感器位于该端盖中。在螺旋板式换热器中,形成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的板之间具有恒定距离。端盖在该装置的每一侧上具有隔热的侧盖,该隔热的侧盖紧密连接到该装置的壳体,并且其中,这些侧盖中的每个侧盖限定腔室,该腔室在该装置的同一侧上的出气口与进气口之间建立流动连通。
[0023]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4]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右侧立体图。
[0025]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
[0026]
图3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27]
图4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在运行温度下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28]
图5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间隔销(spacer pin)。
[0029]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间隔销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示意展开立体图。
[0030]
图7以右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不具有端盖和侧盖。
[0031]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电加热单元和内部加强单元(反应腔室)的右侧立体图。
[0032]
图9以左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不具有端盖和侧盖。
[0033]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电加热单元和内部加强单元(反应腔室)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
[0034]
图11以右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而不具有侧盖。
[0035]
图12以左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而不具有侧盖。
[0036]
图13以右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分解部件、端盖和在设备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37]
图14以左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分解部件、端盖以及在设备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38]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该装置具有螺旋板式换热器,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在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上具有隔热管道。
[0039]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左侧立体图,该装置具有螺旋板式换热器、而不具有左侧端盖和侧盖,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隔热管道。
[0040]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较长电加热单元和内部加强单元(反应腔室)的替代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
[0041]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左侧立体图,该装置具有螺旋板式换热器、而不具有端盖和侧盖,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隔热通道和位于电加热单元上的散热片。
[0042]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散热片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较长的电加热单元和内部加强单元(反应腔室)的左侧立体图。
[0043]
图20以右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而不具有散热片和侧盖。
[0044]
图21以左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和散热片、而不具有侧盖。
[0045]
图22以右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散热片、分解部件、以及在装置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46]
图23以左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具有端盖、散热片、分解部件、以及在装置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47]
在附图中,在每种情况下,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48]
图1从右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该空气消毒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一端处具有空气供应单元5,风扇3以固定方式设置在该空气供应单元中,该风扇在装置中提供气流。风扇3由位于空气供应单元5中的保护格栅11保护以免受机
械损坏并且确保空气借由风扇3流入。进入空气(incoming air)的方向由图1中的箭头指示。控制电子器件10设置在空气供应单元5上,电线4连接至该控制电子器件。该装置的壳体1由端盖20从侧部密封。隔热的侧盖15以固定方式(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端盖20。端盖与侧盖15的固定是借由盖子16及其固定螺钉17实现的。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另一端处设置有出气单元6,该出气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24。空气过滤器24由保护该空气过滤器免受机械损坏的保护格栅11防护。图1中的箭头指示了排出空气(outgoing air)的方向。该装置的壳体1优选地具有承载凸部12、以及确保该装置在运行期间的稳定性的支脚13。电线4向该装置提供电力。另一条电线34向电加热器7提供电力。
[0049]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电线44向电加热器7供电,并且将温度传感器23连接到控制电子器件10。风扇3由位于空气供应单元5中的保护格栅11保护以免受机械损坏,并且确保由风扇3吸入的空气的流入。
[005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具有在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其中,螺旋板式换热器2从左侧显示在壳体1内。螺旋板式换热器2具有从进气单元5延伸到电加热器7的进气管道31和从电加热器单元7延伸到出气单元6的逆流出气管道32,这些管道31、32彼此相邻地螺旋式延伸。电加热单元7位于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所谓的反应腔室)内。气流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气流由位于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处的进气单元5中的风扇3移动。
[0051]
如图3所示,空气进入进气单元5,通过进气管道31到达设置在装置的中心的电加热单元7,然后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通过出气管道32向外流动,最后空气流出出气单元6。
[0052]
图4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具有在低于360℃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该装置的壳体1包括螺旋板式换热器2,电加热单元7位于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中心。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处,风扇3以固定方式定位于空气供应单元5中,这确保了该装置内的空气流动。通过进气单元5流入、然后流过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空气通过出气单元6从装置中流出。在图4中,气流方向用箭头表示。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基于21℃的外部环境温度。电加热单元7将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内的由螺旋板式换热器2移入和移出的空气加热到360℃的运行温度。图4示出了螺旋板式换热器2内流动的空气的大致温度分布。从器具吹出的排气的温度总是高于风扇3吸入的空气的温度。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它防止了来自在从电加热单元7延伸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出气管道32中流动的空气和在出气单元6中流动的空气中的蒸汽冷凝。
[0053]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螺旋板式换热器2设置在装置的壳体1中,其中,间隔销9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相邻板之间提供均匀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板由平板弯曲而成,并且均匀高度的间隔销9永久固定(例如,通过焊接)到板的一侧或两侧。
[0054]
电加热单元7位于壳体1的中心,并且被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包围,在运行期间,该内部单元的温度在310℃与600℃之间。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风扇3以固定的方式设置在进气单元5中,这确保了空气的流动。空气进入进气单元5,并且被风扇3吸入的空气离开出气单元6。各个出气口18与风扇3两侧上的进气单元5流动连通,从而在运行期间,风扇3不仅将空气吹入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进气管道31,而且还将空气吹过装置两侧上的出气口18。从出气口18吹出的空气返回到进气口31,这将在下文中详细
描述。
[0055]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具有间隔销9)的示意性展开立体图。间隔销9在空气管道中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板之间提供均匀的间隙,并且这些间隔销因其通常由金属制成而具有导热性,因此也具有换热器的作用。
[0056]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在右侧没有端盖和侧盖。在装置的壳体1中具有螺旋板式换热器2,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中心具有电加热单元7,该电加热单元被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包围,其中,在运行期间,温度在310℃至600℃之间。在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处具有空气供应单元5,该空气供应单元具有以固定方式设置的风扇3,这保证了装置中的空气的流动。风扇3由保护格栅11保护以免受机械损坏。出气单元6和另一保护格栅11位于该装置的壳体1的另一端处。两个出气口18中的一个位于该装置的壳体1的一侧上。
[0057]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电加热单元7、以及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加强单元8(反应腔室)的右侧立体图,其中,向电加热器7提供电力的电线4通过螺钉连接到电加热器7的电连接端子22。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围绕电加热单元7,并引导进入空气和排出空气。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确保了电加热单元7产生的热能(310℃至600℃)的均匀分布,以及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单元的耐热持久性。为了更高的性能,可以使用多个电加热单元7,这些电加热单元优选地可以彼此相邻地、平行地、或者以三角形或圆形布置来布置在加强的内部单元内。
[0058]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图7所示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不具有端盖20和隔热的侧盖15。
[0059]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电加热单元7、以及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加强单元8(反应腔室)的左侧立体图。
[0060]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右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而不具有侧盖。该装置的侧部和设置其中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由相应的端盖20在两侧密封。进气口19形成在这些端盖20中的每个端盖上,并且被定位成通向引导至电加热单元7的进气管道31。在端盖20中还形成有用于电加热器7的导孔14,其中,电加热器7的一端位于该导孔中。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每一侧上都有一个出气口18。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进气管道31和出气管道32也通过端盖20彼此不透气地密封。
[0061]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而不具有侧盖。在用于电加热器7的左侧端盖20中也形成有导孔14,电加热器7的另一端容纳在该导孔中。此外,在左侧端盖20中形成有温度传感器23用的导孔25,该温度传感器23定位在该导孔中。
[0062]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右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以及分解部件,在装置运行期间,还指示了气流方向。壳体1的侧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开口侧由端盖20不透气地密封,进气口19形成在该端盖上。当风扇3运行时,如图3所示,空气流入进气单元5,并且一部分空气继续流入螺旋板式换热器2进入其进气管道31,然后通过出气管道32从电加热单元7流出,并通过出气管道排出到环境中。当风扇3运行时,由该装置吸入的空气也从壳体1两侧形成的出气口18流出,并且流过形成在端盖20与隔热的侧盖15之间的腔室33,并通过两个侧进气口19返回到进气口31。该外部通风的目的是通过环境空气为在
运行期间变热的端盖20提供空气冷却。流过腔室33的空气还使外侧盖15的温度保持相对较低,从而不会引起灼伤。该外部通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侧部产生的热能、以及还有在侧盖20上产生的热能返回到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系统。
[0063]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具有分解部件,还示出了在装置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温度传感器23定位在于端盖20中形成的导孔25中,该温度传感器延伸到腔室33的空间中并且连接到图2中所示的电线44。
[0064]
图15以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其中螺旋板式换热器2设置有隔热通道26,还示出了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在该装置的壳体1中,在侧视图中示出了螺旋板式换热器2,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两个逆流通道,即进气管道31和出气管道32,这些通道彼此相邻地螺旋式延伸,并且其中在这两个通道之间设置有螺旋式隔离通道26。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气流由位于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处的进气单元5中的风扇3移动。如图中可以看出,空气进入进气单元5,沿着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逆流管道中的箭头所示的路径行进,并从出气单元6流出。隔热通道26的目的是减少或防止热量垂直于管道从内部向外部传递。隔热通道26优选为具有中空内部的管道,该管道优选地填充有岩棉并与其外部环境、出气管道32和进气管道31不透气地密封。
[0065]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不具有端盖20和隔热的侧盖15。
[0066]
图16和放大后的图1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较长的电加热单元7的左侧立体图和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加强单元8(反应腔室)的实施例,其中提供电源的4根电线通过螺钉连接到连接端子。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围绕电加热单元7,并且围绕电加热单元7以期望的方向引导在装置内部流动的空气。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确保了由电加热单元7产生的热量(310℃至600℃)的均匀分布,并且还为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单元8提供了耐热持久性。该实施例基本上与图10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较长的电加热单元7,较长的电加热单元的作用在下文的附图中描述。
[0067]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不具有端盖20和隔热的侧盖15。在该装置的壳体1中具有螺旋板式换热器2,该螺旋板式换热器设置有螺旋式隔热通道26,在该螺旋式隔热通道的中心具有比图1至图14所示实施例更长的电加热单元7。在加热单元7的端部处,设置有多个散热元件,例如图中所示的散热片。散热片27的目的是将在加热单元7的两端处和端盖20处产生的热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热流通过进气口19返回到朝向加热单元7延伸的进气管道31。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横向向外热流,并且可以最小化通过侧盖15的热损失。
[0068]
图19示出了位于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较长的电加热单元7的两端处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散热片27和内部加强单元8(反应腔室)的左侧立体图。
[0069]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右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而不具有隔热的侧盖15。装置的壳体1的侧部、以及隔热通道26和容纳在其中的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侧部由端盖20不透气地密封,在该端盖20上,在装置的两侧形成进气口19,进气口19总是通向进气管道31,该进气管道朝向电加热单元7延伸。电加热器7的导孔14也形成在端盖20上。较长的电加热器7的一端位于该导孔14中,在该电加热器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片27。两
个出气口18位于该装置的壳体1的两侧。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一端具有空气供应单元5,该空气供应单元具有以固定方式设置的风扇3,该风扇确保了空气在该装置中的流动并且该风扇被保护格栅11保护而免受机械损伤。在该装置的壳体1的另一端是出气单元6和另一保护格栅11。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隔热通道26的侧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通道也被端盖20横向地密封。
[0070]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而不具有隔热的侧盖15。如图所示,温度传感器23的导孔25也被引导穿过散热片27。
[0071]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右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和分解部件,并且示出了装置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电加热器7的导孔14还形成在端盖20上,长度更长的电加热器7的一端位于导孔中,散热片27设置在该电加热器的该端。在该实施例中,隔热的侧盖15的深度较大,以便容纳腔室33中的散热片27。腔室33的尺寸由侧盖15的内部尺寸确定。
[0072]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实施例的左侧立体图,具有端盖20和分解部件,还示出了装置运行期间的气流方向。
[0073]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2,该螺旋板式换热器在两侧应用空气冷却,并且其中,生成热量的电加热单元7可以容纳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内中心部中。
[0074]
电加热单元7的目的是将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及其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中流动的空气加热到310℃至600℃的温度,由此进入空气中的病毒立即被高温消灭。在装置运行期间,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和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中心部中流动的空气沿着至少60厘米至100厘米的部分具有近似恒定的运行温度,因此空气中的病毒受到更长时间的加热以实现完美的病毒去除。例如,如果使用功率为120瓦的风扇3,则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管道31、32的最内侧部分中的空气流速约为5m/s,其结果是,由在装置内流动的空气输送的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在管道31、32的至少100cm的最内侧部分停留约0.2秒,在该温度下足以杀死几乎100%的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医疗保健室中的室内加热消毒的规定运行参数为:160℃下45分钟,180℃下25分钟,200℃下10分钟,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完全无菌。基于这些数据,实现完全无菌需要在320℃的温度下保持0.1秒)。参考:https://semmelweis.hu/nepegeszsegtan/files/2019/03/1819_ii_aokgy02_steriliz
á
l
á
s.pdf
[0075]
图4示出了在360℃的运行温度下装置内部的温度分布。由于该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内部产生的高温集中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中,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其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好地管理,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有效地将其冷却,使得产生的热能通过螺旋板式换热器2返回系统并重复使用。
[0076]
除了空气消毒之外,另一个实用方面是该装置的实用性。这样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装置的外盖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变得太热。为此,必须将热量保存在装置内部,以便在装置的热能系统中再次使用。在尺寸和设计得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完美的空气消毒和出色的节能运行,而且装置的外盖不会发热。从空气供应单元5延伸到电加热单元7的进气管道31以及从电加热单元7延伸到出气单元6的逆流出气管道32彼此相邻地螺旋式延伸,使得进入空气可以接收排出空气的热能而不会相互接触,从而允许排出空气充分冷却。然而,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侧部,特别是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加强的内部单元8(反应腔室)的侧部周围和
电加热器7的端部处在运行时温度非常高,因此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双侧空气冷却至关重要。
[0077]
风扇3优选为径向风扇,例如siroco cleyens np集团的径向风扇ts400 siroco。间隔销9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期间以及之后在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板之间提供均匀的间隙,以便保持相应的均匀间隙,并且间隔销9还由于其导热性而具有热交换的作用。
[0078]
对于装置的更复杂的运行,螺旋板式换热器2(图15)设置有隔热通道26,以便减少或防止垂直于管道的向外热流。此外,在电加热器7的端部处设置较长的电加热器7(图18和图19)。在这种情况下,在腔室33中,散热片27消散从电加热单元7的端部产生的热量,并为双侧空气冷却提供层流气流和散热,这在装置的侧部提供了突出的隔热效果。此外,散热片27还通过设置在装置两侧的进气口19将产生的热能引导到进气管道31中。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装置中实现优质的能耗而不加热外盖。
[0079]
控制电子器件10允许通过温度传感器23调节内部运行温度。装置的壳体1优选地设置有用于移动装置的12个承载凸部和实现稳定放置的支脚13。
[0080]
该装置优选地被设计成既能够在6v至48v直流电下工作,又能够在110v至230v交流电下工作。
[0081]
根据需要,该装置可以配备花粉过滤器(pollen filter),该花粉过滤器可以放置在由保护格栅11固定的出气单元6中,并过滤掉流出的无病毒的空气,以便患有过敏的患者也可以无风险地使用它。
[0082]
此外,该装置还可以通过降低螺旋板式换热器2的功率来用于房间取暖,同时进气的消毒保持不变。
[0083]
代替控制电子器件10,可以使用简单的双金属热开关来调节内部温度,并且代替温度传感器23,可以内置双金属温度计来测量内部温度。
[0084]
本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修改所示实施例或将这些实施例彼此组合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提供附加实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
[0085]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可以在人类和生物的直接环境中连续使用,而不会危及人类和生物的健康。该装置从其周围吸入被冠状病毒感染的空气,然后在310℃至600℃的温度下立即消灭反应腔室内的进气中包含的covid 19冠状病毒。该装置通过冷却清洁后的热空气(大约到进气的温度)将其吹回到环境中。该装置是为日常家庭使用而开发的,因此它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尽管内部运行温度很高,但其外部部件和盖子不会升温,并且吹出的清洁空气的温度几乎与进气的温度相同。通过连续使用该装置,可以在房间或环境中提供无病毒的健康空气。
[0086]
根据本发明的抗病毒空气消毒装置可以优选地特别用于在封闭空间中存在多个人并且因此空气中的病毒浓度增加的区域。医疗保健中的此区域包括医院、走廊和候车区,以及飞机机舱、机场、救护车、出租车、公共交通、其他封闭空间客运工具(例如,电梯、缆车等)。它还可以用于执法机构、商店、剧院、家庭和任何有病毒感染风险的地区。
[0087]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有效地用于农业和畜牧业,因为各种病毒和细菌(例如,禽流感、猪瘟、绝育)的交叉感染对饲养在室内的动物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可能会对牲畜造成惊人的损害。该装置可以用于大幅减少或消除交叉感染,并有效地定位感染。
[0088]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消毒器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其简单的结构设计,它可以以各种形状和性能以成本效益高和环保的方式制造。它还可以以更小的形式(配备12v至48v直流电的电池电源)有效地使用,用于日常使用,甚至作为个人防护装备。由于其有利的商业价格,它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