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4320发布日期:2023-09-08 13:0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净化器,例如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根据调查,每个人平均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其中老人、小孩、孕妇和病人在室内的时间会更长,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的种类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固体颗粒物,如烟雾、花粉和粉尘等;二是微生物,如病毒、细菌、芽孢和真菌等;三是挥发性有害气体,如甲醛,甲苯等。因此,人们迫切需求呼吸洁净的空气。按照应用领域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分为:家用空气净化器、车载空气净化器、医用空气净化器以及工程空气净化器等,而家用空气净化器是适用于家庭使用,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净化室内空气为目的的空气净化器。现有空气净化技术多数为滤网拦截的形式,大多采用hepa与活性炭等材料,因去除pm2.5级别的细微悬浮颗粒物所需的滤网结构非常细密,因而必须频繁的更换、清洗滤网,较为繁琐。

2、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水雾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内部通过纵向设置并固定于其顶部的隔板将其分割成空气混合室以及水雾缓冲转换室,空气混合室的顶端外侧面设置有一用于吸入空气的吸气扇,水雾缓冲转换室的顶端外侧面设置有一用于排出空气的排气扇,水雾缓冲转换室的中部设置有滤网且所述滤网位于排气扇的下部,净化箱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的悬浮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水口,净化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能够给储水箱进行注水的注水口。其通过吸气扇以及排气扇形成净化器内外空气循环,通过空气隔尘网罩隔绝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以及毛发等,然后利用超声波雾化器产生水雾中和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且带有粉尘颗粒的水雾在经过滤网后沉降进入储水箱,储水箱内的水可以进行水循环,一段时间后,只需要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更换即可,无需频繁更换核心过滤件,空气净化效果好。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的储水箱无法拆卸,长期不清洁,就会让水中出现细菌、病毒、微生物等超标,对用户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带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水箱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内,水箱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液封组件固定在排水口上,液封组件用于限位连接对接管。水箱推入第一容纳腔后,对接管与液封组件对接,液封组件内部导通,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液封组件流入加湿机构;水箱抽出第一容纳腔,液封组件脱离对接管,液封组件内部密封,以封堵水箱排水口。本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水箱可进行拆卸,操作简单,维护便捷。

3、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抽屉式罩壳、加湿机构、水箱和液封组件。抽屉式罩壳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一侧敞口,以与外界相通;加湿机构位于抽屉式罩壳内,加湿机构包括对接管;水箱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内,水箱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液封组件固定在排水口上,液封组件用于限位连接对接管;其中,水箱推入第一容纳腔后,对接管与液封组件对接,液封组件内部导通,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液封组件流入加湿机构;水箱抽出第一容纳腔,液封组件脱离对接管,液封组件内部密封,以封堵水箱排水口。

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液封组件包括封筒和受力堵头。封筒包括入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入口接头与排水口套接,出口接头用于与对接管对接,封筒内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的内直径大于第一内腔的内直径;受力堵头位于封筒内,受力堵头用于封堵第一内腔,外力作用下受力堵头能在通道内往复移动;其中,第一向外力作用下,受力堵头由封堵第一内腔的位置反向移动,远离第一内腔,以使水箱和加湿机构之间连通形成水路;第一向外力撤销后,在第二向外力作用下,受力堵头正向移动,回复至封堵第一内腔的位置,水箱与加湿机构之间连通的水路被阻断。

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液封组件还包括弹簧座和弹簧。弹簧座固定在第二内腔与入口接头之间,弹簧座与水箱相通;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与受力堵头之间,弹簧用于向受力堵头施加第二向外力以封堵第一内腔;施加第一向外力时,弹簧受到外载荷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第一向外力撤销后,弹簧伸展复位,以推动受力堵头回到封堵第一内腔的状态。

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机构还包括水盒和水雾喷头。水盒用于储存液体,水盒与对接管连通;水雾喷头连接在水盒上,水雾喷头用于对气流加湿。

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抽屉式罩壳包括隔板,将抽屉式罩壳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水盒和水雾喷头位于第二容纳腔,对接管穿设隔板与水盒连通。

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受力堵头包括第一腔段、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第一腔段呈圆柱形桶状,第一腔段用于抵接对接管,第一腔段的外直径等于第一内腔的内直径;第二腔段呈圆柱形筒状,第二腔段的外直径等于第二内腔的内直径;第三腔段呈锥型圆筒状,第三腔段位于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之间,封筒还包括第三内腔,第三内腔的周壁为锥型面,第三腔段与锥型面相配;其中,受力堵头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通孔位于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上,受力堵头反向移动,水箱内的流体通过通孔沿着封筒内壁面流向对接管。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隔板设置有滑槽,水箱底部设置有与滑槽适配的滑轮。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接管包括管体和触杆。管体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管体的内腔用于流通流体,第一管口与出口接头套接,第二管口与水盒连接;触杆固定在管体的内腔中,触杆由管体的内腔向第一管口延伸,对接管对接液封机构过程中,触杆抵触第一腔段反向移动,以使第二内腔通过通孔与第一内腔连通。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液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第一腔段的内周壁上固定有多个密封圈;其中,受力堵头和触杆均设置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凹槽,密封圈用于在触杆移动到第一腔段后与密封圈卡合形成闭合,或者,用于在受力堵头移动到第一腔段后与密封圈卡合形成闭合。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水箱底部的内壁包括第一平底面和第一内凹弧面,第一内凹弧面低于第一平底面,排水口位于第一内凹弧面侧。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抽屉式罩壳、加湿机构、水箱和液封组件。抽屉式罩壳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一侧敞口,以与外界相通;加湿机构位于抽屉式罩壳内,加湿机构包括对接管;水箱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内,水箱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液封组件固定在排水口上,液封组件用于限位连接对接管;其中,水箱推入第一容纳腔后,对接管与液封组件对接,液封组件内部导通,水箱内的液体通过液封组件流入加湿机构;水箱抽出第一容纳腔,液封组件脱离对接管,液封组件内部密封,以封堵水箱排水口。本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水箱可进行拆卸,操作简单,维护便捷。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