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和燃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9674发布日期:2023-11-09 22:3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组件和燃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燃气设备。


背景技术:

1、在一些相关技术中,燃气热水器的出口烟温大约在160℃左右,这些高温烟气直接排放室外,该部分能量没有利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2、在另一些相关技术,通过设置二次换热提高烟气能量利用率,但是,二次换热的效率依然较低,且增加二次换热器导致燃气热水器的视觉尺寸较大,不利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设备,所述燃气设备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和整机效率。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换热腔室和第二换热腔室,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设有沿竖向间隔开的燃烧器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形成燃烧区域,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燃烧区域沿水平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区域通过分隔壁分隔。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通过第二换热腔室设于第一换热腔室的水平方向的一侧,分隔壁分隔燃烧区域和第二换热腔室,并且通过分隔壁将燃烧区域的热量传导至第二换热腔室,利用双换热路径协同配合,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避免热量浪费,增加了整机的效率,进而达到减少燃气消耗的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减小燃气设备的竖直高度,以满足较小空间的安装需求。

5、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燃气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上部和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部具有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底部具有进风口。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低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面。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腔室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沿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换热腔室设于所述燃烧区域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室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所述燃烧区域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投影范围内。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壁为分隔板,或者,所述分隔壁包括多个分隔板,每个所述分隔板具有沿竖向延伸的安装面,多个所述分隔板通过所述安装面贴合且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为钣金件或塑料注塑件,且具有加强筋。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所述分隔壁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腔室、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换热腔室、与所述顶盖之间限定出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连通口。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壁为分隔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与所述分隔板相连;或者,所述分隔壁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具有集烟通道,所述集烟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出口连通。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连通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连通,在横向上,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之间。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沿竖向曲折延伸的蛇形管,多个所述蛇形管沿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排布方向排布且并联。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器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火排,多个所述蛇形管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沿竖向至少部分错开布置。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两侧的所述蛇形管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腔壁接触配合,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接触配合。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设备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下侧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连通。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腔壁上间隔设有冷却隔热板,所述冷却隔热板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腔壁之间形成风冷通道。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设备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进风口连通。

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横向排布且彼此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开口形成为进气口,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开口形成为出气口,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通过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换热管。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通道的底壁为向下凹陷的弧形。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管为沿竖向曲折延伸的蛇形管,多个所述蛇形管沿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排布方向排布。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蛇形管为至少三个,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沿竖向至少部分错开布置。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通道的底壁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口。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壳体和设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沿竖向延伸且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底壁间隔开预定间隙,以将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连通通道。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为连续壁,或者,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敞开以形成侧部开口。

3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上部和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部具有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底部具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低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沿第二水平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换热腔室设于所述燃烧区域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室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所述燃烧区域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投影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为钣金件或塑料注塑件,且具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具有集烟通道,所述集烟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出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连通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连通,在横向上,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沿竖向曲折延伸的蛇形管,多个所述蛇形管沿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和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排布方向排布且并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火排,多个所述蛇形管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沿竖向至少部分错开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所述蛇形管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腔壁接触配合,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接触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腔壁上间隔设有冷却隔热板,所述冷却隔热板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的腔壁之间形成风冷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0.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底壁包括向下凹陷的弧形。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沿竖向曲折延伸的蛇形管,多个所述蛇形管沿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排布方向排布。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为至少三个,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蛇形管沿竖向至少部分错开布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底壁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口。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壳体和设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沿竖向延伸且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底壁间隔开预定间隙,以将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连通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为连续壁,或者,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敞开以形成侧部开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设备,所述燃气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换热腔室和第二换热腔室,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设有沿竖向间隔开的燃烧器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形成燃烧区域,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燃烧区域沿水平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区域通过分隔壁分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设备利用双换热路径协同配合,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避免热量浪费,增加了整机的效率,进而达到减少燃气消耗的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减小燃气设备的竖直高度,以满足较小空间的安装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