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湿度调节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70223发布日期:2023-11-24 05:2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加湿器只能按照用户设定的加湿档位运行,加湿后的环境并非一定是用户体感舒适的环境,极易出现环境湿度与其它环境参数不匹配的情况。

2、因此,现有的控制方案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

3、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

4、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之一。

5、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之二。

6、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7、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

8、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湿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工作模块,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湿度调节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确定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湿度值区间;控制工作模块运行,直至湿度值处于目标湿度区间。

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运行该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当前环境湿度的精细化控制,以便调整后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符合人体舒适区间,从而满足用户对环境的需求。

10、具体地,由于湿度调节装置只能实现湿度的调整,无法实现温度的调整,故为了使得当前环境符合人体舒适区间,在检测得到的温度值以及湿度值之后,会根据湿度值确定一个目标湿度值区间。其中,该目标湿度值区间是与温度值相匹配的,且符合人体舒适区间的,再将湿度值与目标湿度区间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工作模块,以便工作模块运行时,使得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匹配,从而满足用户的设定需求。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环境湿度进行调控,以便将环境湿度调整至目标湿度区间内,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块可以理解为湿度调节装置中的湿度调节模块,如加湿模块。

13、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湿度调节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可以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来获取,其中,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湿度调节装置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具体地,在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蓝牙、wifi等方式进行通信。

14、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可以知悉的是,湿度调节装置与温湿度检测装置同处一个环境中,以便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湿度调节装置对环境湿度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湿度调整的准确性。

15、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温湿度检测装置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检测频率来检测其所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如每5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如每10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或如每15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以便湿度调节装置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对湿度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16、另外,本技术提出的控制方法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控制工作模块按照控制参数运行。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湿度值与预先设定好的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以便判断当前环境中的湿度值的大小情况,从而根据当前环境的湿度的大小情况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以使工作模块按照该控制参数运行,以实现当前环境湿度的精细化控制。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先构建比较结果与不同档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在确定比较结果之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直接确定工作模块的运行档位,也即,直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以供工作模块按照该控制参数运行时,以实现利用最少的时间来进行湿度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0、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值或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值的情况下,根据湿度值和预设湿度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在此过程中,能够更为精细化的环境湿度进行调控,从而确保调整后的环境湿度与环境温度相匹配,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可以根据人体舒适温度值来选取,具体地,第一温度值小于或等于13℃;和/或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21℃。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湿度值包括依次增大的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具体包括: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一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二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三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三预设湿度值,关闭工作模块;其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工作模块的加湿量依次降低。

23、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案,具体地,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将预设湿度值划分为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其中,上述三个预设湿度值将环境湿度划分为四个区间,其中,将不高于第一预设湿度区间作为第一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湿度值至不高于第二预设湿度值作为第二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二预设湿度值至不高于第三预设湿度值作为第三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三预设湿度值的作为第四个湿度区间。通过预先构建不同的湿度区间,以便在获取温湿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湿度值之后,可以确定湿度值所对应的湿度区间,从而利用湿度区间来确定控制参数。

24、具体地,将湿度值与构建的湿度区间的边界值(也即上文中的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湿度值所处的湿度区间,具体地,预先构建湿度区间与不同档位的对应关系,以便在根据湿度值确定湿度区间之后,可以利用对应关系直接确定与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将该控制参数作为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块在第一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工作模块在第二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和工作模块在第三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依次降低,结合湿度值与湿度区间的比较结果可知,在环境湿度值较低的情况下,控制工作模块以较大的加湿量运行,以便确保环境湿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体舒适区间;反之,在环境湿度值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工作模块以较小的加湿量运行,以便通过匹配适合的档位,提高用户对当前环境的温度调整的体验。

26、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若湿度值处于第四湿度区间,认为当前环境湿度过高,此时,通过关闭工作模块,以便切断工作模块对环境湿度的影响,避免环境湿度过高,使得用户体验不佳这一问题的出现。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关闭工作模块,可以理解为,切断工作模块的供电,以便降低湿度调节装置的运行功耗。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湿量可以理解为工作模块运行时,向湿度调节装置所在的环境注液的水雾量,其可以利用湿度调节装置向环境中蒸发的水量来表征。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湿度值取值为40%;第二预设湿度值的取值为60%;和/或第三预设湿度值的取值为80%。

30、在该技术方案中,40%、60%是根据人体舒适区间所确定的,因此,通过限定上述数值,可以确保用户对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体验,通过设置80%,以便根据该数值来确定关闭工作模块的时机,确保技术方案的稳定运行。

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工作模块的出风速度依次降低。

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给出了工作模块的出风速度与不同档位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上述限定,以便确保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模块以较高的出风速度对环境湿度进行控制,而在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模块以较低的出风速度对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从而在保证环境湿度的快速调节的同时,减少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33、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可以理解为工作模块所包含的风机的转动档位,其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风机的转速依次降低。

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获取工作模块运行时的运行参数;根据温度值和湿度值确定人体体感评价;根据人体体感评价调整运行参数;控制工作模块按照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直至湿度值维持在目标湿度区间。

35、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根据人体体感评价调整运行参数的控制过程。具体地,考虑到在某些场景下,人体舒适度体验不佳,需要快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调整。

36、对于上述情况,在获取得到工作模块的运行参数之后,根据人体体感评价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便工作模块在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时能够快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调整,以便使得调整后的环境属于人体舒适区间。

37、其中,人体体感评价可以根据温湿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湿度值和温度值来确定。

3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人体体感评价调整运行参数,包括:在人体体感评价为干热或干冷的情况下,调高工作模块的加湿量;在人体体感评价为湿热或湿冷的情况下,调整工作模块的加湿量至零。

39、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运行参数调整的具体方案,若人体体感评价为干热或干冷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块的加湿量调高,以便快速提高环境的湿度,从而使得环境的湿度值与温度值相匹配,以调整人体体感评价。

40、而对于湿热或湿冷的情况,通过将加湿量调整至零,以便切断湿度调节装置对环境湿度的影响,从而避免环境的湿度进一步恶化,湿热或湿冷这一情况加剧。

41、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取暖设备;湿度调节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42、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系统中的取暖设备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湿度调节装置能够同时对环境湿度进行调整,使得环境湿度与环境温度相匹配,以便使得调整后的环境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确保用户的舒适性。

4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人体体感评价为湿热的情况下,确定湿度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块的加湿量至零的持续时长;在持续时长大于设定时长的情况下,发出第一控制信息,以降低取暖设备的取暖档位。

4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在设定时长之后,发出第一控制信息,其中,在第一控制信息的控制下,取暖设备会降低取暖档位。而降低取暖档位后,当前环境中的热量产生源会消失,此时,环境温度不会在升高,通过控制热量产生的方式来避免湿热这一体感的恶化,从而提高用户的当前体验。

4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取暖档位较高的情况下,取暖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会越多,反之,在取暖档位较低的情况下,取暖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会越少。

46、此外,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控制信息是在持续时长超过设定时长的情况下发出的,而在持续时长内,取暖设备仍会按照之前的控制逻辑运行,而温度在升高的情况下,会使得环境的湿度降低,也能降低人体湿热的感受。

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湿度调节装置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第一控制信息发送至取暖设备,以此来实现湿度调节装置、取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

4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人体体感评价为湿冷的情况下,发出第二控制信息,以提高取暖设备的取暖档位。

4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湿冷的情况下,通过发出第二控制信息,其中,在第二控制信息的控制下,取暖设备会升高取暖档位。而升高取暖档位后,当前环境中的热量产生会增加,通过控制热量产生的方式来避免湿冷这一体感的恶化,从而提高用户的当前体验。

50、此外,在升高取暖档位的情况下,取暖设备发出热量的会变多,随着热量的增多,也即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环境湿度会对应的降低下来,因此,通过控制发出第二控制信息,能够改善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为用户营造舒适的空间。

5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取暖设备、湿度调节装置和温湿度检测装置绑定在同一账户下。

5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上述湿度调节装置、取暖设备和温湿度检测装置同时绑定在同一账户下,以便实现不同设备的联动控制。

5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湿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工作模块,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温度值和湿度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温度值对应的目标湿度值区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工作模块运行,直至湿度值处于目标湿度区间。

5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具有该控制装置的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对当前环境湿度的精细化控制,以便调整后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符合人体舒适区间,从而满足用户对环境的需求。

55、具体地,由于湿度调节装置只能实现湿度的调整,无法实现温度的调整,故为了使得当前环境符合人体舒适区间,在检测得到的温度值以及湿度值之后,会根据湿度值确定一个目标湿度值区间。其中,该目标湿度值区间是与温度值相匹配的,且符合人体舒适区间的,再将湿度值与目标湿度区间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工作模块,以便工作模块运行时,使得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匹配,从而满足用户的设定需求。

5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环境湿度进行调控,以便将环境湿度调整至目标湿度区间内,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7、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块可以理解为湿度调节装置中的湿度调节模块,如加湿模块。

58、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湿度调节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可以通过温湿度检测装置来获取,其中,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湿度调节装置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具体地,在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蓝牙、wifi等方式进行通信。

59、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可以知悉的是,湿度调节装置与温湿度检测装置同处一个环境中,以便温湿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湿度调节装置对环境湿度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湿度调整的准确性。

60、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温湿度检测装置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检测频率来检测其所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如每5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如每10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或如每15分钟检测一次湿度值和温度值,以便湿度调节装置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对湿度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61、另外,本技术提出的控制装置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6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控制工作模块按照控制参数运行。

63、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湿度值与预先设定好的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以便判断当前环境中的湿度值的大小情况,从而根据当前环境的湿度的大小情况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以使工作模块按照该控制参数运行,以实现当前环境湿度的精细化控制。

6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先构建比较结果与不同档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在确定比较结果之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直接确定工作模块的运行档位,也即,直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以供工作模块按照该控制参数运行时,以实现利用最少的时间来进行湿度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5、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值或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值的情况下,根据湿度值和预设湿度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在此过程中,能够更为精细化的环境湿度进行调控,从而确保调整后的环境湿度与环境温度相匹配,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人体舒适区间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6、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可以根据人体舒适温度值来选取,具体地,第一温度值小于或等于13℃;和/或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21℃。

6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预设湿度值包括依次增大的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一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二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湿度值,选取第三档位;确定湿度值大于第三预设湿度值,关闭工作模块;其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工作模块的加湿量依次降低。

68、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案,具体地,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将预设湿度值划分为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其中,上述三个预设湿度值将环境湿度划分为四个区间,其中,将不高于第一预设湿度区间作为第一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湿度值至不高于第二预设湿度值作为第二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二预设湿度值至不高于第三预设湿度值作为第三个湿度区间;将湿度值超过第三预设湿度值的作为第四个湿度区间。通过预先构建不同的湿度区间,以便在获取温湿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湿度值之后,可以确定湿度值所对应的湿度区间,从而利用湿度区间来确定控制参数。

69、具体地,将湿度值与构建的湿度区间的边界值(也即上文中的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值和第三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湿度值所处的湿度区间,具体地,预先构建湿度区间与不同档位的对应关系,以便在根据湿度值确定湿度区间之后,可以利用对应关系直接确定与湿度区间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将该控制参数作为工作模块的控制参数。

7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模块在第一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工作模块在第二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和工作模块在第三档位运行时的加湿量依次降低,结合湿度值与湿度区间的比较结果可知,在环境湿度值较低的情况下,控制工作模块以较大的加湿量运行,以便确保环境湿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体舒适区间;反之,在环境湿度值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工作模块以较小的加湿量运行,以便通过匹配适合的档位,提高用户对当前环境的温度调整的体验。

71、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若湿度值处于第四湿度区间,认为当前环境湿度过高,此时,通过关闭工作模块,以便切断工作模块对环境湿度的影响,避免环境湿度过高,使得用户体验不佳这一问题的出现。

7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关闭工作模块,可以理解为,切断工作模块的供电,以便降低湿度调节装置的运行功耗。

7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湿量可以理解为工作模块运行时,向湿度调节装置所在的环境注液的水雾量,其可以利用湿度调节装置向环境中蒸发的水量来表征。

7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湿度值取值为40%;第二预设湿度值的取值为60%;和/或第三预设湿度值的取值为80%。

75、在该技术方案中,40%、60%是根据人体舒适区间所确定的,因此,通过限定上述数值,可以确保用户对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体验,通过设置80%,以便根据该数值来确定关闭工作模块的时机,确保技术方案的稳定运行。

7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工作模块的出风速度依次降低。

7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给出了工作模块的出风速度与不同档位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上述限定,以便确保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模块以较高的出风速度对环境湿度进行控制,而在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模块以较低的出风速度对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从而在保证环境湿度的快速调节的同时,减少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78、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可以理解为工作模块所包含的风机的转动档位,其中,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下,风机的转速依次降低。

7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工作模块运行时的运行参数;根据温度值和湿度值确定人体体感评价;根据人体体感评价调整运行参数;控制工作模块按照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直至湿度值维持在目标湿度区间。

80、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根据人体体感评价调整运行参数的控制过程。具体地,考虑到在某些场景下,人体舒适度体验不佳,需要快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调整。

81、对于上述情况,在获取得到工作模块的运行参数之后,根据人体体感评价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便工作模块在调整后的运行参数运行时能够快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调整,以便使得调整后的环境属于人体舒适区间。

82、其中,人体体感评价可以根据温湿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湿度值和温度值来确定。

8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人体体感评价为干热或干冷的情况下,调高工作模块的加湿量;在人体体感评价为湿热或湿冷的情况下,调整工作模块的加湿量至零。

84、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了运行参数调整的具体方案,若人体体感评价为干热或干冷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块的加湿量调高,以便快速提高环境的湿度,从而使得环境的湿度值与温度值相匹配,以调整人体体感评价。

85、而对于湿热或湿冷的情况,通过将加湿量调整至零,以便切断湿度调节装置对环境湿度的影响,从而避免环境的湿度进一步恶化,湿热或湿冷这一情况加剧。

8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控制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控制器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87、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88、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的控制装置;和/或如上述可读存储介质。

8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