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3759发布日期:2022-10-26 03:4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空调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其主要是调节温度和湿度,常见有挂式空调、立式空调等等,同时,空调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工作时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相当于一个换热设备),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所谓膨胀阀就是一个节流装置),因流出膨胀阀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3.然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若能够对冷凝器进行有效的散热,这样使压缩机低能耗状态下工作,从而进一步的实施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其包括:
7.s1、冷凝水收集,采用接水盒与空调的排水管连通,空调排出的冷凝水收集至接水盒;
8.s2、冷凝水雾化,其采用叶轮驱动式雾化泵将接水盒中的冷凝水泵送至雾化喷头,冷凝水自雾化喷头喷出形成水雾,其中叶轮放置于空调外机的进风口或排风口,雾化喷头放置于空调外机的进风口且正对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片,当空调外机工作时,在进风或排风所形成气流的推动下,叶轮自转以带动雾化泵工作,接水盒内的冷凝水泵送雾化喷头,同时由雾化喷头将水雾喷向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片以散去工作所散发的热量。
9.优选地,在s1的接水盒内设有滤网,其中滤网网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雾化喷头的喷嘴孔的孔径。避免喷雾时造成喷嘴孔的堵塞。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1中将接水盒放置于空调外机的顶部,叶轮驱动式雾化泵设置在接水盒的一端部,且叶轮的轮轴与进风口处的进风扇的扇轴平行或者叶轮的轮轴与排风口处的排风扇的扇轴平行。这样设置,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减少雾化泵的工作能耗(水能够保持向下流动的势能)。
11.优选地,叶轮位于排风口的外侧,且轮轴位于排风扇的扇轴的上方。这样布局,能够充分利用排风所形成推动力,增加雾化泵的工作效率。
12.进一步的,叶轮在轴向所形成的投影位于所述排风口在空调外机厚度方向的投影区域内。有效提高叶轮的自转效率。
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叶轮在轴向投影面积为s1,排风口在空调外机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s2为s1的1.5~3.0倍。此时的工作效率最佳。
14.优选地,雾化喷头有多个,且分别拆卸地安装在空调外机的进风口,其中多个雾化喷头以进风口为中心均匀分布。这样能够大范围的覆盖散热面,提高散热效率。
15.此外,雾化泵为具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水泵,所述雾化喷头为雾化喷嘴,且所述雾化泵工作时,冷凝水自进液通道泵入后,自出液通道泵出至雾化喷嘴,再由雾化喷嘴喷出形成水雾。
16.或者,雾化泵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泵,所述雾化喷头为气液混合喷头,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路与气液混合喷头连通;或者且接水盒还包括通过蓄水管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的蓄水盒、设置在所述蓄水管上的单向阀,冷凝水自所述单向阀流向所述蓄水盒,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蓄水盒相连通,且所述气管与所述蓄水盒连通端部位于所述蓄水盒中液位的上方,蓄水盒的出水口与气液混合喷头相连通,在所述气泵的压送下,蓄水盒内的冷凝水挤压至气液混合喷头,并自所述气液混合喷头喷出形成水雾。
17.同时,在s2中冷凝水的雾化量小于或等于s1中冷凝水的收集量,且在接水盒上形成溢流孔,当液位超出溢流孔后,自溢流孔流出。确保能够连续实施,且于空调能够同步雾化工作。
18.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发明不仅能够利用空调所排出的冷凝水形成雾化对散热片和压缩机进行散热,且雾化的冷凝水不会在散热片表面形成水垢,降低能耗;而且还能够利用空调外机的进气或排气所产生的气流带动叶轮转动,以带动雾化泵工作,因此,无需额外动力来驱动转子转动,以达到空调使用节能之功效。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1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1的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的主视示意图(使用时);
23.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24.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5.图6为实施例2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6.图7为实施例2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使用时);
27.图8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
28.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9.图10为实施例3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0.其中:1、接水盒;10、盒体;10a、进液口;10b、出液口;101、第一盒腔;102、第二盒腔;11、滤网;12、盒盖;13、蓄水盒;130、出水口;14、单向阀;15、滤塞;
31.2、雾化单元;20、雾化架;200、架框;201、连接架;202、轴架;21、雾化部件;210、雾化泵;211、雾化喷头;212、雾化管路;213、雾化动力器;y、叶轮;y1、轮轴;y2、叶片;
32.w、空调外机;w1、进风口;w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实施例1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其包括:s1、冷凝水收集;s2、冷凝水雾化。
4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节能方法所采用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包括接水盒1和雾化单元2。
42.结合图3至图5所示,接水盒1安装在空调外机w上,雾化单元2安装在接水盒1上。
43.接水盒1包括形成进液口10a和出液口10b的盒体10、位于进液口10a和出液口10b之间的滤网11、以及盒盖12,其中滤网11将盒体10分隔成第一盒腔101和第二盒腔102,进液
口10a设置在盒盖12上且与第一盒腔101连通,出液口10b与第二盒腔102连通,空调冷凝水的排水管与进液口10a相连通。
44.具体的,盒体10沿着空调外机w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两端部分别冒出空调外机w的进风侧和排风侧。
45.同时,空调外机w分别在进风侧和排风侧形成有进风扇和排风扇,且对应形成进风口w1和排风口w2。
46.雾化单元2包括安装在接水盒1上的雾化架20、雾化部件21。
47.雾化架20包括架框200、用于将架框200与接水盒1相连接的连接架201、以及设置在架框200上的轴架202。
48.雾化部件21包括雾化泵210、雾化喷头211、雾化管路212、以及雾化动力器213。
49.雾化泵210为具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水泵,且水泵的转子安装在轴架202上,雾化喷头211为雾化喷嘴,其中进液通道通过雾化管路212与出液口10b连通,出液通道通过雾化管路212与雾化喷嘴连通。采用水泵增压,并通过雾化喷嘴喷出水雾,实施最佳的散热效果。
50.本例中,雾化喷嘴为两个(当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51.雾化动力器213包括与雾化泵210的转子同轴的叶轮y,其中叶轮y包括轮轴y1、固定在轮轴y1上且绕着轮轴周向分布的多个叶片y2,其中多个叶片y2将气流沿着轮轴y1的轴向(也可以是径向)导出。类似于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的叶片,以高效的带动转子转动。
52.本例中,空调节能辅助装置使用时,自盒体10架设在沿着空调外机w的顶部,且设置在盒体10上的雾化架20正对着空调外机w的排风口w2,叶轮y的轴心线与排风扇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两个雾化喷嘴分别通过可拆装的定位件(例如:u型卡扣件)安装在进风口w1,且正对着压缩机和冷凝器。这样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排废的气流带动叶轮同步转动,以使得雾化泵工作将冷凝水自雾化喷嘴喷出形成水雾。
53.具体的,每个雾化喷嘴使用两块u型磁铁固定,保证安装简单(普通通过金属塑性变形会有回弹,不好调整,同时,安装在空调外机w的便捷很重要)。
54.雾化架20放置于排风口w2的外侧,且多个叶片y2在轴向所形成的投影位于排风口w2在空调外机w厚度方向的投影区域内。这样更有效的利用排风口的气流实施雾化泵的转子驱动。
55.本例中,多个叶片y2在轴向投影面积为s1,排风w2口在空调外机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s2为s1的2.2倍。此时,具有较好的工作效率。
56.同时,在出液口10b处还设有滤塞15,以确保不会出现雾化喷嘴的堵塞,且有助于形成需要的雾化压力。
57.本例中,滤网11网孔的孔径小于雾化喷嘴的喷嘴孔的孔径。避免喷雾时造成喷嘴孔的堵塞。
58.具体的,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59.s1、冷凝水收集
60.空调工作后,排出的冷凝水经过滤网11过滤后流至第二盒腔102;
61.s2、冷凝水雾化
62.由排风扇所形成的排风气流带动叶轮y转动,进而带动转子同步转动,以使得水泵
同步工作将冷凝水泵送至雾化喷嘴,然后,经过雾化喷嘴喷出水雾,并喷至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片上,以实施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进一步降低压缩机的能耗。
63.本例中,冷凝水的雾化量小于冷凝水的收集量,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溢流孔设置,对冷凝水收集,然后再需要时循环至盒体内。
64.此外,关于叶轮的规格尺寸而言,因为不同功率的空调排风量不一样,出冷凝水的量也不一样,导致雾化泵的流量不一样,所以,在本例中,只要叶轮可以带动雾化泵工作,且达到流量和压力满足雾化喷嘴喷雾即可。
65.实施例2
66.如图6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其采用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67.本例中,雾化泵210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泵,雾化喷头211为气液混合喷头(例如虹吸气液两相喷头),空调节能辅助装置还包括通过蓄水管与出液口相连通的蓄水盒13、设置在蓄水管上的单向阀14,冷凝水自单向阀14流向蓄水盒13,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q与蓄水盒13相连通,且气管与蓄水盒13连通端部位于蓄水盒13中液位的上方,蓄水盒13的出水口130与气液混合喷头通过雾化管路212相连通,在气泵所形成压力下,冷凝水压送至气液混合喷头,并自气液混合喷头的出口喷出水雾。采用气泵增压,并通过气液混合喷头喷出水雾,实施最佳的散热效果。
68.同时,本例中,滤塞15是设置在蓄水盒13的出水口130处,这样确保不会出现气液混合喷头的堵塞,且有助于形成需要的雾化压力。
69.此外,本例中,冷凝水的雾化量等于冷凝水的收集量,但是要求就是蓄水盒13内蓄存有冷凝水即可。
70.实施例3
71.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配合空调外机使用的空调节能方法,其采用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72.本例中,雾化泵210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泵,其中气泵的出气口与虹吸气液两相喷头相连通,第二盒腔102直接与雾化喷头211连通,这样一来,在气泵的工作,气体和冷凝水在虹吸气液两相喷头中气相混合并自虹吸气液两相喷头中喷出水雾。
73.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74.1、不仅能够利用空调所排出的冷凝水形成雾化对散热片和压缩机进行散热,且雾化的冷凝水不会在散热片表面形成水垢,降低能耗;而且还能够利用空调外机的进气或排气所产生的气流带动叶轮转动,以带动雾化泵工作,因此,无需额外动力来驱动转子转动,以达到空调使用节能之功效;
75.2、冷凝水是空调室内机的冷却液蒸发时,将空气中的水气降温从而得到的蒸馏水,要将这些水气凝结成液态相当于室外机中的压缩机需要做额外、无用的功来转变水的形态,我们的空调节能辅助装置通过二次利用这些冷凝水,将雾化的冷凝水喷到散热片和压缩机上蒸发带走热量,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需要做的功,回收了冷凝水从气态转到液态浪费的无用能量;
76.3、本技术创新的使用叶轮直接将空调外机的废气转换为动能驱动水泵或气泵工作,不仅去除了动能转电能、电能再驱动水泵的能量转换效率低下问题,而且还简化了结
构,非常实用。
77.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