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热水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1802发布日期:2023-12-14 15:0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热水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自来水中存在的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一氯氨等微量物质,用户在洗浴过后,这些物质的强氧化性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干痒、红疹等症状。此外,自来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同样会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等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系统。

4、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5、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的控制装置。

6、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7、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8、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具有加热件的水路系统,包括原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水处理装置,设于水路系统,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用于对水路系统中的水进行电解处理;控制器,与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工作。

9、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包括水路系统、水处理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水路系统包括加热件以及原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外部液体经过原水进口进入到水路系统中,并经过加热件加热后从热水出口流出。水处理装置和设置在水路系统上,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内的水流会流经水处理装置,以使得水处理装置来处理水路系统中的水。控制器与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电连接,并控制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工作。

10、并且,将电解组件设置于加热件的上游,以使得液体经过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后再流经加热件。这样,由于电解组件在水系统内部电解产生的次氯酸对水体进行杀菌作用后,再经过加热件,温度升高能够使得次氯酸在流转的管道中再次分解,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沐浴水中留存。

11、特别地,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当水处理装置有水流经过时,通过对电解组件通电,可以使得水溶液中的氯离子在电子阳极的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产生的氯气极易溶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水溶液中,次氯酸作为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内部,与细菌内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

12、通过水处理装置的水溶液由于内部电解产生次氯酸,随着水流到达管路各处,实现对水流内部、管路的全面杀菌。进一步地,电子阴极表面因电解水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可以将通导体滤网的水溶液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去除,使其以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附着在电子阴极表面,从而达到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水质硬度的效果。

13、进一步地,控制器内置有温度曲线。在用户使用热水器的过程中,控制会获取当前使用时间,如果此时处于夜晚等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器会按照温度曲线控制供热件为供水管路供热,使得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呈波动性变化,具体可以是出水温度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如此往复循环。这样,在用户洗浴过程中,不会造成用户心跳过快,进而在洗浴用促进用户睡眠。

14、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器包括机壳,水处理装置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的内部,电解组件的电子阴极和电子阳极与控制器电连接。

15、在该设计中,热水器包括机壳。其中,水处理装置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的内部,具体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装置位于机壳内部,也可以是水处理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机壳内部;此外,电解组件的电子阴极和电子阳极与控制器电连接,进而使得控制器控制电解组件对经过水处理装置的液体进行电解,进而降低在液体中生成次氯酸,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1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解组件的上盖安装在机壳上,水处理装置的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连接于上盖。

17、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上盖安装在机壳上。这样,本发明将水处理装置直接安装到热水器的机壳上没并且使得水处理装置整体位于即可的底部,使得水处理装置位于热水器的进水位置。并且,水处理装置的位置相对较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而在水处理装置使用失效后进行更换。此外,水处理装置的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连接于上盖,进而通过电解组件的上盖来固定电子阴极和电子阳极。

1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位置设置于热水器底部,电子阳极和阴极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外部。

19、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位置设置于热水器底部。这样,水处理装置的位置相对较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而在水处理装置使用失效后进行更换。此外,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外部,使得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的表面变化,以及时更换水处理装置、或更换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

2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

21、在该设计中,将电解组件设置于加热件的上游,以使得液体经过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后再流经加热件。这样,由于电解组件在水系统内部电解产生的次氯酸对水体进行杀菌作用后,再经过加热件,温度升高能够使得次氯酸在流转的管道中再次分解,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沐浴水中留存。

2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器还包括: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在获取到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检测结果后,控制器控制电解组件运行。

23、在该设计中,热水器还包括流量传感器。其中,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水路系统上,并且位于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进而检测水路系统中的液体流量。此外,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热件的加热效率、并根据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解组件工作,进而处理水路系统中的水。

24、具体的,控制器内置有温度曲线,在获取到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后,控制器控制加热件以一定的功率运行,进而保证热水器的按照上述温度曲线输出热水。具体的,在检测到水路系统中有水流过时,控制器控制电解组件运行,进而对水路系统中的水进行电解。

25、也即,本发明在运行过程中,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水路系统中有液体流过时,即可通过流量传感器发出信号以使得控制器控制电解组件运行。也即,用户使用热水器且热水器出水时,本发明即可控制电解组件工作,使得电解组件得到快速响应。

2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上游。

27、在该设计中,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的作,可以避免水处理装置中集结的水垢在向下游流出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堵塞流量传感器而导致流量传感器失效的问题、或者是在没有水流时,能够避免因流量传感器失效而导致系统干烧产生安全问题。

2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器还包括:水泵,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29、在该设计中,热水器还包括水泵。其中,水泵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并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控制器可以控制水泵来调节热水器的出水量,一方面保证热水器输出足够量的水,另一方面配合加热件的加热功率来保证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此外,水泵工作时对水系统产生增压的效果,将水泵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下游,是为了避免增压产生的流速升高影响水处理装置杀菌效果和除垢效果

3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连通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道,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设置于流道内;其中,电子阴极包括导体滤网。

31、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连通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道,并且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设置于流道内,进而对进入到流道内的水溶液进行杀菌除垢。

32、进一步地,电子阴极包括导体滤网。这样,通过电化学作用去除水溶液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使得形成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附着在导体滤网表面,并通过次氯酸作穿透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内部,与细菌内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达到杀菌的作用;经过杀菌消毒后的水流进一步流经过滤装置,并使得过滤装置中缓释凝胶所释放的添加剂直接作用于用户皮肤。进一步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透明设置,进而设置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滤网上水垢的情况,进而在水垢较为严重时及时更换滤网。

3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分水件,分水件包括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流道。

34、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分水件。其中,分水件设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分水件包括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出水口,进水口还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流道。此外,导体滤网设置在流道内,并且导体滤网设置有网孔。

35、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时,水路系统内的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壳体内部后,一部分水流在第一分水口的作用下直接从第二分水口流出,一部分水流在第二分水口的作用下进入到流道内部,并经导体滤网后从出水口流回水路系统。

36、特别地,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水溶液中的钙镁离子生成沉淀附着在导体滤网表面,起到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效果,达到降低水质硬度目标。催着水垢的堆积,导体滤网设置的网孔逐渐被封堵。此时,由于本发明提出的水处理装置中分水件上第一分水口的设置,确保了一部分水流仍旧可以从通过第一分流口直接流向出水口,进而保证了水处理装置的水路。

37、也即,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中的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壳体内部的水流中,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第一分水口流向出水口,并通过出水口流出;一部分水路经过第二分水口流向流道,并经由导体滤网的网孔流向出水口,并通过出水口流出。经过第一分水口的水流可以越过导体滤网直接流向出水口,进而保证了该部分水流不受导体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网孔被水垢阻挡的情况下也可确保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进而确保了水处理装置的流通性,可有效降低由于水路堵塞而可能发生意外的风险。

3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件,与分水件和导体滤网相连接;导体杆,穿设于壳体、分水件和固定件,导体杆与导体滤网电连接。

39、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和导体杆。其中,固定件位于分水件与导体滤网之间,导体杆穿过壳体以及分水件和固定件,进而将分水件和固定件安装到壳体上。此外,导体滤网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固定,导体滤网的底部通过安装座进行固定。

40、此外,导体杆与导体滤网相接触,这样电子阴极可以通过导体杆与导体滤网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导体杆起到固定的作用,以将固定件和分水件固定到壳体上,另一方面可通过导体杆充当导体的作用,进而简化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4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位于导体滤网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进水口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导体滤网围合出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连通于出水口。

42、在该设计中,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在导体滤网安装到壳体内部后,导体滤网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即为第一流道,导体滤网在壳体内部围合出的空间即为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与第二分水口相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通导体滤网的网孔相连通,第二流道还与出水口相连通。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二分水口进入到第一流道内,并经导体滤网的网口进入到第二流道内,再经由出水口流出。

4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滤网为筒型结构,第二流道位于导体滤网的内侧。

44、在该设计中,导体滤网为筒型结构,并且导体滤网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进而通导体滤网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限定出第一流道,并通导体滤网内部的空间限定出第二流道。

4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分水件的边缘贴合于壳体的内壁;分水件还包括第一过流口,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过流口连通于出水口。

46、在该设计中,分水件的边缘贴合于壳体的内壁,并且分水件还包括第一过流口,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过流口连通于出水口。这样,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中的水流首先通过进水口流向分水件,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一分水口后直接流向出水口,一部分水流经过第二分水口后流向第一流道,并经由导体滤网的网孔流向第二流道,再经过分水件的第一过流口穿过分水件流向出水口,并从出水口流回水路系统。

4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分水件还包括:分水板,第二分水口设置于分水板上;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凸出于分水板,第一分水口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

48、在该设计中,分水件包括分水板和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其中,第二分水口和上述第一过流口设置在分水板上,并且分水板位于进水口与之间。此外,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凸出于分水板设置,并且是朝向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方向凸出于分水板,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为第一分水口。

49、特别地,第一凸部朝向进水口与出水口一侧凸出于分水板设置。在分水件和导体滤网安装后,分水板与壳体顶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水路系统中的水流通过进水口首先进入到该空间内;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形成第一分水口,进而使得该空间内的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第一分水口流向出水口。对应地,该空间内一部分水流通过出水口进入到流道内部,并经导体滤网的网孔以及第一过流口流向出水口;而后,上述两部分水流均通过出水口排出。

5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壳体内,导体滤网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二过流口,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第二过流口相连通。

51、在该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其中,安装座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此外,导体滤网的底部安装在安装座上,进而保证导体滤网的稳定安装。

52、进一步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流口。其中,第二过流口设置在安装座,并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还通过第二过流口相连通。这样,第一流道内的一部分水流还可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流向第二流道。

53、具体地,在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中的水流首先通过进水口流向分水件,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一分水口后直接流向出水口,一部分水流经过第二分水口后流向第一流道;进一步地,进入到第一流道内的水流中,一部分会经导体滤网的网孔进入到第二流道内,还有一部分水流会直接通过第二过流口进入到第二流道内,而经过第二过流口流过的水流会避开导体滤网的网孔,进而保证了该部分水流不受导体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网孔被水垢阻挡的情况下也可确保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进而确保了水处理装置的流通性。

54、因此,在本发明提出的水处理装置中,进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出水口,第一流道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与第二流道相连通。这样,一方面可保证进入到壳体内的一部分水流直接通过分水件的第一分水口流向出水口,另一方面可保证第一流道内的一部分水流可通过第二过流口直接流向第二流道,上述两部分水流均不会受到导体滤网上水垢的影响,进而在导体滤网的网孔被堵塞的情况下也可保证水处理装置的水路。

5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二过流口设于座体;第二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座体的周侧边缘;第三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第二凸部的内侧;其中,导体滤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

56、在该设计中,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其中,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朝向导体滤网一侧凸出于座体。其中,第二凸部位于座体的周侧边缘,第三凸部位于第二凸部的内侧,这样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形成了安装间隙。而后,导体滤网的底部插设到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的安装间隙内,以保证导体滤网的安装。

57、具体地,导体滤网的外侧通过第二凸部固定,导体滤网的内侧通过第三凸部固定。并且,第二过流口设置在座体上。

58、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热水系统,包括:带加热件的水路系统,包括原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水处理装置,设于水路系统,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用于对水路系统中的水进行电解处理;滤芯装置,设于水路系统,滤芯装置包括缓释凝胶,缓释凝胶向水路系统中缓释护肤物质或者用于消除水路系统中的氯离子;其中,滤芯装置相较于水处理装置靠近热水出口。

59、本发明提出的热水系统包括水路系统、水处理装置、控制器和滤芯装置。

60、其中,水路系统包括加热件以及原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外部液体经过原水进口进入到水路系统中,并经过加热件加热后从热水出口流出。水处理装置和设置在水路系统上,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内的水流会流经水处理装置,以使得水处理装置来处理水路系统中的水。控制器与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电连接,并控制加热件和水处理装置工作。

61、特别地,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组件,电解组件包括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当水处理装置有水流经过时,通过对电解组件通电,可以使得水溶液中的氯离子在电子阳极的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产生的氯气极易溶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水溶液中,次氯酸作为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进入其内部,与细菌内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通过水处理装置的水溶液由于内部电解产生次氯酸,随着水流到达管路各处,实现对水流内部、管路的全面杀菌。进一步地,电子阴极表面因电解水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可以将通导体滤网的水溶液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去除,使其以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附着在电子阴极表面,从而达到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水质硬度的效果。

62、进一步地,控制器内置有温度曲线。在用户使用热水器的过程中,控制会获取当前使用时间,如果此时处于夜晚等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器会按照温度曲线控制供热件为供水管路供热,使得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呈波动性变化,具体可以是出水温度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如此往复循环。这样,在用户洗浴过程中,不会造成用户心跳过快,进而在洗浴后促进用户睡眠。

63、进一步地,滤芯装置设置在水路系统上,并且滤芯装置相较于水处理装置靠近热水出口;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内的水流会流经水滤芯装置。此外,滤芯装置包括缓释凝胶,缓释凝胶向水路系统中缓释护肤物质或者用于消除水路中的氯离子。因此,用户在洗浴的同时即可使得皮肤得到有效的舒缓抗炎,相较于涂抹式的护肤品,能够避免用户遗忘的情况发生。

64、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系统还包括热水器,热水器包括机壳和控制器,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的内部,电解组件的电子阴极和电子阳极与控制器电连接。

6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解组件的上盖安装在机壳上,水处理装置的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连接于上盖。

6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位置设置于热水器底部,电子阳极和阴极至少部分的位于机壳外部。

6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原水进口连通,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加热件的进口端连通。

6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系统还包括流量传感器,与水处理装置连通,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在获取到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检测结果后,控制器控制电解组件运行。

69、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上游

7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热水系统还包括:水泵,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7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连通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道,电子阳极和电子阴极设置于流道内;其中,电子阴极包括导体滤网。

7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分水件,分水件包括第一分水口和第二分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一分水口连通于出水口,进水口通过第二分水口连通于流道。

7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件,与分水件和导体滤网相连接;导体杆,穿设于壳体、分水件和固定件,导体杆与导体滤网电连接。

74、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滤网为筒型结构,第二流道位于导体滤网的内侧。

7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分水件的边缘贴合于壳体的内壁;分水件还包括第一过流口,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过流口连通于出水口。

7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分水件还包括:分水板,第二分水口设置于分水板上;至少两个第一凸部,凸出于分水板,第一分水口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凸部之间。

7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壳体内,导体滤网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二过流口,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第二过流口相连通。

7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二过流口设于座体;第二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座体的周侧边缘;第三凸部,凸出于座体,位于第二凸部的内侧;其中,导体滤网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凸部与第三凸部之间。

79、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缓释凝胶包括:聚乙二醇15~35重量份、缓释剂1.5~15重量份、抗炎剂2~8重量份、氯离子去除剂25~50重量份、保湿剂1~10重量份、香精2~10重量份。

80、在该设计中,缓释凝胶包括聚乙二醇、缓释剂、抗炎剂、氯离子去除剂保湿剂和香精等。其中,上述组分按照重量分配比,聚乙二醇为15到35重量份、缓释剂为1.5到15重量份、抗炎剂为2到8重量份、氯离子去除剂为25到50重量份、保湿剂1到10重量份、香精2到10重量份。

81、其中,缓释凝胶通过温和无刺激的聚乙二醇作为基本缓释骨架结构,负载缓释剂、抗炎剂和氯离子去除剂等形成缓释凝胶。其中,抗炎剂对皮肤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效果,具有一定的缓解皮肤瘙痒的效果;氯离子去除剂能够有效祛除水中的氯离子,并且平均余氯去除率>90%,能够有效降低余氯对皮肤的刺激;保湿剂使得该缓释凝胶对于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湿功能;香精使得该缓释凝胶对于皮肤起到一定的留香。

82、具体地,在用户使用时,可以将含有缓释凝胶的滤芯装置安到热水器的水路系统上。这样,在用户洗浴过程中,水流不断接触并冲击缓释凝胶;缓释凝胶在水流的冲击下不断溶化,进而释放出抗炎剂和氯离子去除剂等添加剂。这样,释放出的氯离子去除剂能够对水流中的氯离子起到有效的去除作用,进而降低水流中的氯离子对用户皮肤的刺激。此外,释放出的抗炎剂与用户的皮肤接触,能够起到有效的舒缓抗炎效果。此外,释放出的保湿剂直接作用于用户皮肤,在用户洗浴后可使得皮肤具有充足的水分。此外,释放出的香精直接作用于用户皮肤。这样,在用户洗浴后可使得皮肤留有一定的香味。具体地,香精可以为普通市售日化香精或食品香精。

83、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抗炎剂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意组合:甘草酸二钾、甘草类黄酮、神经酰胺、生育酚乙酸酯、红没药醇、白藜芦醇、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

84、在该设计中,抗炎剂可选择以下任一者、也可采用以下成分的组合:甘草酸二钾、甘草类黄酮、神经酰胺、生育酚乙酸酯、红没药醇、白藜芦醇、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上述成分均可对皮肤起到良好的舒缓抗炎效果,并且没有副作用。具体地,优先使用甘草酸二钾、神经酰胺、生育酚乙酸酯。

8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聚乙二醇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意组合:peg-8、peg-20、peg-32、peg-75、peg-90、peg-100、peg-150、peg-200、peg-400。

86、在该设计中,聚乙二醇可选择以下任一者、也可采用以下成分的组合:peg-8、peg-20、peg-32、peg-75、peg-90、peg-100、peg-150、peg-200、peg-400。上述成分均温和无刺激,并且不会对用户的皮肤造成刺激损害。此外,上述成分均可作为骨架结构,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缓释凝胶的强度和硬度。具体地,优先使用peg-32和peg-150。

87、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缓释剂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意组合:透明质酸钠、4d透明质酸钠。

88、在该设计中,缓释剂可选择以下任一者、也可采用以下成分的组合:透明质酸钠、4d透明质酸钠。其中,4d透明质酸钠的主要成分为: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水解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此外,还可选择透明质酸钠的改性物。上述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进而使得缓释剂与聚乙二醇作为缓释凝胶的基本缓释骨架结构使用。

89、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氯离子去除剂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意组合:维生素c、异维生素钠。

90、在该设计中,氯离子去除剂可选择以下任一者、也可采用以下成分的组合:维生素c、异维生素钠。上述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氯离子效果,并且对用户皮肤无害。

9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保湿剂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意组合:海藻糖、赤藓醇、蔗糖、β葡聚糖、ppg-28-丁醇聚醚-35、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

92、在该设计中,保湿剂可选择以下任一者、也可采用以下成分的组合:海藻糖、赤藓醇、蔗糖、β葡聚糖、ppg-28-丁醇聚醚-35、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上述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能够使得用户在洗浴后具有良好的皮肤状态,特别是保证皮肤具有良好的水分,降低皮肤水分流失。

93、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热水器,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热水器的当前使用时间;在当前使用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的情况下,波动性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

94、本发明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能够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热水器。因此,具有上述热水器的全部有益效果,通过水处理装置去除水中杂质,达到杀菌的作用,通过滤芯装置的缓释凝胶释放添加剂,达到止痒的作用,在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

95、此外,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本发明首先会获取到热水器的当前使用时间,并判断当前使用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在当前使用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的情况下,本发明会波动性地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进而降低用户洗浴过程中以及洗浴后的兴奋度,达到助眠的效果。

96、具体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一般在夜间洗浴,并在洗浴后直接休息。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预存有预设时间段,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傍晚或夜间等。这样,当用户在该预设时间段内进行洗浴时,本发明会控制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呈波动性变化,进而避免洗浴引起用户心跳过快。使得用户保持在相对平静的状态,有利于后续用户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97、具体地,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以设置为21时到24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98、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波动性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包括:在一个调节周期内,先后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逐渐增高和逐渐降低。

99、在该设计中,本发明按照时长设置有调节周期,用户洗浴过程中可能经过一个调节周期,也可能经过多个调节周期。进一步地,在一个调节周期内,本发明会首先控制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逐渐增高,而后控制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逐渐降低。这样,在一个调节周期内,水路系统的水温呈波动性变化,进而避免洗浴引起用户心跳过快。使得用户保持在相对平静的状态,有利于后续用户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100、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热水器的控制装置,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热水器,热水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热水器的当前使用时间;控制单元,用于在当前使用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的情况下,波动性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

101、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的控制装置能够用于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热水器。因此,具有上述热水器的全部有益效果,通过水处理装置的电解组件去除水中杂质,达到杀菌的作用,通过滤芯装置的缓释凝胶释放添加剂,达到止痒的作用,在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

102、此外,热水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获取单元首先会获取到热水器的当前使用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使用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在当前使用时间处于预设时间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会波动性地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进而降低用户洗浴过程中以及洗浴后的兴奋度,达到助眠的效果。

103、具体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一般在夜间洗浴,并在洗浴后直接休息。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预存有预设时间段,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傍晚或夜间等。这样,当用户在该预设时间段内进行洗浴时,本发明会控制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呈波动性变化,进而避免洗浴引起用户心跳过快。使得用户保持在相对平静的状态,有利于后续用户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104、具体地,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以设置为21时到24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

10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一个调节周期内,先后调节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逐渐增高和逐渐降低。

106、本发明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7、本发明提出的热水器,具有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并不展开论述。

108、本发明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9、本发明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具有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并不展开论述。

11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