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发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70009发布日期:2022-10-21 18:4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工业炉发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工业炉设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炉发券方法。能够缩短设计、选材及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业炉设计施工带来极大的方便。


背景技术:

2.在砌筑或维修工业炉时,经常会遇到拱券的发券工作,发券工艺是砌筑工业炉的技术难点,拱券砌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业炉的使用寿命。
3.拱券的砌筑工作须有三个工作流程来完成。1.发券用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的准备;2.木工的拱券支模准备;3.筑炉工现场砌筑。
4.在砌筑或维修工业炉中,常用的直型耐火砖型号为t-3与t-12,其中,
5.直形砖t-3的尺寸为长
×

×
高=230
×
113
×
65mm;
6.直形砖t-12的尺寸为长
×

×
高=300
×
225
×
65mm。
7.常用的楔型耐火砖型号为t-19、t-20、t-34、t-35、t-38及t-39等型号。
8.发券用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的准备是技术很强的工作。在《筑炉工手册》一书中介绍了计算方法;但是,按其中列出的公式计算比较复杂,筑炉工不宜掌握,而且数表多不便携带,延长了设计、选材及施工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给工业炉设计施工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业炉发券方法。在本发明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l,而拱的跨度和拱的厚度以及中心角的度数是很容易得到的数据,所以本发明的这些数据及公式用起来非常方便,大大地缩短了选材及施工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给工业炉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0.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1.1.一种工业炉发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发券用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2)木工的拱券支模准备;3)筑炉工现场砌筑,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a.根据某种耐火砖的型号,确定能砌最小直径的圆拱;
13.b.根据耐火砖的组合型号和拱券的中心角,确定能砌多大跨度的拱券;
14.c.根据拱券的跨度,确定耐火砖的选用型号;
15.d.根据拱券中心角的度数和拱券的跨度l得出拱券的高度h;
16.e.根据拱券的跨度、拱券中心角的度数、拱券的砌筑厚度以及耐火砖的组合情况,确定各种耐火砖的数量。
17.所述步骤a根据某种耐火砖的型号,确定能砌最小直径的圆拱,根据表1确定;
18.表1常用的楔型耐火砖型号及参数
[0019][0020]
所述步骤b根据耐火砖的组合型号和拱券的中心角,确定能砌多大跨度的拱券,根据表2确定;
[0021]
表2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
[0022][0023]
所述步骤c根据拱券的跨度,确定耐火砖的选用型号,根据表2确定。
[0024]
所述步骤d根据拱券中心角的度数和拱券的跨度l得出拱券的高度h,根据表3、4的高跨比确定。
[0025]
所述步骤e根据拱券的跨度、拱券中心角的度数、拱券的砌筑厚度以及耐火砖的组合情况,确定各种耐火砖的数量,根据表3,表4确定。
[0026]
表3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一
[0027][0028]
表4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二
[0029][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1.在本发明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l,而拱的跨度和拱的厚度以及中心角的度数是根据设计容易得到的数据,所以本发明的这些数据及公式用起来非常方便。给工业炉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设计效率。
[0032]
2.本发明能够大大缩短选材及施工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给工业炉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安装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和
社会效益。
[0033]
3.本发明实施操作简单,同时容易保证施工安装精度,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充分可靠地保证设计安装和施工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
一种工业炉发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发券用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2)木工的拱券支模准备;3)筑炉工现场砌筑,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36]
a.根据某种耐火砖的型号,确定能砌最小直径的圆拱;
[0037]
b.根据耐火砖的组合型号和拱券的中心角,确定能砌多大跨度的拱券;
[0038]
c.根据拱券的跨度,确定耐火砖的选用型号;
[0039]
d.根据拱券中心角的度数和拱券的跨度l得出拱券的高度h;
[0040]
e.根据拱券的跨度、拱券中心角的度数、拱券的砌筑厚度以及耐火砖的组合情况,确定各种耐火砖的数量。
[0041]
所述步骤a根据某种耐火砖的型号,确定能砌最小直径的圆拱,根据表1确定;
[0042]
表1常用的楔型耐火砖型号及参数
[0043][0044]
所述步骤b根据耐火砖的组合型号和拱券的中心角,确定能砌多大跨度的拱券,根据表2确定;
[0045]
表2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
[0046][0047]
所述步骤c根据拱券的跨度,确定耐火砖的选用型号,根据表2确定。
[0048]
所述步骤d根据拱券中心角的度数和拱券的跨度l得出拱券的高度h;根据表3、4的高跨比确定。
[0049]
所述步骤e根据拱券的跨度、拱券中心角的度数、拱券的砌筑厚度以及耐火砖的组合情况,确定各种耐火砖的数量,根据表3,或者表4确定。
[0050]
表3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一
[0051][0052]
表4工业炉发券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二
[0053][0054]
1.实施例1
[0055]
参照表1,根据耐火砖的型号,可以查出能砌多大直径的圆拱。例如:t-38型耐火砖,就只能砌直径为1266mm的圆拱。如果所砌圆拱的直径小于1266mm,就应考虑搭配使用t-39型耐火砖。如果所砌圆拱的直径大于1266mm,就应考虑搭配使用t-3型直型耐火砖。
[0056]
2.实施例2
[0057]
参照表2,所述步骤b,根据某种耐火砖的型号和拱券的中心角及跨度,确定耐火砖
的组合型号。
[0058]
根据耐火砖的型号,可以查出能砌多大跨度的拱。
[0059]
如t-38型耐火砖,当中心角为600时,所砌拱的跨度最小为633mm。如果所砌拱的跨度小于633mm,就应考虑搭配使用t-39型耐火砖。如果所砌拱的跨度大于633mm,就应考虑搭配使用t-3型直型耐火砖。
[0060]
3.实施例3.
[0061]
参照表3、表4计算出组合耐火砖的合理跨度
[0062]
以t-38型耐火砖,中心角为600为例,
[0063]
每环砖数等于12【t-38】+0.016(l-633)【t-3】。(见表3)。
[0064]
每环t-38的数量为12块(为常数),
[0065]
每环t-3型砖数n=0.016(l-633),
[0066]
因为砖数应为整数,所以该式中的0.016(l-633)应取整数。
[0067]
则l=n/0.016+633(mm)
[0068]
设n=1,2,3,4,

[0069]
则l1=696mm,l2=758mm,
[0070]
l3=821mm,l4=883mm等。
[0071]
从而可以算出t-38型耐火砖和t-3型耐火砖搭配使用较合理的跨度。
[0072]
4.实施例4
[0073]
参照表3、表4,根据拱的跨度及厚度计算出所用直型耐火砖与楔型耐火砖的数量。
[0074]
已知拱的跨度为750mm,中心角的度数为600,欲砌113mm厚的拱,求每环拱的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
[0075]
查表3,表4得:750>633mm,
[0076]
每环拱的t-38型耐火砖为12块;
[0077]
每环拱的t-3型直形耐火砖为0.016
×
750-10.18=1.82,取整数为2块。
[0078]
5.实施例5
[0079]
参照表3、表4根据拱的跨度及厚度,计算出两种楔型耐火砖的数量。
[0080]
已知拱的跨度为750mm,中心角的度数为600,欲砌230mm厚的拱,求每环拱的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
[0081]
查表3,表4得:750>529mm,每环拱的t-20型耐火砖为
[0082]
20.44-0.016
×
750=8.44,取整数为8块;
[0083]
每环拱的t-19型耐火砖为0.032
×
750-16.79=7.21,取整数为7块。
[0084]
6.实施例6
[0085]
参照表3、表4根据拱的跨度及厚度,计算出两种楔型耐火砖的数量。
[0086]
已知拱的跨度为750mm,中心角的度数为600,欲砌300mm厚的拱,求每环拱的耐火砖的型号和数量。
[0087]
查表3,表4得:750>690mm,每环拱的t-35型耐火砖为
[0088]
26.66-0.016
×
750=14.66,取整数为15块;
[0089]
每环拱的t-34型耐火砖为0.032
×
750-21.9=2.1,取整数为2块。
[0090]
以上实施例4、5、6的三种结果是根据欲砌拱的厚度而变化的。
[0091]
本发明根据拱券的跨度及中心角,通过查阅查表1,表2,能够迅速确定欲砌拱耐火砖的组合型号,再通过查阅表3,表4算出每券拱各型号耐火砖的数量。
[0092]
在本发明的常用数据及公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l,而拱的跨度和拱的厚度以及中心角的度数是很容易得到的数据,所以本发明的这些数据及公式用起来非常方便。大大地缩短了选材及施工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给工业炉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0093]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发明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