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29958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技术,具体提供一种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建筑领域中暖通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暖通系统包括:采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其中采暖是对封闭空间内的温度的调节。采暖系统通常是根据返回制冷设备的冷冻水温计算当前的冷量负荷,此处的冷量负荷反映着封闭空间的冷量需求。但是返回制冷设备的冷冻水从封闭空间返回到制冷设备会经历一段时间,所以在制冷设备上得到的冷量需求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前的密封空间的冷量需求,即采暖系统得到的冷量需求具有滞后性。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深度学习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9375994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任务温度预测及调度方法。此方法通过使用大量数据样本完善神经网络模型,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温度调整效果,减少冷量需求滞后性问题。

3、但是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时间长、需要的数据量庞大、技术难度复杂,相应的,投入成本高,不利于中小企业或个人的使用普及。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在供冷系统中冷量负荷具有滞后性的技术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3、在上述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包括:

4、获取当前冷量负荷;

5、判断所述当前冷量负荷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6、若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执行第一负荷控制策略;

7、若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基于冷量负荷变化量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其中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为预设间隔时间段内的所述冷量负荷的变化量。

8、进一步的,所述若未达到所述预设阈值,基于冷量负荷变化量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9、若所述冷量负荷未达到预设阈值,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

10、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11、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冷量负荷变化量;

12、判断大于第一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一级阈值;

13、若所述大于第一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大于等于一级阈值,执行第一加载策略;

14、若所述大于第一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小于一级阈值,判断其中大于第二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二级阈值;

15、若所述大于第二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大于等于二级阈值,执行第二加载策略;

16、其中一级阈值、二级阈值均为正整数,一级阈值小于二级阈值,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一段时间的时长除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段的时长大于二级阈值。

17、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18、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冷量负荷变化量;

19、判断小于第三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三级阈值;

20、若所述小于第三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大于等于三级阈值,执行第一减载策略;

21、若所述小于第三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小于三级阈值,判断大于第四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四级阈值;

22、若所述小于第四阈值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次数大于等于四级阈值,执行第二减载策略;

23、其中三级阈值、四级阈值均为正整数,三级阈值小于四级阈值,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所述一段时间的时长除以所述预设间隔时间段的时长大于四级阈值。

24、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25、进一步的,所述若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执行第一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26、若所述冷量负荷大于第五阈值,执行第三加载策略;

27、若所述冷量负荷小于第六阈值,执行第三减载策略,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五阈值。

28、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29、获得第一时段,其中所述第一时段基于满足所述第二负荷控制策略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得到;

30、判断第一时段中不满足所述第二负荷控制策略的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浮点数,其中浮点数为正数;

31、若大于等于预设的浮点数,则不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

32、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33、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f个连续的冷量负荷变化量;

34、判断f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其中是否有v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35、若有v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执行第一加载策略;

36、若没有v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g个连续的冷量负荷变化量;

37、判断g个冷量负荷变化量中是否有b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38、若有b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执行第二加载策略,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g>f,b>v,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均为正数,f、v、b、g均为正整数。

39、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冷量负荷变化量以及预设的多级判断规则,选择性地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包括:

40、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h个连续的冷量负荷变化量;

41、判断其中h个冷量负荷变化量中是否有c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小于等于第三阈值;

42、若有c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执行第一减载策略;

43、若没有c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小于等于第三阈值,则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j个连续的冷量负荷变化;

44、判断j个冷量负荷变化量中是否有x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小于等于第四阈值;

45、若有x个冷量负荷变化量小于等于第四阈值,执行第二减载策略,其中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j>h,x>c,第三阈值、第四阈值均为负数,j、h、x、j均为正整数。

46、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策略包括:通过增加制冷主机的运行次数或单台制冷主机的冷量输出从而增加整体的冷量输出。所述减载策略包括:通过减少制冷主机的运行次数或单台制冷主机的冷量输出从而减少整体的冷量输出。

47、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48、在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供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49、本发明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50、在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通过冷量负荷变化量执行第二负荷控制策略,通过预设的多级判断策略进行递进判断,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冷量负荷产生的滞后性问题,使整个制冷系统能够预先判断冷量需求增长的趋势从而提前做好对应的控制策略。本发明使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使用的数据量相对较少,便于技术人员设置,减少了因冷量负荷滞后带来的损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