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3329发布日期:2024-02-20 21:2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冬春两季,由于日照不足,如果碰上连绵的阴雨天气,所晒的衣物,很长时间都不能彻底干燥。因此,人们选择使用烘干设备来洪干衣物,或者洪干一些需要快速干燥的物品,以便干燥保存。

2、目前已有的烘干设备的烘干装置多为风机和ptc加热配合使用,利用风的流动和加热带走衣物上的水分,但是这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差,烘干时间较长。

3、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差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所述负压烘干装置包括:容纳构件,其具有密闭的烘干腔室;泵装置,其与所述烘干腔室连通且能够将所述烘干腔室内的空气抽出;以及气压保持装置,其同时与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气压保持装置设置成当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小于设定值时处于封闭状态以禁止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连通,所述气压保持装置还设置成当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达到所述设定值时能够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将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使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烘干腔室。

3、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压保持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烘干腔室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与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连通;移动密封构件,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移动密封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抵靠以防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以及弹性复位构件,其安装在所述移动密封构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之间;其中,在所述气压保持装置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形下,所述移动密封构件在所述弹性复位构件的作用下保持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以禁止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且所述移动密封构件能够在所述烘干腔室的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达到所述设定值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移动以将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

4、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所述移动密封构件为圆形密封块,所述圆形密封块的外径与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内径相匹配。

5、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的进风口连通。

6、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管内的空气过滤构件。

7、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烘干腔室内的置物架,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置物架的下方且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置物架。

8、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箱内的加热构件,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加热箱的侧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加热箱的顶部。

9、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构件为加热管。

10、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构件为弹簧。

11、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状壳体包括筒状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筒状本体两端的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封板上,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封板上,所述第三开口形成在所述筒状本体上,所述弹性复位构件安装在所述圆形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所述圆形密封块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且所述圆形密封块的外径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径相匹配。

12、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泵装置为真空泵。

13、在上述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构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泵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14、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负压烘干装置。

15、在上述烘干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为烘干衣物处理设备。

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负压烘干装置能够在执行烘干程序时,通过泵装置将烘干腔室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烘干腔室内形成负压环境,有利于水分的蒸发,从而能够提高烘干效率;此外,通过设置气压保持装置与泵装置相配合,能够持续地将烘干腔室内的湿空气抽出,并间断性地向烘干腔室内补充外界干燥的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1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气压保持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移动密封构件和弹性复位构件,弹性复位构件安装在移动密封构件与壳体的第二端之间,其中,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端,并且,第一开口与烘干腔室的外部连通,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二端,并且,第二开口与烘干腔室的内部连通,第三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第三开口与烘干腔室的内部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随着移动密封构件的移动,能够使气压保持装置在封闭状态与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结构简单,且运行可靠。

18、又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风管,风管的一端与壳体的第三开口连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本发明的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的进风口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气压保持装置由封闭状态切换至连通状态后,将烘干腔室的内部与外部接通,外界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壳体后,再由壳体的第三开口进入风管,然后沿着风管进入加热装置,经加热装置加热后再进入烘干腔室内,能够进一步提高负压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19、此外,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负压烘干装置,进而具备了上述负压烘干装置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烘干设备,本发明的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更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烘干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保持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所述移动密封构件为圆形密封块,所述圆形密封块的外径与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内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的进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管内的空气过滤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烘干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烘干腔室内的置物架,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置物架的下方且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置物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箱内的加热构件,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加热箱的侧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加热箱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构件为加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构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壳体包括筒状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筒状本体两端的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封板上,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封板上,所述第三开口形成在所述筒状本体上,所述弹性复位构件安装在所述圆形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所述圆形密封块位于所述筒状本体内且所述圆形密封块的外径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径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装置为真空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构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泵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13.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压烘干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为烘干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负压烘干装置及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差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负压烘干装置包括容纳构件和泵装置,泵装置能够将烘干腔室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烘干腔室内形成负压环境,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提高烘干效率,还包括同时与烘干腔室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气压保持装置,当烘干腔室的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小于设定值时,禁止烘干腔室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连通,当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将烘干腔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泵装置持续地将烘干腔室内的湿空气抽出,气压保持装置间断性地向烘干腔室内补充外界干燥的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王佑喜,刘天一,闫磊,曲兆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