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单元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8332发布日期:2023-01-03 20: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单元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单元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2.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电,其制冷原理是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并送至冷凝器进行冷却,经冷却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干燥瓶进行过滤与去湿,中温液态的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部件)节流降压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液体多),经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然后再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现有的空调种类越来越多,从最早一体式窗机,发展到如今的分体式室内外挂机、风管机、中央空调等。
3.上述各种空调均是固定式结构,主要安装在居民楼、写字楼等,与固定式空调对应的是可移动式空调。现在大分部可移动式空调也是用于室内,其形状为一个柜体,将风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等安装于柜体内。如果这种可移动式空调用于室外,其制冷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仅仅依赖制冷系统制冷,制冷方式单一,冷气在开阔的室外迅速散去,特别是在夏季,抵达人体或者抵达指定区域的冷风量很少,因而在开阔的室外制冷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制冷能力,增加应用在室外场景的散热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式单元移动空调;包括柜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循环连通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和膨胀阀;
5.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分隔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第一风机安装于上腔体内,上腔体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一风机正对的出风孔,上腔体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有进风孔且三个侧壁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水帘;所述蒸发器的横断面形状和冷凝器的横断面形状均为凹字型,蒸发器安装于三个第一水帘和第一风机围成的制冷腔中且蒸发器的三个侧壁分别与三个第一水帘一一相对,通过第一风机工作,进而使柜体外部的空气流经进风孔、第一水帘、蒸发器和第一风机并从出风孔排出;
6.所述第二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分别安装于下腔体内,所述下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与第二风机正对的排风口,以及下腔体的其余三个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且每个进风口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水帘;所述冷凝器安装于三个第二水帘围成的散热腔中,冷凝器的三个侧壁分别与三个第二水帘一一相对且第二风机位于冷凝器的内侧,通过第二风机工作,进而使柜体外部的空气流经进风口、第二水帘、冷凝器和第二风机并从出风口排出;
7.所述上腔体的内部设有位于冷凝器正下方的接水盘,所述下腔体内部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内的水泵与分别与三个第一水帘和三个第二水帘连通,接水盘与第一水箱连通,通过水泵工作,进而使第一水箱内的水流经三个第一水帘和三个第二水帘后并回流至第一水箱中。
8.本设备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水泵将第一水箱内的水持续泵至第一水帘和第二水
帘,制冷腔的风进入之前经过第一水帘降低了气流的温度,然后再经过了蒸发器进行二次降温,相比仅靠制冷系统降温,大大提升了降温效果。同理,对于下腔体,气流经过第二水帘后温度降低,以低于周围温度的气流经过冷凝器,使冷凝器的降温效果提升,即提升了制冷系统的散热能力,降低了压缩机的负荷,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温差变大后,又进一步提升了蒸发器的制冷能力。另外,制冷腔中的气流携带了大量的小水珠,相比只有冷空气而言,携带了低温水珠的冷空气可以又进一步降低温度,相当于第三次降温。三次强力降温,即使在开阔的室外,例如广场大棚、炎热操场等场景,也能急速降温,为室外活动、运动等提供凉爽的环境。
9.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后侧壁设有箱内凹陷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外露于电控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压缩机和水泵电连接。显示面板采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可以实现开关机、温度调节、水量显示等功能。
10.优选地,所述电控箱的后面设有外露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内设有第一浮球阀开关,以及第二水箱内设有第二浮球阀开关,第二水箱与第一水箱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浮球阀开关与进水管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柜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滚轮。滚轮设有四个,四个滚轮分别位于柜体下面的四个角落,方便移动。
12.优选地,所述排风口设有散热导风管。散热导风管的材质为布料,可以随意折叠,折叠后可以放入排风口中,携带十分方便。散热导风管将热量排放至尽可能远的地方,避免冷热空气串流,影响制冷效果。
13.优选地,所述进风孔设有导风格栅。
14.优选地,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和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减少了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的热传递。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污阀且排污阀从柜体的底壁伸出。
16.优选地,每个第一水帘的上方和每个第二水帘的上方均设有喷淋管,所有的喷淋管分别与所述水泵连通。喷淋管将水均匀洒在第一水帘的上端和每个第二水帘的上端,有利于降低气流温度。
17.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机为涡轮风机。涡轮风机的增压效果明显,可以将热气流快速排出,有利于增加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温差。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后视图;
21.图3为图2的右视图;
22.图4为图1的立体图;
23.图5为图4中制冷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4中散热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4中隐藏第二水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柜体1、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冷凝器4、压缩机5、蒸发器6、膨胀阀7、滚轮8、出风孔9、导风格栅10、进风孔11、第一水帘12、制冷腔13、排风口14、进风口15、散热腔16、第一水箱17、第二水箱18、进水管19、排污阀20、第二水帘21、电控腔22。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体式单元移动空调;包括柜体1、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以及循环连通的冷凝器4、压缩机5、蒸发器6和膨胀阀7。柜体1的形状为矩形体,柜体1的下表面设有四个滚轮8。滚轮8采用万向轮,四个滚轮8分别位于柜体1下面的四个角落,方便移动。柜体1的内部设有分隔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和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减少了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的热传递。
30.上腔体内部的结构如下:
31.如图5所示,第一风机2安装于上腔体内,上腔体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一风机2正对的出风孔9,出风孔9的形状为方形,进风孔11设有导风格栅10,导风格栅10可以调节风向。上腔体的其余三个侧壁均设有进风孔11且三个侧壁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水帘12。所述蒸发器6的横断面形状和冷凝器4的横断面形状均为凹字型,蒸发器6安装于三个第一水帘12和第一风机2围成的制冷腔13中且蒸发器6的三个侧壁分别与三个第一水帘12一一相对,通过第一风机2工作,进而使柜体1外部的空气流经进风孔11、第一水帘12、蒸发器6和第一风机2并从出风孔9排出。另外,上腔体的内部设有位于冷凝器4正下方的接水盘,冷凝器4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积水盘里。
32.下腔体内部的结构如下:
33.如图6所示,第二风机3、冷凝器4、压缩机5和膨胀阀7分别安装于下腔体内部,所述下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与第二风机3正对的排风口14以及下腔体的其余三个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15且每个进风口15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水帘21。所述冷凝器4安装于三个第二水帘21围成的散热腔16中,冷凝器4的三个侧壁分别与三个第二水帘21一一相对且第二风机3位于冷凝器4的内侧,通过第二风机3工作,进而使柜体1外部的空气流经进风口15、第二水帘21、冷凝器4和第二风机3并从出风口排出。其中第二风机3为涡轮风机。涡轮风机的增压效果明显,可以将热气流快速排出,有利于增加冷凝器4和蒸发器6的温差。另外,下腔体内部设有第一水箱17,第一水箱17、压缩机5和膨胀阀7位于冷凝器4的外侧。第一水箱17内的水泵与分别与三个第一水帘12和三个第二水帘21连通,具体地,每个第一水帘12的上方和每个第二水帘21的上方均设有喷淋管,所有的喷淋管分别与所述水泵连通。喷淋管将水均匀洒在第一水帘12的上端和每个第二水帘21的上端,有利于降低气流温度。接水盘与第一水箱17连通,通过水泵工作,进而使第一水箱17内的水流经三个第一水帘12和三个第二水帘21后
并回流至第一水箱17中。
34.如图7所示,所述柜体1的后侧壁设有箱内凹陷电控腔22;所述电控腔22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外露于电控腔22;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压缩机5和水泵电连接。显示面板采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可以实现开关机、温度调节、水量显示等功能。显示面板采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可以实现开关机、温度调节、水量显示等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采用stm32f407处理器芯片。
35.如图3、图4、图6所示,为了实现自动补水,电控箱的后面设有外露的第二水箱18,所述第一水箱17内设有第一浮球阀开关,以及第二水箱18内设有第二浮球阀开关,第二水箱18与第一水箱17通过水管连通,水管由第一浮球阀开关控制通断,且第二水箱18高于第一水箱17。所述第二浮球阀开关与进水管19连接,进水管19与自来水管连接。当第一浮球阀开关检测到第一水箱17内的液位不足时,第二水箱18中的水流入第一水箱17中。当第二浮球阀开关检测到第二水箱18内的液位不足时,进水管19补水。第一水箱17的底部设有排污阀20且排污阀20从柜体1的底壁伸出,排污阀20可以选用手动排污阀。
36.本实施例的降温方法是:通过水泵将第一水箱17内的水持续泵至第一水帘12和第二水帘21,制冷腔13的风进入之前经过第一水帘12降低了气流的温度,然后再经过了蒸发器6进行二次降温。同理,对于下腔体,气流经过第二水帘21后温度降低,以低于周围温度的气流经过冷凝器4,使冷凝器4的降温效果提升,即提升了制冷系统的散热能力,降低了压缩机5的负荷,冷凝器4和蒸发器6的温差变大后,又进一步提升了蒸发器6的制冷能力。另外,在排风口14设有散热导风管。散热导风管的材质为布料,可以随意折叠,折叠后可以放入排风口14中,携带十分方便。散热导风管将热量排放至尽可能远的地方,避免冷热空气串流,影响制冷效果。
37.本实施例是将制冷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结合,制冷腔13中的气流携带了大量的小水珠,相比只有冷空气而言,携带了低温水珠的冷空气可以又进一步降低温度,相当于第三次降温。而冷凝水又被回收利用起来,冷凝水混入第一水箱17中,降低水温。本实施例实际上是进行了三次强力降温,即使在开阔的室外,例如广场大棚、炎热操场等场景,也能急速降温,为室外活动、运动等提供凉爽的环境。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