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立体式圆盘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6987发布日期:2023-03-18 02:5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立体式圆盘干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干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立体式圆盘干化机。


背景技术:

2.立式圆盘干化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导型连续干燥设备,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配置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操作环境好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医药、农药、食品、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干燥作业。
3.立式圆盘干化机主要由大小干燥盘、耙臂、耙叶、主轴、电机及其传动装置等结构组成。现有的立式圆盘干化设备,是给料机将湿物料连续加到顶部的干燥圆盘上,大小圆盘交替布置,大小干燥盘固定在筒体上不动,而带有耙叶、耙臂固定在转轴上随转轴转动,将大小干燥盘上的物料连续逐层摊开并向下输送,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干燥。现有技术主要使用蒸汽进入大小干燥圆盘内的夹套内,为了提高干燥圆盘的干化效果,蒸汽温度高,导致物料的干燥温度也高,最终物料排出后还需要进行冷却后进行存储,干燥过程中存在巨大能量浪费。此外,使用蒸汽干化时,其冷凝液温度仍然较高,直接排放存在巨大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及热利用效率的多段立体式圆盘感化机,提高干化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5.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段立体式圆盘干化机,所述圆盘干化机包括壳体以及转动设于壳体轴心的转轴;所述壳体内沿着转轴轴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干燥圆盘;所述干燥圆盘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盘体,且盘体中央设有供转轴通过的轴孔;所述盘体一侧设有连接空腔的进气接管,所述盘体的底面外圆周设有连接空腔的排放接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向干燥圆盘供气的加热主管以及接受干燥圆盘排气的排放主管。
6.优选的,所述壳体内沿着轴向设有a区、b区;所述a区设置的干燥圆盘为空腔结构,所述b区设置的干燥圆盘的空腔内圆周向设有若干组导流板。
7.优选的,相邻两组导流板分别与盘体内壁和外壁固定连接,与外壁连接的导流板内端与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道,与内壁连接的导流板外端与外壁之间形成第二过道。
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a区在上、b区在下交替分布的多组。
9.优选的,所述 b区设置的干燥圆盘分别与a区设置的干燥圆盘一一对应连接。
10.优选的,所述b区自上而下设置的干燥圆盘分别与a区自上而下设置的干燥圆盘对应连接;任一连接的b区干燥圆盘与a区干燥圆盘轴向间距相等。
11.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端的加料口、设于壳体下端的下料口。
12.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壳体下端的进风口、设于壳体上端的出风口。
13.优选的,所述壳体上下端分别与转轴对应设有轴承座。
14.优选的,所述转轴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干燥圆盘分别采用
不同的结构形式,针对热蒸汽或热水等热源,提高热流的利用效率,提高干化机的干燥效率。2、采用具有导流板结构的干燥圆盘,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对热源的热能利用效率,而且采用统一制式的导流板,便于制造和更换,降低干燥圆盘的制作难度,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性好。3、采用分段式结构,在a区布置完全中空结构的干燥圆盘,在b区布置带有导流板的干燥圆盘,该种分段配合设置的干燥圆盘,将a区干燥圆盘进行热利用的蒸汽或热水预热在b区干燥圆盘内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不仅满足对物料的干燥需求,而且高效的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满足物料出料温度的要求,无需再进行冷却,经济性好,实现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圆盘干化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干燥圆盘分段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干燥圆盘第一实施例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干燥圆盘第一实施例结构前视图;图5为图3中干燥圆盘第二实施例内部结构俯视图。
17.附图标记:100、圆盘干化机;1、壳体;2、加料口;3、下料口;4、进风口;5、出风口;6、驱动电机;7、转轴;8、连接盘;9、干燥圆盘;91、盘体;92、轴孔;93、进气接管;94、排放接管;95、空腔;96、导流板;97、第一过道;98、第二过道;10、加热主管;11、排放主管;12、轴承座;13、支撑机架;14、输送管路;15、下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5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多段立体式圆盘干化机,圆盘干化机100包括设于支撑机架13上的壳体1以及转动设于壳体轴心的转轴7,壳体1上下端分别与转轴对应设有轴承座12,转轴7转动设于两组轴承座12之间,壳体1上端设有与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可驱动转轴转动。壳体1上端设有加料口2,壳体1下端设有下料口3,待干燥物料在干化机内自壳体上部向下部逐步行走。壳体1下端设有进风口4,壳体1上端设有出风口5,热风自壳体下端进风口4进入并自壳体上端的出风口5排出,热风在干化机壳体内的流经路径与带干燥物料的路径形成逆流干燥,从而提高干化机的干燥效率。
20.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内沿着转轴轴向自上而下依次若干干燥圆盘9,干燥圆盘9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盘体91,且盘体中央设有供转轴通过的轴孔92;盘体91一侧设有连接空腔的进气接管93,盘体91的底面外圆周设有连接空腔的排放接管9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着转轴轴向设置的相邻两片干燥圆盘9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一片干燥圆盘的进气接管93分别与设置壳体内的加热主管10连通,每一干燥圆盘的排放接管94分别与设于壳体内的排放主管11连通。热蒸汽通过加热主管10进入干燥圆盘9的空腔内,基于蒸汽特性,其可与完全填充在干燥圆盘9内,从而实现热蒸汽与干燥圆盘9高效换热,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果;随着热蒸汽换热,热蒸汽内的水汽液化形成冷凝水,含有冷凝水蒸汽在重力作用
下通过干燥圆盘的盘体底端的排放接管94排出。
2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内沿着轴向分为上下对应的a区、b区。a区、b区可以是一组,也可是a区在上、b区在下交替分布的多组。a区分布的干燥圆盘9采用空腔结构,b区设置的干燥圆盘9的空腔内圆周向设有若干组导流板96。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一导流板96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相邻两组导流板96分别与盘体91内壁和外壁固定连接,与盘体外壁连接的导流板96内端与盘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道97,与盘体内壁连接的导流板96外端与盘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二过道98,热水或包含水蒸汽自干燥圆盘9的进气接管93进入该具有导流板的盘体内腔后,在导流板的引流作用下,热水或包含水蒸汽沿着依次沿着第一过道、第二过道、第一过道、第二过道
····
做蛇形流动,最终沿着盘体外侧设置的排放接管94排出干燥圆盘。基于该种沿着盘体径向设置的导流板96结构,使得热流沿着盘体板面径向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往复形成热流动,不易形成热梯度,从而使得盘体表面热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果。
22.b区设置的干燥圆盘9分别与a区设置的干燥圆盘9一一对应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b区自上而下设置的干燥圆盘9分别与a区自上而下设置的干燥圆盘9通过输送管路14连接,也即自上而下而言,a区的第一片干燥圆盘的排放接管94与b区的第一片干燥圆盘进气接管93连通,a区的第二片干燥圆盘的排放接管94与b区的第二片干燥圆盘的进气接管93连通,依次类推,实现a区的干燥圆盘分别与b区的干燥圆盘连通, 相互连接的一组b区的干燥圆盘与a区的干燥圆盘在干化机高度方向的间距相等,且该种设置的a区每一干燥圆盘与b区对应的连接的干燥圆盘之间的间距均是最大的,从而保证a区每一干燥圆盘溢流液下落高度最大化,提高b区干燥圆盘进气或进液初速度。需要说明的是,a区的干燥圆盘与b区的干燥圆盘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区别在于相互连接的a区干燥圆盘与b区干燥圆盘之间高度距离不同,从而不能保证b区各个干燥圆盘进气接管热流的初速度基本一致,获得更加的换热效果。工作时,在a区的干燥圆盘对物料的干燥过程中,热蒸汽在干燥圆盘内腔完成换热后,部分水汽液化形成冷凝水,混合有冷凝水的蒸汽在重力作用下逐步流向b区的干燥圆盘,b区的干燥圆盘内腔设置的导流板对流经的含水蒸汽进行导流,使得热流的流经路径大大增加,热流的流经速度得以提高,提高传热系数和换热效果,并充分释放热水或蒸汽的能量,实现对热蒸汽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3.相邻设置的两组干燥圆盘9外径不同,外径大的干燥圆盘9的内径大于外径小的干燥圆盘9的内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无论是a区或b区的干燥圆盘9,直径大的干燥圆盘与直径小的干燥圆盘沿着转轴轴向分层间隔设置,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片干燥圆盘可以是大直径的干燥圆盘,也可是小直径的干燥圆盘,并不限定。大直径的干燥圆盘的轴孔92的内径大于转轴外径并形成下料通道15,大直径的干燥圆盘的轴孔92的内径大于小直径的干燥圆盘的轴孔92内径,通过该下料通道下落的物料落至下层的小直径的干燥圆盘上。小直径的干燥圆盘的轴孔内径略大于转轴外径,且小直径的干燥圆盘外径小于大直径干燥圆盘的外径,小直径的干燥圆盘外缘物料向下落下时由大直径干燥圆盘承接。转轴7沿着轴向分层设有与干燥圆盘9对应的连接盘8,连接盘8圆周向沿着干燥圆盘9盘面径向对应分布有多组耙臂以及沿着耙臂长度方向的多组耙叶,耙叶与耙臂的连接方向和位置可调。与大直径干燥圆盘对应的耙叶,耙叶朝向向内,耙叶在随着转轴转动过程中,可将干燥
圆盘盘面的物料向盘内收拢并自轴孔内侧下落至下层的小直径干燥圆盘。与小直径干燥圆盘对应的耙叶,耙叶朝向向外,耙叶在随着转轴转动过程中,可将干燥圆盘盘面的物料向盘外扩展,并自干燥圆盘外缘下落至下层的大直径干燥圆盘。物料自上层干燥圆盘向下层干燥圆盘下落过程中,通过耙叶将物料逐步均匀摊开在干燥圆盘上,从而提高对物料的干燥效果。
24.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